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楼主: LILY_2006

食品真相大揭秘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8-11 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添加剂堆”盖起来的大楼
我开发的这种肉丸,一盒的售价不到100日元(约合人民币6.8元)。价钱之所以定得这么低,是因为成本才二三十日元。
产品一上市,立刻大受欢迎,得到了小孩子和家庭主妇的喜爱。那是开发之初就制定的目标。
虽然作为原料的肉不能吃,但在使用了添加剂后就做成了可口的肉丸。我就是要做出小孩子特别喜欢的味道,而且是两三口就能吃掉的柔软的食品。还有,使用真空包装,开袋即食,这种便捷也是受家庭主妇欢迎的原因之一。
那个制造商都笑得合不拢嘴了,据说他仅靠这一种商品的利润就盖起了解一座大楼。
当然,在销售上也是有诀窍。
超市进行试销的时候,在肉丸上插了孩子们喜欢的动画形象的牙签,并使这略微倾斜到和孩子们视线同等和高度。销售人员还要问妈妈的意见,“给你的孩子尝尝)可以吗?”
孩子们嘴里填满了肉丸,非常高兴,直说“好吃”。孩子说“好吃”的话,父母八成都会买的。
“是吧,好吃吧。这种味道只有我们才能做得出来。其他制造商根本就模仿不出这种味道。”
看着高兴地买走肉丸的母子的背面,我春风满面。


自己和家人也都是消费者
“爸爸,为什么那种肉丸不能吃?”
沉浸在肉丸制作过程中的我,听着孩子天真的声音,一下子回过神来。
“总之这个不能吃,不许吃!”
我取走盘子,一边做着不成解释的解释,一边陷入深深的自责。在黏糊糊的肉碎里哗啦哗啦地加进添加剂做出来的肉丸,我的孩子却在开心地吃着。三聚磷酸钠、甘油脂肪酸酯、磷酸钙、红色3号、红色102号、山梨酸、焦糖色素……孩子们津津有味地吃着这些东西。
在此之前,这种肉丸对我来说,还是值得我骄傲的,将本来已没有用处即将丢弃的东西制成食品,一方面有利于环保,另一方面对于那些连一元钱都要省的家庭主妇来说,简直已是福音。而且我使用的添加剂全是经国家认可的,我还很自豪为食品产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但是,那时我才清楚地认识到,我根本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吃这种肉丸。
----是啊,自己和家人也都是消费者啊。
原来,我只认为自己是“生产方”、“销售方”,那一刻我才意识到自己也是“买方”。
那晚,我彻夜未眠。
一直以来,我将销售添加剂视为自己毕生的事业,意气风发地要创办全国第一的添加剂公司,还曾认真地研究如何通过添加剂来创造新的饮食文体。
现在,我开始怀疑起自己“毕生的事业”了。
我满脑子只有添加剂的销售,把提升业绩当作游戏一样来享受,还得意于出卖手艺人的灵魂……
可能这个比喻不太恰当,但我觉得添加剂已像军工产吕一样,我和那些出售杀人武器、中饱私囊的“害人的商人”难道不是一丘之貉吗?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我这样想。

