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转:合一的力量---对小女儿调整的过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7 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0# 枕书东篱


   
  你能区分。
  不少人也应该能分辨出是怎么回事。
发表于 2012-5-7 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iliya 于 2012-5-8 00:00 编辑
回复  寻找中医

2 如寻版所言,强颜欢笑,而且是父母还不在自己身边的时候。
  莫非幼儿园老师也如同她的妈妈一般?为何这之前没有装乖巧?
  莫非心灵真的受到伤害,乃至于认为所有大人都一个样?不装不足以生存?
  
  呢个小孩真的能如此天才地表演?
  而且不止一项内容,10天时间前后判若两人,多方面的天才表演,震惊!

作为一个还算训练有素的妈妈,她真的被自己的渴望蒙蔽了双眼和智慧,乃至于无法判断小孩是否在表演?
  (她做广告?能欺骗多久?)

  
...
ttxxhh 发表于 2012-5-7 19:30


这个很简单啊
去网上搜一下“微笑型抑郁症”,会有大量资料证实这个事儿
当然“微笑抑郁症”是用来诊断成人的
但是这种成人是如何长大成这样的呢
发表于 2012-5-7 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微笑型抑郁症http://baike.baidu.com/view/2195905.htm

微笑型抑郁症属于抑郁症类别,是少部分抑郁症患者的症状,患者如同在抑郁的心境表面蒙上了一层微笑的面纱。症的根源是患者无法正当地处理外界压力,他们的共同点是不愿意倾诉、不愿意放弃“尊严”,从而进入一个恶性循环。这部分患者尽管内心深处感到极度的痛苦、压抑、忧愁和悲哀,外在表面却若无其事,而带“微笑”,这种微笑不是发自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而是出于应对社会交往,应付工作、应付家人、碍于面子而违心的强作欢颜,这些患者,“微笑”过后是更深刻的孤独和寂寞。他们的行为具有表演性质,与他们的情感体验缺乏内在的一致,而难以表现其“真我”的一面。   “微笑型抑郁”多发生在那些身份高、学识高、事业有成的成功人士中,男性要比女性多,他们或是机关里的高官、企业中的老板,或是高职技术人员,这类人在社会上给人的印象是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表现得十分强大,能力似乎不容置疑。但是,事实是这些人和普通人一样,也有困惑、苦恼、无奈、悲伤,但为了维护自己的“能人”、“强人”的“面子”,这些负性情绪他们却不愿向人倾诉,内心深处不断积蓄痛苦、压抑、忧愁和悲哀。所以这部分人多是受“面子”观念束缚,表面扮演坚毅强壮的角色,强扛着压力。  
发表于 2012-5-7 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2# aliliya


    如果是成年人有这倾向,那肯定不是从3岁就开始;
因为几乎没有可能强悍到能连续近20年还不崩溃的。
   
    即便是健康人,高压力下也会问题百出。

    所以,这个问题与系列贴似乎关系不大。
发表于 2012-5-7 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4# ttxxhh

心理学早已证实都是来自童年的。资料就不摆了。
发表于 2012-5-7 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5# aliliya


    你说的没错。

    但不管怎么教育法,谁能保证他/她的方法安全无比?
发表于 2012-5-7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6# ttxxhh

说句实在话,ttxxhh兄,我觉得您这个问题纯属抬杠.........
发表于 2012-5-7 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7# aliliya


    还好还好,只觉得这一个问题“抬杠";

    在楼主的描述里,我们只取一部分作为事实,另一部分用我们的猜测推断来替代,
特别是小孩快乐否那一部分,  而后据此以分析判断,不知可否?
发表于 2012-5-7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8# ttxxhh


想起《乡村爱情》里王长贵的名言: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
发表于 2012-5-7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三七有这么多反对的声音,但我还比较认同楼主的一些作法。教育孩子爱和规矩要同时进行。
发表于 2012-5-8 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三七有这么多反对的声音,但我还比较认同楼主的一些作法。教育孩子爱和规矩要同时进行。 ...
蝶恋花 发表于 2012-5-7 20:50



