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楼主: vepavicki

一个健康孩子的养育历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16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你,亲爱的小猪妈

看了你的文字,清新自然,而且对医学真有一番功底呢。
我是上个月开始来三七网的一位妈妈。那时儿子咳嗽剧烈,又刚到一个陌生的城市,不认识好医生,又知道不能去打针。自己惶恐担惊受怕跑到这里乱窜。当时没得到什么方,但是心情平和了很多。不再那么担心咳成支气管炎之类的事情。用了一些网上妈妈给的小方法,熊熊竟也过了十天好了。
熊熊从小发烧我都是自己护理过来的,所以发烧我不怕。我就怕他咳嗽。
现在孩子好的时候,我静下心来从凤仪阁看起,一篇篇慢慢看,做记录。竟然在第一天就碰到了你的楼。真好。谢谢你。
希望以后能和你多交流。我的msn和邮箱都是xuyihu@hotmail.com
我的熊熊刚去学堂读了一个月的经典。不过我不肯全托,坚持每天堵车也要去接他。每天看到孩子成长的感觉真好。
发表于 2009-11-16 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唉,这么勤快用心的妈妈还说自己比较懒……我真是无地自容了……
我是刚一意外惊喜怀孕,就碰巧接触到华德福。哇,当时觉得太喜欢了,因为符合我懒的本性啊 按华德福的说法,头几年根本不要给她看书,连图画书都不要给,就是到大自然里接触真实的东西好了。
呵呵,所以我到现在也没给闺女读过书。就是天天带她出门玩。在家也给她玩任何真刀真枪的工具(锋利的除外)。
在咱这看到姜姐、清莲、洞庭兄等等的孩子读经以后,也冲动地烧钱买了一套绍南文化繁体版,打算自己看,结果也还没认真看……更别提在孩子身旁读了……惭愧啊!
发表于 2009-11-16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了,今天才看完你这个帖子。特想告诉你,我家里也有狗啊
一只拉布拉多,也是早就养了的。我先生超级爱狗。她在我怀孕前几个月,因为我粗心大意,过马路时疏忽没牵她,一向会自己过马路的傻妞那天突然不守规矩,结果还在斑马线上给车撞了。一直在我生孩子前,我还陪伴她动了好几次腿部大手术,整夜陪伴她。那时我先生和我还两地分居……难忘的记忆,想想其实苦难里真的有很多甜蜜……
可惜最近家里实在是忙不开。为了我,我先生不得不暂时送她到朋友处了……我们时常去看她……希望可以早日接她回家!
发表于 2009-11-16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一位同事大姐因为狗狗失踪了,人疯了一样。一大早看到我,抱住我立马崩溃嘤嘤的哭。我从来不养宠物,但是我懂得人重情,是件令人尊重的事情。我安慰她说,学校的事交给我吧。你专心去找狗。人家不眠不休,用尽了所有的办法和耗尽身上所有的力量,终于找回。她实在太高兴,请我们几个吃饭,用最深情的话总结:幸福就是一条狗,足矣。
原来人世间,所有的感情,都是如此的美好,值得被歌颂,无论对于一盆花,还是一只鸟。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7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1 Lake_hu 的帖子

我的中医水平还差的太远了哦,也是在不断的学习之中,盼望大家的好经验我们能一起分享。对了,我不用MSN的,一直在用QQ:460971217
如果你方便的化,可以加俺的QQ哦。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7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2 美满 的帖子

是的,华德福是不主张给小孩子看任何非自然的东西的,包括图画书。这个观点我也同意,不过这需要一个客观环境啊,就是我们身边真的就是美丽的大自然。

我家住在省会城市里,观看自然要去公园,或者坐车去比较远的地方,真是无奈啊。小区的孩子们个个在院子里玩着豪华的电动大汽车,所以小猪跟他们也玩不到一起去了,呵呵。我们没有办法天天光在外面玩,玩多了也没意思,高楼大厦,都是商店超市,所以只有选择读书了,总不能天天大眼瞪小眼啊。: 图画书还算是个净土吧,里面更多的是美好,也还算是个人工的自然环境吧,呵呵。

华德福教育有一定的宗教背景,这也还需要我们注意。借鉴其适用于我们的好东西吧。

我们多多交流观察孩子在成长中的实际状况吧,我相信慢慢的我们就会有了更多的实际经验,也能更好的选择适合自己的育子之道。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7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4 麦兜唱歌 的帖子

有时候,看着家里的狗狗,我很疑惑,疑惑的是“我们人真的是万物之灵吗?为什么我们那么贪婪,什么都想要,而狗狗每天只要有饭吃,就一天乖乖的,不再多要,它们是那么容易满足。”
发表于 2009-11-17 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5 vepavicki 的帖子