不吃自己工厂生产的火腿
原告我置若罔闻的一些话渐渐在我的脑海里浮现出来。
某工厂的A厂长总在私下里说:“我那里特价出售的火腿根本不能吃。“
咸菜加工厂的B厂长也经常说:“虽然价格超低,但还是不要买我们家咸菜的好”。那是把发黑的蔬菜漂白后,用合成着色剂上色而成的。
前面介绍的那个做袋装藕的制造商C也说:“我们自己是不会吃那种藕的。”这是当然的喽,看到乌黑的像垃圾一样的藕一瞬间变白的过程,只要是神志清醒的人就都不会吃。
饺子店的D老板、豆腐店的E老板也都这样说。
“不会吃自己制作的食品。”
这样说的人还有不少。
我想了在竹荚鱼干加工厂打零工的阿姨们和选择。
有一次,她们拿到了打折商品目录。上面有自己工厂生产的竹荚鱼干,还有自己经常去的超市卖的竹荚鱼干。而那些阿姨全部都选择了超市的竹荚鱼干。
自己工厂的竹荚鱼干,是在不断加入大量白色粉末的添加剂溶液里浸泡后制成的。其中含有刺激性的成分,她们工作的时候常被呛得直咳嗽。
相反,超市卖的那种竹荚鱼干则是不含添加剂的。
这些阿姨虽然没有专业知识,但本能地也不会接受添加了大量不知名目的粉末而制成的鱼干。
发表于 2007-8-11 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必须承认,添加剂的确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正象中国营养学会的“科学家”们在论证方便面有极大的营养时所说的那样。
 楼主| 发表于 2007-8-14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辞掉添加剂首席销售员的工作
我自恃比任何人都更加熟悉添加剂,但一直以来对添加剂最重要的“安全性”视若无睹。
听说,我住的城市患传过敏性皮炎的孩子比起其他地方要多得多。我难道不应该为此承担几千分之一的责任吗?一想到这个问题,我便受到良心的谴责。
孩子们没有选择吃何种食物的权利。他们毫不犹豫地把父母端出来的东西吃进嘴里。
当然,我没有犯法。我一直严格遵守国家制定的使用方法、标准和用量来使用添加剂,并且在产品标签下也做了明确标示。
但这样也抹不掉我的罪恶感。
虽然醒悟得比较晚,但既然已经“觉醒”,就不能再继续这样工作下去了。作为首席销售员,我拿着高薪,想到家人今后的生活,我内心经过了一番挣扎,但最终我还是无法违背自己的良心。
于是第二天,我辞去了工作。

