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5261|回复: 13

关于“女德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9-26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燕果 于 2014-9-26 22:43 编辑

看了关于东莞“女德馆”的新闻。
http://www.guancha.cn/local/2014_09_26_271013.shtml

看了本来很不舒服。但后来一想,存在既是合理,必然是有需求才导致了有市场。多元化的社会,什么可能出现。
一个唯我独尊的女人或者男人,如果有一天突然学会了顺从,这实际上是一个心理飞跃,要把“我”完全抛弃才能实现。
一个在长期对抗中痛苦和心累的人,如果学会了顺从,至少算一个权宜之计,获得一些宁静,休息和整理一下内心,积蓄一下能量,想明白自己到底需要什么,是否还需要继续抗争。
而一个顺丛别人惯了或者一个非常需要别人顺从的人,从这类“女德馆”找到了合理化依据甚至心理优势感,从而把顺从标上“美德”的标签,也许是他或者她的个人需要, 旁人则完全不必跟着走。

和儿子一起读动物百科知识,发现动物界的顺从与否,完全是秩序和实力两方面来决定的。实力最强的达到权力顶峰,别的动物自然开始顺从并维持这个秩序; 而当实力最强的这个实力下降了以后,以前的顺从和秩序不复存在,新的秩序和顺从模式开始建立。 人和动物在社会行为上并没有太多不同, 即使最文明的社会,无论东方还是西方, 都是如此, 但人的分别心却比动物要重,人会把顺从的行为标榜为“美好”,把一阶段自发的秩序标榜为“德”而试图永远保持下去。从这点来说,老子确实是把人类社会看得最透彻的。
发表于 2014-9-30 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愿望了解接触传统的人,对于明理的柔顺和懦弱的顺从应该是能区分开的。
男女人,女男人的时代,想扭转什么都很费劲。
发表于 2014-9-30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开始了解佛教的时候,看了一些 净空法师讲的(和谐拯救危机),陈大惠老师访谈的,依稀记得其中的一段大概内容如下:

净空法师伸出手掌,把5根手指比喻为仁,仪,礼,知,信,
陈大惠老师问:那么5根手指根部的手掌呢,代表什么?
净空法师说,代表爱,宇宙间的大爱
陈大惠说:也许有人就奇怪了,宇宙的根源为什么是爱,而不是仇恨呢?
发表于 2014-10-1 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大猫宝 于 2014-10-1 14:19 编辑

我在北京接触过一次类似班,个人感觉主事者发心很正,能力也可以,效果也是挺好的,有些做法夸张是夸张点,但并不荒谬,对于相当一部分人还是很对机的;当然对另外很多人来说,确实大环境变了,也不能执死在王凤仪善人的句下,那么就不适合学这个、甚至很看不惯都是可以理解的,如这篇报道不但搞标题党,里面有些段落也是断章取义,语气也是冷嘲热讽的,识者自识。记得当时我还跟主事者讨论过:我觉得“坤德”是“容”而不是“忍”,比如小孩子拉屎在裤子里我洗的时候不觉得脏那是能“容”他,而跟婆婆相处也不生嫌怨那用的就是“忍”,“忍”是分别的、是痛苦的,“容”是不分别的,是如如不动的,如果就教大家“死忍”,那岂不是也有“忍死”的可能呢?呵呵。不过能接受这个教法的人,似乎也没有谁真的“忍死”了,最多就是忍着忍着受不了就不忍了。从有关王凤仪的记载看,有的人是真的忍着忍着变成“容”了,就此开悟了,但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这种人。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 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燕果 于 2014-10-1 23:11 编辑

回复 4# 大猫宝

其实任何班也好,方法也好,如果去学的人能有自己的思考,有取舍,那么多少能获益。如果只有盲从,甚至从盲从中产生更大的分别心,就如多上了一副锁链一样,对自己对别人都是徒增痛苦。

我同意你说的“容”和“忍”有很大的区别。但我不相信光靠“忍”能直接达到“容”,除非忍的人获得巨大的能力提升。容的人是独立的,他们选择了容,就如在孩子面前大人很自信,很有能力把握局面,我们自愿容;忍的人是不独立的,他们只能忍,面对婆婆的不好相处,媳妇们不能处理太复杂的家庭纷争局面,顾及太多,只好忍。忍的人先要敢于在原则问题下“不容”和“不忍”,获得独立,才能从独立走向自我选择“容”。很多内心已经很独立的人,的确需要开始学习“容”,但那些懦弱烦恼的人,先要学会的是独立,学会建立自己的确原则,学会底线问题上不容,才能有机会选择“容”。

 
发表于 2014-10-2 0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则然 于 2014-10-2 00:55 编辑

回复 4# 大猫宝 5# 燕果  

“容”是境界,可以说是德行和智慧境界。
同一个人,如果想超越自己,最快捷的办法应该就是“忍”了,这是学习和修行最省力的方法。(这里强调一下,容是境界,忍是方法。)为什么省力呢,因为忍是一元的,你们讨论的是二元的,一元的学习肯定比二元的分别来的快和省力。忍下就是半容,慢慢的才能明白问题所在。而分别是对立的两个,也就是说,忍下至少是俯视着看问题,二元的分别是自己“就是问题的一部分”。  这里的差别太大了。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 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燕果 于 2014-10-2 23:27 编辑

回复 6# 则然

则然先生说的"忍"和"容"的一元关系的前提是, 当事人内心要明白, 目前的"忍" 是为了实现未来的"容". 没有明确这个目的, 就不会同时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智慧, 未来的"容"也无从谈起.