对不起,我从数年前就开始不用QQ了。能冒昧请教你的邮箱或者博客地址吗。
有时候遇到一些问题,怕自己拿不准很想向你咨询一下。因为都是妈妈,碰到一些育儿的事情也蛮想和妈妈朋友多沟通。
我的邮箱是xuyihu@hotmail.com
非常感谢。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7 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8 Lake_hu 的帖子

我的邮箱是vepavicki@yahoo.com.cn
这个论坛也可以发短消息的,呵呵,多联系。
发表于 2009-11-18 07: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9 vepavicki 的帖子

谢谢。我的级别好像还不够发短消息 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8 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大家在论坛上讨论读经的事情比较多,我也写写小猪读经的进展吧!
关于读经教育的理念,我也是在这个论坛上接触到的,后来也经常看儿教论坛的读经专栏。对于经到底该怎么读,我想我是没资格去说什么的,因为自己的水平就有限,孩子也还小,没有充分的实践经验,也没有太多的发言权。
小猪是从1岁开始听我给他读经的,最开始读的是《弟子规》,每天读一遍。小家伙开始是不喜欢的,我读的时候他会表现出不耐烦,或者是把我的书拿走,把他要看的书拿给我。我的办法就是不管他,不论他如何反对,我还是要读的。就这样持续了一段时间,他对读经就比较习惯了,知道每天妈妈都是要给他读的,就发展成现在的我读我的,他玩他的。
我的经历也有限,现在就每天读一个小时。读了这一年多 ,小猪对《弟子规》《三字经》很熟悉,基本能背,但是他一般来说是不会主动背的,我们也不要求。《大学中庸孝经》基本能接。《论语》现在读到13章,读过的基本能接。《黄帝内经》是我喜欢的,现在读给他听着玩。
因为经典一直是我给他读,所以他的水平我很了解,我能背的他就能背,我能接的他就能接,呵呵。至于放碟子,我用的比较少,因为怕一依赖这个碟子,我就懒了,自己就不读了。《仲夏夜之梦》的碟子我是经常放给他听听的,因为这个我读不了。
至于让小猪自己读经,我想那要等到他3岁半4岁的时候了。我现在就是希望他能先混个耳熟,到时候不论是用哪种方法读经,他能不反感,我就满足了。
我给孩子读经有两个目的:一是品德性情的培养;一是给他打开学习古典文化的窗口。妈妈能做的就是这样一个引导的作用了,至于孩子能发展到什么程度,就顺其自然了。
发表于 2009-11-18 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坚持的真好啊

妈妈好棒。坚持了一年多。宝宝也很棒,因为妈妈的坚持很快放弃了排斥。
我和儿子读经之路走得很曲折,原因也在我自己。中途放弃三次,再又拣起读。他一直排斥,后能够接受每次20分钟指读。
因为我不是一个够耐心的妈妈,有时还比较暴躁;儿子不是一个特别喜欢学习的孩子,有时还比较排斥。
在这样不太有效进行了大半年后,上个月我把孩子托付给了学堂。
儿子出我意料地进步很多。这个进步是他说他喜欢学习,他喜欢经典。最近几晚很冷,我喊他过来和妈妈一起读。两个朗朗又轻柔地声音在冷空气中滋润,竟也感觉有些温暖,有些迟到的欢喜。

从你的楼里,我看到《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于是下单买了。这是第一次买医学类的书籍呵。到时要多多请教你。
说实在的,读经是因为我自己喜欢古文。而医学,本来是儿子生病咳嗽时我病急乱投医找到这里的。但看了两三天三七网后,竟真的喜欢了。
不懂没关系,我慢慢来。也希望得到你和大家的帮助。谢谢。
发表于 2009-11-18 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黄帝内经

请问《黄帝内经》买哪个版本比较好。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8 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3 Lake_hu 的帖子

《黄帝内经》,我买的这个版本也不好,解释的跟没解释一样,还不如不解释。后来,我买了绍南文化的《中医养生启蒙》,就跟读经的其他教材一样,大字注音版。里面节选了部分《黄帝内经》内容,现在每天读点,感觉还行。
对中医启蒙方面的书,曲黎敏的比较好,通俗易懂,你可以搜搜,有碟子的也有书。还有《问中医几度秋凉》也是本启蒙的好书。还有就是刘力红的《思考中医》,还有论坛里庄先生的书《姜附剂临症经验谈》也是好书,但要有些基础知识才能看的懂一些。论坛三七生先生的书,在论坛上有下载的,也非常好。
好书实在太多了,需要我们慢慢看,慢慢学了。

还有我们家小猪到现在开没开始正式自己读经,呵呵,到时候很多实际的问题需要请教你的啊!
发表于 2009-11-18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庄先生的书

庄先生的书,当当网上缺货。
您推荐的几本书我都会相继去买。看中医书,我还 真顾虑重重。总觉得我能看会吗?呵呵。
你家小猪和我家小熊情况肯定不一样。小猪应该会很顺利读经的。
小熊走的弯路让我掉了好多头发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6-3 16:29 , Processed in 0.031672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