关于食品添加剂的演讲邀请蜂拥而至
辞职之后,我开始做明太鱼子。
明太鱼子以深海鳕鱼子为原料,用少量的盐腌制而成。优质的明太鱼子晶莹剔透、味道绝佳。
市场上卖的明太鱼子,都是使用大量添加剂制成的,是我绝对不要给我孩子吃的食品之一。但就像一个制造商说的那样,“无添加剂的明太鱼子是不存在的”,不用添加剂来做是非常困难的。而正因为难,我越发要试一下。
开始的时候我劲头十足,但在制作和销售过程中发现的确很不容易。我深切地认识到,不仅明太鱼子,其他食品的制作加工要想不信赖添加剂,也是非常难的一件事。
面对这个事实,我才对自己过去轻易出卖手艺人灵魂的行为,发自内心地感到羞愧。
我一边执著于无添加剂明太鱼子的制造和销售,一边与客户聊起了添加剂的话题。
“我还想再听一些关于添加剂的事情。”
“我想让我朋友也一起听听,你来我家吧。”
这样的要求越来越多。不知不觉,全国各地的邀请纷至沓来。
我走遍全国,感到非常吃惊,竟然有这么多关心添加剂、热心听我讲话的人。
于是,在向听众讲述添加剂以及我过去“罪行”的过程中,我找到了自己一个新的方向。
我比任何一个人都了解日本食品添加剂的现状。
当然除了我之外,还有很多学者研究添加的副作用及使用方法,了解每一种添加剂的毒性和危险性。
但是,他们当中肯定没有人在生产一线待过。为什么必须要放这种添加剂,用什么来代替那种添加剂-----能指点到这种程度的,除了我别无他人。我是在食品加工现场待过的“活证人”,亲眼见到各种白色粉末哗啦哗啦地被加进食品里。
正因为这样,我更有责任揭发添加剂幕后的事。把我过去的耻辱的“罪行”和添加剂的现状告诉给更多的人,这是我的使命,也算是对过去所为的一点点赎罪吧。
 楼主| 发表于 2007-8-14 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做一名"添加剂的翻译"
话虽如此,但也并不是说"添加剂是完全不好的"。我们或多或少地都受到了添加剂的"恩惠"。
使用添加剂能降低成本,制造商可从中受益。就像前面介绍的那样,使用添加剂的话,不需要手艺,就能够持续轻松地制作出品质划一、成本低廉的商品。
超市也会得到好处。因为它们能够进到便宜的食品,就能够打出特价招揽顾客,营业额自然也就会水涨船高。
消费者也是一样,不仅能够买到看上干净又好吃和便宜东西,买来的东西还不容易腐烂。尤其是在忙碌的时候,本来要花两个小时才能做好的饭菜,现在只要5分钟就能搞定。
这些无疑是食品添加的功劳。
乍一看,谁都没有错。在食品中使用添加剂是没有触犯任何法律法规的合法经济活动。
但是,消费者完全不知道与食品添加剂有关的现状。在什么样的食品里加入了多少添加剂,消费者毫不知情,也就是说,信息没有做到完全公开。
这才是问题所在。
"标签上不是写着吗?"
也许有人会这样说,但读完后面的章节你就会明白,许多东西光读标签是读不懂的,这其中存在很多不为人知的"黑幕"。
因此,有必要围绕食品添加剂,把有关吃的信息大公开。
只要信息公开了,如何选择就是消费者的自由。但目前这是做不到的。
"一流的制造商,应该不会在食品里使用危险的添加剂。"
"超市不会出售不好的东西。"
有多少这样想当然的人啊!他们每天毫不知情、面无惧色地摄取着大量的添加剂,而一量旦他们知道内幕的话,我想他们连尝一尝的心情都没有了。这样的人究竟人多少呢?
但消费者只图便宜、方便,购买食品时没有任何安全意识,他们也是有责任的。正因为消费者追求"便宜"、"方便"、"外表漂亮"的东西,制造商才挖空心思来满足这些要求。
因此,制造商、销售商、消费者这三者虽然立场不同,但实际上都在默许、支持添加剂的存在。
但是,在什么食品里加入什么样的添加剂,制造商、销售商、消费者没有达到信息共通。
我要强调的是,问题就出在这里。
因此,现在应当公开有关食品添加剂的信息、食品是怎样制造的等一系列内幕,在信息公开的基础上让消费者自行选择。
为此,我要努力成为一名"添加剂翻译"。
 楼主| 发表于 2007-8-16 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量使用添加剂的加工食品
明太鱼子、咸菜、火腿
我在食品添加剂公司工作的时候,生产明太鱼子、咸菜、火腿等的厂家是我的老主顾。
这些食品中都加入了大量的添加剂。
当然,我并不是说它午的品质极为恶劣,除了这三类,其他的加工食品也大量使用了添加剂。
只是,添加剂在这三类食品的生产过程中发挥了尤为神奇的作用。因此,我首先想以这些食品为代表,跟大家说说添加剂及其背后的故事。
大家一定要知道自己所吃的食品是怎样制作的。

低级的鱬鱼子瞬间变为锃亮的高级货
明太鱼子的原料是鳕鱼子。品质好的鳕鱼子比较硬、饱满且色泽透亮,然而这一切都可以通过添加剂制造出来。
制造商使用的原料是软软的、色泽不好的低级鳕鱼子。
低级鳕鱼子放在添加剂液体里浸泡一晚,会变得像婴儿的肌肤一样通透,同时也变硬和饱满了。我在前文里已描述过,这简直就像变魔术一样奇妙。
添加剂公司为了卖普陀山更多的添加剂,将磷酸盐、亚硝酸盐和有机酸盐等数种添加剂混合在一起,按着色用、紧缩肉质用、改良品质用等不同用途出售。
制造商也只求目的,不明就里地使用添加剂。
看了图表中一般市售明太鱼子的配料,你就会知道到底使用了多少添加剂,量多得让人无话可说。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制造商都会同时使用图表里列举的全部添加剂,但用量很大,是不容否认的事实。