同时, "忍"和"不忍", "容"和"不容", 都只在特定的条件下有益于个人的提高. 不能完全美化一种而否定另一种. 其实对一部分人来说, 做到"不忍"和"不容"也是需要大勇气和大智慧的. 事实上那些有成就的人, 很多都敢于在某些事情上承担"不容"的骂名. 以前读曾国藩和他的幕僚评论当时的名人, 说做出点事情的人都是有脾气的人, 就是如此.

我理解一个人如果思想境界行事能力上了一个层次, 他对低层次的事情大多都能容. 但是对他不能理解的高层次的境界和能力, 他要同时经历了"容"和"不容"的阶段的挣扎, 才能自如把握, 上一层楼.
发表于 2014-10-3 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对传统文化争议很大,有误解,也有故意搅浑水。我觉得如果是自愿来参加的,都无可厚非,不算迫害妇女。听完课,做或不做,也由自己,没人道德审判你,现在社会的道德底线已经低的不能再低。婚姻相处不易,若可以从挑剔对方,转到自我反省、成长,提高个人修养境界,是有利家庭和谐值得鼓励的。

因为牵涉到道德层面,对主办方的要求就比较高,宣讲人要自己能说到做到,行的正,可以为人师,身教重于言教。如果打着旗号欺世盗名或者敛财,要坚决抵制清理。
发表于 2014-10-3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则然 于 2014-10-3 10:19 编辑

回复 7# 燕果

一般人,在 一个问题频繁存在,又没有合理或者有效解决办法的时候,“忍”下同时多思考问题存在的合理性以及对方的好处,这不失为一个最终解决一类问题的好方法。有觉性的人,得益更多。

忍不忍,是手段方法。容不容是能力境界。这个概念应用时很容易混淆。容是德行,智慧,能力,反过来说:有德行的人,能容。有智慧的人,能容。有能力的人,能容。容下,并不是说没脾气,老好人。海纳百川,大海不能说没脾气。

容从另一方面讲,也可以说是一种能全面、多角度、、、、认知的一种能力和习惯。

这里也有“去分别”,“二进一”,的方法和效果,不太容易讨论,就这些吧。
发表于 2014-10-8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婚姻家庭里的顺从,主要是维护家庭秩序而言,过去大家庭家长制,要求家庭成员服从一家之长,有利于家庭结构的稳定。俗语说,家有家法。一家之尊起平衡和维护家族利益的作用,传统家庭相当于一个小社会团体,治家如同治国。家庭秩序合理稳定,家族才能兴旺,家和万事兴。所以,每个家庭成员必须具备“容”“忍”“顺”的品德,才可和睦相处。现代社会很大程度上打破了传统家庭结构,主张男女平等,主张个性,传统的那一套逐渐不被现代人接受,大家庭也就分崩离析,大家都不愿意顺从,都要个性,都强调自我,便分解出很多小家庭,小家庭再不相容,便离婚。表面上个性伸张释放了,个人利益似乎得到捍卫,但从长远看,还是弊大于利。依附在大家族中,人际资源、风险保障、情感扶持都要比个人的力量大的多。
而今人看不到这点,过度强调自我,既想独立的好处,有不愿意顺从家庭秩序;平安无事的时候,只想到自己;风险来了,又希望家族帮助,怎么可能有这样的好事呢?

任何矛盾的根源都源于利益,我觉得家庭里的“顺”并不复杂,顺是顺从家庭的利益,只要对家庭利益有利的就“顺”,不利的就“不顺”。而“容”并非需要什么境界,只要不损害家庭利益,就容;损害家庭利益的行为一点也不能容。

家庭内部的争争吵吵,在各自都能维护家庭利益这条底线上,也非常正常,并且有了这些争吵家庭才会不断调整管理的方式方法,更加稳定和团结。
发表于 2014-10-8 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叫“独立”,只要一个人不能揪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面就不可能独立,一个人存在社会中,不依赖这个团体,就必须依赖另一个团体生活。鲁宾孙的实验就是最好的证明,顺从并不是一个贬义词,会顺从的人其实就会选择利益,“独立”尽可能大地减少依附性,但不排除顺从。
发表于 2014-10-8 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今强调女德,就是要把家庭中女性过于主导的地位,回归到从属的地位上,从大家族的利益出发,收敛意气,但过了头,就是另一码事了。
 楼主| 发表于 2014-10-8 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燕果 于 2014-10-9 01:08 编辑

回复 11# 李小玩

"独立"就是有自己的选择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人的确不会拎着自己的头发站起来,但至少不是因为别人告诉我们不能这么做我们才不去这么做,而是我们自己意识到了局限性。

独立的人不见得就不愿意服从。但前提是被迫的还是自愿选择的。是因为无能而服从还是从大局出发服从。比如遵守法律, 大部分人是选择自愿遵守法律, 因为明白没有法律社会会不成样子,即使是思想独立的人也会选择遵守法律, 事实上公民意识强的社会法律的维护更容易,反而不独立的人,比如为生活所迫的人,被黑社会头子胁迫的人,对法律不认可而被强迫遵守的人,更容易做违法的事情。

 
发表于 2014-10-9 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 燕果


    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6-3 05:53 , Processed in 0.02765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