    这和要不要规矩是两回事。
规矩当然要,但不是这样要法。
另外,我们常常搞不清压迫别人和规矩的区分在哪里。
 楼主| 发表于 2012-5-8 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抱歉,这篇文章是我转摘得一篇文章,作者的情况在那个她的博客里有介绍。我看这篇文章后的感受很纠结,我上过古老师的课,但是学的很不好,接触三七网很长时间了,很喜欢三七网的氛围,就转载了这篇文章,让大家讨论。
这篇文章作者的丈夫是张健柏,他们的孩子就在他们办的学堂里上学。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333581473_0_1.html。我很喜欢看他们的博客。
大家的讨论我很感动,大家看得很仔细,分析的也很深刻,我在学习,希望大家继续讨论。
发表于 2012-5-9 0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燕果 于 2012-5-9 05:37 编辑

在今日学堂的博客看到的一篇文章. 看了他们的一些文章, 觉得这也是一群对教育有想法, 急于改变教育现状的人. 他们追求把学生从'羊群'变成'狮子'. 对于'狮子'过于执着, 比追求文凭, 钱途大概好了一点点, 但也有其问题. 看他们对付问题学生的手段(楼下实习老师的文章), 说实在的, 和潜龙学堂的老师比, 高下可见. 张校长觉得那个问题的孩子是"阳亢", 需要压付, '损阳而补阴', 说明他实际上很不懂孩子, 中医的见解也成问题, 补阴一定需要损阳吗? 况且通篇只见损阳, 不见补阴. 这样的'问题'孩子, 大多是阴阳俱虚, 所谓的'阳亢', 无非是阳气的最后反抗. 看到这孩子逃跑后又被抓回来的描述, 很让人心疼. 现在可以理解他们为什么会那样对待他们的女儿了.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c2dd2f0100m5fu.html
与“问题孩子”斗智斗勇(2010-01-25 10:37:12)

题记:关注学堂的朋友,对“问题孩子”小恒(化名)应该不会陌生。张校长曾写过两篇以他为主题的文章,作为教学案例分析。小恒今年九月份入学,一个半月之前,我开始接手看管他。犹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看着他那挂在嘴角的“痞笑”和闪烁游移的眼神,我就知道这孩子果然是“名不虚传”。转眼间,我已经和他朝夕相处了一个多月,回首这些和他“斗智斗勇”的日子,感慨良多,也总结了不少心得体会,在此写出,与各位分享。

与“问题孩子”斗智斗勇

实习教师 赵刚

张校长曾经用道家理论来解读问题孩子案例,分析小恒是一个“阳亢”的破坏型问题孩子——“阳有余而阴不足”。行为表现为很有主动性和破坏性,鬼点子特别多,善于感情敲诈,爱贪便宜钻空子,说话做事不负责,经常要闯祸惹事,说他“一肚子坏水”也并不为过。而且他操纵父母的水平更是一流,在与其父母的争锋中积累了极其丰富的斗争经验,他自己曾得意洋洋地告诉我,说他爸妈根本就不是他的对手。他的惯用招术有“装无能”、“装可怜”、“装无知”、“装暴力”、“装正义”等等。有子如斯,真是让为人父母者伤透了脑筋。

对付这样的孩子就要“损阳而补阴”——挫折其阳气,培植其静气。这两种方法必须同时使用,相互配合,否则很难达到良好的调整效果。

所谓“挫其阳气”,说是说他厉害,你要比他更厉害,比他点子更多。他会整你,你更会整他,而且要整得他没脾气。让他每次出招都像是打在“棉花球”上一样,毫无反应,自讨苦吃。

而“培其静气”,就是帮助他收摄心神,把他浮躁的心思往内收敛,让他能够静下来。

根据以上原理,经得小恒父母同意,学堂决定通过关禁闭的方式来调整他的行为——让他在一个极静的环境中面壁思过,并派老师全天候看管,随时调整他的行为偏差。

小恒刚被关禁闭的时候,心浮气躁,惹是生非,天天想着怎么逃跑。用他自己后来的话说:那时候我真是“狗急跳墙”啊!因为当时禁闭室的防护措施还不完备,结果一个多月时间里他就跑了七次,而且每次逃跑的方式都不一样,有乘机溜走的,也有翻窗爬墙的等等。当然这七次他都被老师抓了回来,我们老师也开玩笑这可真是堪比“七擒孟获”啊。