明太鱼子的配料
无添加剂的鳕鱼子的配料          一般市售的的鳕鱼子的配料
银鳕鱼的卵巢                                      银鳕鱼的卵巢
天然海盐                                              食用盐
纯米料酒                                             合成着色剂
纯米酒                                                 三聚磷酸钠
纯大豆酱油                                          抗坏血酸钠
海带汤                                                 烟酰胺
鲣鱼汤                                               亚硝酸钠
辣椒                                                   山梨糖醇
                                                           苹果酸钠
                                                           明矾
                                                          乳酸钙
                                                              醋酸钠
                                                          葡萄糖内酯(简称GDL)
                                                             甘草甜素
                                                               甜菊糖
                                                            谷氨酸钠
                                                             5‵-核苷酸钠
                                                                蛋白水解物
                                                               氨基酸液
                                                             山梨糖醇
                                                                 酶制剂
                                                                  辣椒
发表于 2007-8-17 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请继续。长见识了。
 楼主| 发表于 2007-8-19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用10多种添加剂制成的明太鱼子
为使风味更佳并便于保存,在鳕鱼子加工制成明太鱼子的过程中还要加入10种以上的添加剂。
特别是化学调味料用的尤其多,几乎没有比明太鱼子用得更多的食品了。为了做出好吃的味道,一袋又一袋的白色粉末被混合在一起。
以前曾经有制造商把添加剂直接倒在鳕鱼子的上面,以至于都看不到鳕鱼子了。
在明太鱼子中加入的添加剂的重量约占产品重量的2%~3%.鱼糕也是使用了大量添加剂制成的食品,但添加剂的重量顶多才占总重量的1%左右。明太鱼子用了多少化学添加剂,对照一下数据大家就会明白了吧。
大家都喜欢并啧啧称赞的那种鳕鱼子、明太鱼子、鱼糕的味道,其实只是添加剂的味道。也就是说,大家把添加剂的味道当作食品的味道,夸奖添加剂“好吃”。


一下子吃进10多种添加剂会怎么样
这样大量使用添加剂,会产生许多问题。
其中之一就是添加剂的复合摄取。
添加剂都必须经过国家质检部门的检验,满足一定标准才被许可使用。国家标准认为,只要是正常的饮食,即便摄取了添加剂也不会有问题。
但是,这些检验结果只是基于单种添加剂的使用情况得出的,一次摄取若干种添加剂会怎么样,这种检验还没有很好地做过。
也就是说,当只摄取添加剂A时候,其对于人体的副作用我们做过了检验。但是如果同时摄取A、B、C等几种添加剂会怎么样呢?关于复合摄取的研究还没有进行过。
更何况,关于添加剂毒性及致癌性的测验,都是基于老鼠实验的结果来决定的。
“如果对老鼠施用100克的添加剂,老鼠就会死。那么。对人的活,就按照1%,1克来计算。”
标准就是这样模糊地制定出来的。
但其实,老鼠和人类的分解、吸收能力是不一样的,人类特有的紧张状态也没有被考虑进去。由于不能进行人体实验,所以也只好将其作为一个“标准”。
鉴于这个事实,我们可以明白,虽然是国家制定的标准,但也不是可以完全信赖的。
不管怎么说,同时摄取若干种添加剂有无危险性、危险的程度如何等,只能由将其吃进嘴里的人来验证。

[ 本帖最后由 LILY_2006 于 2007-8-19 22:01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7-8-28 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无着色明太鱼子是安全的吗
我们再来看看另外一种无着色明太鱼子。
细看超市里卖的明太鱼子,就会发现有的包装上标着“无着色”的字样。
这种无着色的明太鱼子给一种添加剂少、健康的印象。但是,翻过来看看产品的标签,就会发现除了没有使用合成着色剂外,其他的添加剂一样也没少。亚硝酸钠、三聚磷酸钠、抗氧化剂、化学调味料等一应俱全。难道只有合成着色剂才是有害的吗?
这些摆在超市里的无着色明太鱼子,外包装故意贴着“无着色”的金色标牌,价钱也比其他的明太鱼子高。
20多种添加剂,只去除了其中两三种合成着色剂,于是就大肆宣扬。
“这边的是无着色的,对身体好。”
这样想的消费者正中制造商下怀。我们不能被这种故意玄虚的标牌所迷惑。
从但是,这也不全是制造商的问题。正因为超市和消费者有“没有使用着色剂的明太鱼子”的需求,所以制造商才会开发出这种商品。