发现逃跑不行之后,小恒就开始想新招,鬼点子层出不穷,使出了感情敲诈、大搞破坏和威胁自杀等手段想迫使学堂开除他。可惜,这些招数最后都打在了“棉花球”上。

他曾经扑通一声跪在老师面前,进行感情敲诈,求老师把他开除了,还要给老师磕头。我们老师就走到一边不理他,让他一个人傻乎乎跪着。

他还想通过砸坏生活物品来让老师生气。那天砸完洗衣机后,他满脸期待地等着老师来宣布开除他,结果老师却笑嘻嘻地跟他说:“你砸吧,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砸坏了让你妈买个新的,这样,我们还要谢谢你呢。”他发现这样做不仅没有效果,还有点傻,从此之后就再也不砸东西了。

接着,他又扬言要自杀。把洗洁精等混合物放进杯子,说要服毒自尽。老师知道他很怕死,就笑呵呵地看他怎么“自尽”,只见他嘴唇轻轻地挨了一下杯子之后就立马离开,然后就开始嚷嚷着威胁。老师看着他好笑,就跟他说:“你不是想自尽吗?赶紧全喝了呀,中毒了就用你妈的钱给你洗胃。”他看服毒也不能得逞,就威胁要撞墙。当着老师的面,他真的开始撞墙,不过极轻微。等老师一走,他就很聪明地不撞了。老师回过头来告诉他:“你不是要撞墙么,撞坏了用的还是你妈的钱,不管是墙坏了还是脑袋坏了。”他发现自己不管怎么弄,花的都是他家的钱,被逼走投无路,只能大叫一声:“老师,你卑鄙!”

要教育这样的孩子,老师该“卑鄙”的时候还真是得“卑鄙”一点。

以上是一些“精彩”花絮,下文将通过三个方面来具体描述我们在禁闭室的日常生活,以及我们斗智斗勇的经历。

一日常规篇

要对付这样一个躁动不安的孩子,我们首要的任务就是要挫其锐气,让他拥有敬畏之心,知道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任。所以,我们给他制定了《一日常规》。使他的生活严格按照常规进行,以树立规则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一日常规》包括他的作息时间和处罚规则,处罚方式分为罚牌(罚一张牌就要多禁闭一天),饿肚子(在不影响身体健康的情况下)和关厕所(让他面壁思过)。

不过,规则易定,执行难为。更何况这对象是小恒,他在过往十几年的生活经验中,几乎不知道什么是规则意识,习惯了我行我素,泼皮耍赖。因此,他不怕任何后果,敢于挑战任何规则。

比如,规定要他按时起床,他就偏偏赖床不起来。据说以前在家,他爸爸用棍子打他,他都不起来。我知道他赖床是在试探我,不管他是有意还是无意,就是想看看我到底能把他怎么办。我不打不骂也没多提醒他,等到起床时间一过,我就直接记他过、罚他牌。这样搞了几次之后,他就乖了,还要我每天提前十分钟叫他起床。当然,过不了几天他又会睡过头,但是我要做的也很简单,就是按规则给他惩罚就行了。现在,他已经就很少赖床了。

不过一周前,他又使了一个新招——装可怜。那天早上叫他起床,他说自己生病了,得了低血糖(因为前一天让他饿了肚子)。赖在床上不起来,一副软绵绵、病怏怏的样子,还要我去带他去医院,声称花再多的钱也要看病吃药(这孩子之前十分吝惜自家的钱)。

我看有点不寻常,就试着记过罚牌看他到底起不起来。但是这回连着记了好几次过,他都不起来。看来这次,他要么是真生病了,要么就是想跟我磕到底了。看罚牌没有效果,我就不再罚牌,先让他躺着。借着出门买包子的时间,顺便咨询一下学堂其他老师。后来朱老师给我支了个招,说你把早饭拿回去,让他眼睁睁看着但吃不上,告诉他什么时候有精神了才什么时候给他吃,看看他怎么办。