100千克的猪肉能做出130千克的火腿
“妈妈,好多好吃的火腿啊,我想吃。”
A女士(42岁)和10岁的女儿一起买东西,女儿这样央求,A女士便拿起了特价火腿。
500克的火腿只卖498日元,“这个价钱可真便宜啊”,虽然她也感到一丝怪异和惊讶,但还是想“算了”,就把它放进了购物筐。
“哇,今天晚饭就可以吃了。”
孩子很高兴。


食品业界有“注水火腿”这种说法。
这种火腿看上去很可爱,但实际上是把水注入肉中凝固而成的。
因为能挤得出水来,所了也被称为“抹布火腿”。
不管名字如何,本质都是一样的。
火腿的原料当然是猪肉,但100千克的猪肉怎么能做出120~130千克的火腿?
多出来的是什么呢?
当然是来增加分量的黏性材料。
要增加分量,花费不多、最便捷的方法就是加“水”。但是,如果直接把水加进去的话,肉就会变得稀烂,不成样子。因此,要使用加热后会变硬的胶状物。
用100多支注射器同时往猪肉里注入专门的肉用胶状液体,那场景见过一次就不会忘记,太让人吃惊了。
接下来便是滚揉,使注入猪肉的胶状液体均匀地扩散到肉的组织中去。注入的肉用胶状物的重量相当于肉总重量的20%~30%.滚揉后肉就得鼓鼓的,然后经过成型、加热(使胶状液体凝固)等工序,最终变成了市场上销售的火腿。
这就是“注水火腿”制作方法。
这种肉用胶状物的原料主要是大豆、蛋清,也使用了乳蛋白、海藻提取物。也就是说,只要能凝固,什么都OK.
为了使增加的部分保持色泽和弹性,还必须注入其他添加剂。
这是一种为了在价格战中生存下来而采取的增量作战法,其中没有丝毫值得食品加工业者骄傲的地方。


你放进篮子里的不是“注水火腿”吗
当然,这种“注水火腿”价格也非常便宜。
每百克的市场价格不过为100日元左右。年末摆在超市门口的特价火腿,大都属于这种。
就算不是年末,作为促销商品特价出售的火腿也大多是“注水火腿”。前面提到的A女士买的就是这种火腿。
“啊,火腿特价,真便宜。”
在欣喜地将其放进篮子里之前,请稍微思考一下。牛蒡丝每百克还要120日元,肉怎么会比牛蒡还要便宜呢?
原因就写在食品背面的标签上。请看一下产品成分配料表。
本来火腿应该是由猪肉做成的,为什么会用到大豆蛋白、蛋清、乳蛋白等成分呢?就算没有一点添加剂知识的人,也会感到奇怪。
从背面的标签,我们可以知道火腿中使用了大量的添加剂。最近很火的:无盐火腿“,大多也只是没有用亚硝酸钠和化学调味料,而其他添加剂仍照用不误。销售的伎俩和无着色明太鱼子是一样的。
先不说毒性,光看看标示出来的这些添加剂的种类,就让人感到不安
发表于 2007-9-4 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等待下文啊。
 楼主| 发表于 2007-9-4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火腿和配料
无添加剂的
                     一般市售的
猪肉                                       猪肉
粗盐                                      大豆蛋白
  红糖                                     蛋清
  香辣料                                 酪蛋白酸钠(乳蛋白)
                                              食用盐
                                             亚硝酸钠
                                             L-抗坏血酸(维生素C)
                                             三聚磷酸钠
                                             焦磷酸钠
                                              谷氨酸钠
                                             5‵-核苷酸钠
                                              蛋白水解物
                                             猪肉提取物
                                              加工淀粉
                                            增稠多糖类
                                             胭脂红
                              *厂商不同会稍有区别。