果然,当我把热乎乎的稀饭包子拿回去的时候,他就开始直勾勾地盯着看。我告诉他什么时候起床洗漱、做完运动,就给他早饭。说完,他就开始不情愿的起床,还装得有气无力,踉踉跄跄的样子。不过之后做起运动来,速度却比平常快了近一倍。我看了心里暗笑,想这孩子真是“诡计多端”!等他做完后,我就笑嘻嘻地揶揄他:“哎呀,这低血糖真是有奇效啊,你看得病之后腰不酸,背不疼,手脚也麻利多了,以后你要是做不好运动,可要多得得低血糖啊,哈哈。”他知道计谋败露,撇撇嘴,闷闷不乐地跑一边吃早饭去了。接着,我高声宣布把他刚才违规所要承受的处罚全都补上。让他吸取教训,以后不敢再玩这样的花招。几天前,他终于主动承认,那天他的确是在装病。

卫生内务篇

做卫生和整理内务,是小恒每天的一项重要任务。目的是让他通过做事培养起耐心和恒心。其实在家里他也是做卫生的,不过是用钱来做交换的。所以,让他在这里“义务劳动”,他简直一百八十个不愿意。于是耍了很多把戏来推脱。下面略述几招,我们一起开开眼界。

第一招是“装有理”。我让他做卫生,而且检查得很严格,以改他懒懒散散的毛病。他极不情愿,就向我抗议:“老师,这地你也踩了,你为什么不用打扫?要我打扫也可以,但要给我钱!我在家我妈都是给我钱的。”我立马给他顶回去:“你在家怎么样,我不管。我只知道现在我管你,规则由我定。你不打扫也行,罚牌就完了。”他没办法,只好乖乖拖地。

第二招是“装无能”。当知道自己非打扫卫生不可之后,他就开始偷懒。擦台子的时候,对于一些污渍他就故意不擦。检查卫生时,就辩称说擦不掉。还拿一张纸在那里挤眉咬牙假装很用力地擦,以示的确擦不掉,还挑衅说即使是我也擦不掉。我说:“要是我能擦掉,就罚你一张牌好不好?”说到这个份上,他也只好答应了。我两三下就把它擦得干干净净的,然后罚了他一张牌。他又不服气,辩称说自己年纪小,力气小。我就告诉他,这跟年龄无关,跟态度有关,这么简单也擦不掉是你偷懒,罚你也活该。这样弄了两次之后,他就不再玩这个花招了。

不过在其他方面,他还是很喜欢玩这个招数。估计这一招放在以前,他肯定屡试不爽。比如让他开蜂巢盒,他就假装用力打不开。看他拖拖拉拉、挤眉弄眼的样子,有几次真想直接帮他打开,省得烦人。但是每次我都控制住了,我知道他以前懒惯了,现在自己能做的事都必须让他自己做,才能培养起他的劳动技能和生活能力。

第三招是“钻空子”。让他擦台子(该台子有两层),他就只擦上面一层,下面一层就当没看见。我要记他过,他还很“有理”地说:“老师,你不是说让我擦台子吗。”我问他:“下面一层不是台子吗?”不料他眼珠一转,狡辩道:“上面一层是台子,下面一层是柜子。”我听了真是又好气又好笑。当时我控制不住,已经有点生气了(注:教育孩子,千万不能起情绪),就严厉地警告他:“你这是钻空子加耍赖,台子和柜子是这样定义的吗?我告诉你这就是台子,不擦就记你过;要是搞不清楚台子和柜子,下次就来问我。”他不死心,企图跟我胡搅蛮缠,争论这到底是“台子”还是“柜子”,看他又想胡扯淡,我就警告他再多嘴就扣牌。他这才闭嘴。

这样子搞了几周,他发现以前轻车熟路的招术通通不顶用了,就学乖了。现在做起卫生来很投入,每天早上都把地板拖得干干净净的,台子抹得更是洁白如新。我也不用每天都仔细检查了。而且,他很享受干净的地板,放个拖把在旁边好随时拖。

背诵经典篇

经过近三个月的折腾,小恒渐渐地开始有了规则意识,已经知道要为自己说的每句话,做的每件事负责。再也不敢胡作非为了。

看他的脾气收敛得差不多了,学堂就开始让他进入第二阶段的调整——修“静定”之功,并培养其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方式是让他背诵经典,内容是《四书》和《老子》,规定他每天上午、下午、晚上完成了背书任务才给中饭、晚饭和早饭吃,否则就要饿肚子。

其实从关禁闭起,他就陆陆续续背过《弟子规》和《三字经》等,但是当时不强制,所以他也没好好背。这也难怪,因为他那种浮躁的性格是很难静下心来的,不过要想把书背出来那可真得非静心专注不可。

所以,这项规则可以说正好点中了他的要害。因此,刚开始执行的时候就异常艰难,遭到了他的负隅顽抗。这一次,小恒几乎使出了浑身解数,和我的争锋大致可分为三大回合。且看下文详细分解。

第一回合:僵持。

自从定下规则之后,他就打定主意要抵抗到底。因为他觉得自己不可能每天都完成任务,因此他很可能经常要饿肚子,过一种“吃了上顿愁下顿”的生活。还愤愤不平地自比乞丐,说人家乞丐还好些,至少每天有饭吃。

于是,他企图通过“不合作”和自暴自弃的“决绝”态度来迫使我们改变规则。不过,我们知道他要是过不了“静心”这一关,还是没有办法像其他孩子那样正常学习的。所以就要和他“斗勇”到底,看看谁能撑到最后。

第一天晚上,当他发现自己即使态度如此决绝,我依然无动于衷、毫不让步之后,就开始再三强调自己是绝对不会背书的,还威胁说这样下去把他“饿死”就麻烦了,问我会怎么办。我就笑呵呵地跟他说:“你不要害怕,不会把你饿死的。学堂的小桐曾经自愿体验饥饿,一连三天粒米未进,现在还不是好好的;《生存大挑战》中还有人能够饿一个月;我倒想看看你到底能撑几天。对了,三天之后要是你还不背书,为了怕你饿死,我就请医生来给你打葡萄糖,这样子你的胃还是饿的,但就是死不了。你不是怕得低血糖吗?打了葡萄糖之后你就是想得也得不了。不过葡萄糖有点贵,好几百一瓶呢,以后隔几天就给你打一瓶。”他一听既要饿他肚子又要花家里的钱,就急了,求我能不能不要打点滴,换成吃药。我就不理他了。

这样子搞了两天,期间只给他吃了少量食物。第三天,他终于体验够了饥饿的滋味,极不情愿地开始背书。

(注:其实我的办法不是最好的,我说上面的话目的是想断掉他的后路,好让他不要妄想乖乖背书,但是效果却并不理想。后来张校长说我太“有为”了,应该多学学“无为而治”的智慧。对于小恒这样的孩子,他最喜欢的就是抓住一个东西在那里不停地想,如果我给他那么多可以抓的东西,他就会更加心浮气躁,妄想联翩,与我们的“静心”目标相违。对付他其实也很简单,大部分情况下只需跟他说“不知道,一切取决于你的表现”就可以了。虽然他也会猜测“不知道”到底是什么,但毕竟这一切都是未知的,没有固定的东西让他抓,想多了就觉得即没意思又很累,渐渐地就不再瞎想了,转而专注于做好自己的事,以避免受那未知的“恐怖”惩罚。现在,我用这个办法对付他,效果非常好。)

第二回合:搞破坏。

经过第一回合的较量,小恒开始妥协,无奈接受了自己背书吃饭的命运。但是,依然会烦躁莫名,真的过上了一种“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生活。我就故意激将,说他真是“心想事成”了。他嘟囔着嘴说:“那是因为我心情不好。”我继续激他:“哎呀,这你可要注意了,只要你的心情不好,你的胃也就会跟着不好哦。”

有一天,我发现他的《论语》书撕破了一页,就问他怎么回事。他咧咧嘴说是不小心弄坏的。我推测八成又是在搞破坏。就跟他说:“弄坏了也没关系,用你的零花钱赔就是了;还有,学堂有一箱子的《论语》书,弄坏了再给你拿一本。”接着提醒他:“对了,我觉得你这孩子蛮奇怪的,老是用同种办法干一些傻乎乎的事情:让你打球你就把球杆折断;让你拖地你就把拖把弄坏;让你背书你就把书本撕破,你觉得你有一次达到目的了吗?”他一听急了,企图一件一件辩解说都是意外,还说我斤斤计较,小肚鸡肠。我哈哈大笑打断他:“诶,你敢做就不要怕别人说,我不仅跟你唠叨,还要跟其他同学说说你干的这些笨事情呢。”