“简单的怀疑”是一切的开始
关于添加剂的辨别方法、食品的购买方法会在下一章里讲到,我认为没有必要死记硬背添加剂的化学名称和危险度。
只要抱有“简单的怀疑”精神,仔细阅读商品背面的产品成分配料表,靠常识去判断就已经足够了。
就像刚才提到的那种火腿,仅利用常识进行判断马上就会得出结论。A女士在奇怪“为什么会这么便宜”的时候,能看看背面的标签就好了。
标签上密密麻麻写着的那些莫名其妙的名字,全是从未见过和听过的。
生产火腿为什么要使用大豆蛋白、蛋清和乳蛋白呢?
希望大家能够常问些为什么。
这种“简单的怀疑”精神病,是了解添加剂的第一步。然后依常识去判断时,我们难道不会觉得“有点怪,心里不舒服”吗?
希望大家都能看看标签、多问些为什么之后再买。
“简单的怀疑”一切的开始。

低盐梅干比高盐梅干对身体更有好处吗
另一种大量使用添加剂的食品是咸菜。
许多人的饮食生活里少不了咸菜,但近年来人们认识到,食用咸菜会造成盐分摄取过量,所以咸菜被认为是不健康的。
咸菜的加工因此出现了大的变化。
传统的咸菜的是用盐,顶多再加上上色用的郁金和紫苏制成的,而现在却是在“添加剂液体池子”里做成的。
我在添加剂公司任职期间,正是刚开始反复强调盐分摄入过多会引发高血压的时期,于是就有了顺势反击、通过低盐咸菜大赚一笔的念头。我马上开始研究。
最初考虑的是低盐梅干。
通常制作梅干时会使用相当于梅干重量10%~15%的盐。盐不仅有调味功能,还有防腐、防止掉色及保持口感的作用。
而要减少盐分的话,就必须用添加剂来维持这些效果。调味用化学调味料,防腐用山梨酸,防止掉色要用抗氧化剂,保持酸味要用酸味剂。
但是,咸味仍然和原来一样。这就需要加入甘草、甜菊糖、糖精等甜味剂来抑制咸味,让吃的人产生没那么咸、盐分低的错觉。
这样低盐梅干就制作完成了。
这种技术适用于其他咸菜。低盐咸菜系列大受欢迎。
现在,这种低盐咸菜当然很普遍了,但当时它可是划时代的食品,销售火爆。
后来出的新腌萝卜咸菜也受到好评,除了低盐,还因为它咯吱咯吱的口感。妈妈做的传统萝卜咸菜没有这样的口感,它是添加剂做出来的。
大家都在说添加剂的味道好吃。
 楼主| 发表于 2007-9-4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做成了梅干形状的添加剂
一次 我看到别人送我的梅干,不禁有些惊讶。
“盐分5%”。
我那时做的低盐梅干,盐分最少不低于8%.是现在的技术进步了吗?
但是尝了之后我恍然大悟。对于已经做腻了“添加剂品尝师”的我来说,那已经不是梅干了。只能认为那是“梅干味的添加剂”或“做成了梅干形状的添加剂”。
含盐分5%的梅干常温下不能保存。为了防止腐烂,必须用酒精浸泡。
作为原材料的梅干本身可能曾用于制作梅烧酒,是被反复利用过的,根本谈不上什么风味。只能用谷氨酸钠(化学调味料)、甘草、甜菊糖、甘氨酸、山梨糖醇、鲣鱼提取物、蛋白水解物等来弥补味道,用酸味剂增酸。再使用两三种合成着色剂调出新鲜的颜色。
这就是用添加剂做出来的“5%的低盐梅干”,它是一种与梅干特有的风味(咸和酸味恰到好处,梅子的香味充溢嘴中)相差甚远的代替品。
传统的、只用盐和紫苏做成的梅干,到底哪里去了?