第三回合:挑战规则。

小恒发现搞破坏不成功,就开始顽强地挑战规则。每天我都会给他布置400字左右的背书任务。刚开始几天,只要我一布置完任务,他就开始想方设法跟我讨价还价,鬼点子方案层出不穷,企图减少背书任务。有替换背书内容的,有改变检查方式的,有调整段落次序的,有增减提醒机会的等等,不一而足。发现在这个趋势之后,我就限制他来找我的次数,但是即使付出记过的代价,他也在所不惜,仍然顽强地来跟我磨叽。后来,我发现这孩子目的好像并不仅仅是为了减轻任务(因为他提出的方案并不比我的要轻松),而就是想改变我的背书方案而已。估计是因为以前习惯了控制局面、率性而为,现在让他服从命令,心里就是不舒服。

在这种情况下,我知道自己不能破例听他的,只要听他一次,他就会再接再厉,越发嚣张。所以,即使有几次,我发现自己布置的任务不太合适,但是只要他对此提出意见,我就坚决不做修改。好让他死了这条心。就这样斗争了一个星期左右,他发现自己想破脑袋想出来的方案我一个没采纳不说,还因为多嘴被记了一大堆过。所以就渐渐地不再来找我讨价还价了。即使有时候还是抑制不住内心的冲动,但是话一出口就会主动收回。

就这样经过了十几天的较量与磨合,自从两星期前小恒又一次逃跑到县城,被抓回来之后。他明显变乖了,表现得非常不错,心开始平静了下来,不仅学会了执行任务,还做到不搞破坏,基本不挑战规则。刚开始三天我还有些怀疑,想这孩子表现得“不太正常”啊,会不会又在搞什么“诡计”呢?

可是随后,小恒就用实际行动打消了我的疑虑、证明了自己。截止到今天,他已经连续10天没被扣牌(之前平均每天扣牌2张),还连续6天都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之前从来没有保持过2天)。昨天还赢得了和一班同学上讨论课的机会。今天晚上他破天荒地让我明早6点叫他起床。我想太阳真是打西边出来了,就问他原因,起初他还不肯说,最后终于招了。原来是为了保证明年按时完成任务,这样他就可以连续一星期做到既完成任务,又没被扣牌,创造属于他自己的新纪录了!

目前小恒的状态比较平稳,一切都往好的方向发展。但是,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一厢情愿地急于求成。依然需要时刻给予关注,随时调整他的状态。



总结:虽然在上文的描述中,小恒好像每战必败,节节败退。那是因为我们随时都在调整策略,总结经验教训。在这个教学相长的过程中,小恒像一面镜子,也照见了我身上的不少缺点,让我成长了很多。刚一开始,我心里也很急,想这孩子状态反反复复真是恼人。后来师兄跟我说:做教育要耐得住寂寞,刚开始把它当成证明自己的挑战,后来把他当成不得不完成的任务,都不是长久之道;只有把它当成提升自己的机会才有可能耐得住寂寞。而当你真正耐得住寂寞了,寂寞的感觉也就消失了。现在再回过头来看,和小恒这样的“极品”相处,的确很能磨练一个人的心境。

另外,以上的各种方法,都是为小恒“量身打造”的,都是从和他较量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出来的。如果换成另一个“阴虚型”孩子,那方法就要作适当调整。各位读者切不可照搬。
发表于 2012-5-9 04:35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孩子的情绪打压,漠视,冷嘲热讽,看得我后背发寒。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将来是斗士,是炸药包,整个世界都可以摧毁。
发表于 2012-5-9 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43#楼所转文章真的很长。

当我看到那个男孩被要求背诵时,不免心生同情,因为俺的“背功”也很可怜。

那个男孩真是个人精,前途不可限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6-13 17:34 , Processed in 0.026042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