低盐的代价谁来承担
请把超市卖的低盐咸菜翻过来,看看配料说明。
酒精、调味料(氨基酸等)、pH调整剂、甜菊糖、糖精、抗氧化剂、山梨酸钾、着色剂、酸味剂、磷酸盐、增稠多糖类、甘草……
我们会发现低盐咸菜使用的添加剂数量令人吃惊。
“低盐,好像对健康有好处。”
许多人是因为这样想才买的,但实际上,食用之后反而会因此摄取了多种添加剂。
低盐的代价,无疑是用添加剂换来的。
承受代价的正是我们自己。
此外 ,低盐咸菜里还有另外一个陷阱。那就是盐分的过量摄取问题。
分明是低盐咸菜,怎么会让人摄取过量盐分呢?
因为低盐咸菜中加了抑制咸味的甜味剂,吃的时候我们不会感到咸。换成传统咸菜,吃一两片就觉得很咸了,不想再吃。而这种“不咸”的低盐咸菜,吃五六片后,还会不自觉地想动筷子。
吃得少,口腹不会得到满足。而且还会认为低盐咸菜稍微多吃点也没有关系。
结果比起传统咸菜来,吃低盐咸菜摄入和盐分更多。
是我开发了低盐咸菜,现在说这种话可能有些奇怪,但我还是觉得用盐腌制的传统咸菜比较好,不会让人吃太多。
所以,还是自己动手做咸菜吧。
如今,在超市里买咸菜是很正常的事情,但人因此摄入了过多的添加剂。也有使用添加剂相对较少和东西,只是比较难找到。
所以咸菜自己腌制是最好的,腌一晚上,咸淡可以自己掌握。
自己腌的时候,也不要用市场上销售的低盐腌制原料。那也是加入了大量添加剂而制成的,结果跟买成品是一样的。
发表于 2008-9-23 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全文在线阅读:<<食品真相大揭秘>>

健康时报强力推荐:<<食品真相大揭秘>>
全文在线阅读
http://book.qq.com/s/book/0/14/14711/index.shtml

一年后又从网上看到这本书的内容,忍不住再顶此贴,希望论坛的每一位朋友都能看到真相。

1第一部分
"好,下面我给大家演示如何做拉面汤。做什么味道的好呢?就做猪骨味的吧。"这是我演讲时经常做的一个表演。我面前摆着一排装着白色粉末的瓶子。我卷起袖子,大家都吃惊地看着将要发生的事情。有谁能想象,用眼前的这些白色粉末就能做出拉面汤?"这才是真正的'酌'量添加。"我一边开着玩笑,一边用勺子一次次地舀出这几十个小瓶里的粉末进行调和---因为我已经做了几十年,所以手上有数---然后注入热水瓶里的开水,"汤"就完成了。然而我用的材料只是白色粉末,一滴猪骨汤也没加。


2第二部分
"啊,太好了,还没有卖完。"傍晚,M女士(37岁)匆匆忙忙跑进超市,发现还有几瓶特价酱油没有卖完,长舒了一口气。今天是酱油的特价日。"平常1升要258日元的酱油,一个月一次的特价只要138日元。我们家一直都是买这个价钱的。"M女士有点得意地微笑着,真是一个会节约的家庭主妇。但是,M女士购买的这种特价酱油,说穿了就是"仿酱油调味料"。仿酱油调味料是什么呢?


3第三部分
现在,方便面已经完全融入了我们的生活,甚至可以被称为"国民食品"。但是,方便面的汤料是怎么制作的呢?知道的人少之又少。 很多人认为肯定是先做好酱油汤、味噌汤或猪骨汤,然后再把汤浓缩加工成粉末。但事实并非如此,否则根本不可能以低价出售。汤料就是用白色粉末(添加剂)调和而成的。 我以前开发过很多方便面的汤料,比如猪骨汤就是这样制作的:首先准备2.5~3.5克便宜的焙制盐,然后加进化学调味料、猪骨提取物、鸡肉粉等蛋白水解物,再适量地加进白胡椒等香辣料、芝麻和干葱。另外,为了做出余味十足的清爽口味,还要加酸味剂;为了增添黏稠的感觉,还要加进增稠多糖类。

[ 本帖最后由 wdhqdh 于 2008-9-23 14:54 编辑 ]
发表于 2008-10-14 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可怕了!
发表于 2008-10-15 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书太长,懒得看
一句话
多吃天然的食品
加工越少越好
发表于 2009-2-7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附件是pdf文件。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三七养生加入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6-7 07:24 , Processed in 0.036131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