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4567|回复: 5

小寒大寒又一年,三九腊月说月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6 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二十四节气歌

立春阳气短,雨水沿河边
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立夏鹅毛住,小满鸟来全
芒种开了铲,夏至不拿棉
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淀,处暑动刀镰
白露烟上架,秋分不生田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立冬交十月,小雪河插严
大雪河封上,冬至不行船
小寒大寒又一年

以上二十四节气:前者为节,后者为气;节分前后,气居中间。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为时,四时为岁。一年二十四节气共七十二候。小寒是冬三月最后一节,也就是腊月的开始。

农历十二月,俗称腊月,为农历一年中最后一个月。季冬,建丑之月,律中大吕。据《说文解字》锴注云:“腊,合也,合祭诸神者。”《玉炖宝典》中说:“腊者祭先祖,腊者报百神,同日异祭也。”可见腊是古代人们祭祀百神及祖先的一种活动。因为腊祭多在农历十二月进行,从周代开始,便把农历十二月叫做腊月。到了汉代,又按“干支纪日”的方法,把“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定为“腊日”,也即“腊八”,俚语有“过了腊八就是年”的说法。

俗语云:腊七腊八,冻掉下巴;又云:小寒大寒,冷成冰团。言其寒冷之至。

我国农历有“九九”之说,用来计算时令。小寒又是三九的前兆,“三九”是指冬至后的第三个“九天”,即冬至后的第十九天到第二十七天,一月九日过后就开始了最严寒的“三九”。

从冬至开始,九天一变,共九九八十一日,寒极转温。民谚《九九歌》云:“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详细描述了冬去春来的过程。

三九过后,再过三天就到了大寒。为何说小寒大寒又一年?

一则从节划分,大寒过后即到立春,也即寅月,夏(夏朝)历正月建寅,故立春为一年之始。

一则从气划分,大寒为十二月也即丑月之中气,殷(商朝)历正月建丑,也即以丑月为一年之首。大寒为一年六气之初之气,为六气之首,六气的纪年是从大寒开始的,所以某之历年运气药食谱都是从大寒开始的。

周(周朝)历正月建子,也即以农历十一月为一年之首,这个首按理说应该是从十一月的中气冬至开始的。所以,古时又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纵观古代历法:夏历正月建寅,二月建卯,三月建辰。商历正月建丑,二月建寅,三月建卯。周历正月建子,二月建丑,三月建寅。秦历正月建亥,二月建子,三月建丑。所谓建是建正,就是确定哪个月是“岁首”。

夏商周秦所建正各不一致,至汉代恢复用夏历,即正月建寅为岁首(武则天改过用周正,建子)一直沿用至今。所以,今天习俗上仍把正月初一春节(实际上应该是立春)定为一年之始。
发表于 2015-1-7 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
发表于 2015-1-8 0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昨日也刚好在想个类似的事情,小寒我们这里极冷, 接着到大寒会有一个冷周期。冬至这一天是太阳离北半球最远的时候,从“天”气来说是一个周期的极点。但是地面的反应迟滞,地面的最冷日是在大约一个月以后,就是大寒。就象空调关了, 重启很慢, 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房间里的热气要呆一会儿才会散去变冷,然后空调温度上来了, 房间又升温了。这个时间差造成了大小寒天气极其寒冷。地面的反应周期永远比太阳的运行要落后一个月, 大约是一个圆的30度。

这个时间差对人类还非常重要。保证了气温变化不那么极端, 如果冬至的时候地面的热量立刻就辐射光了,那么冬至到立春这一段, 温度会比现在要低得多。

从地面上生活的人的生活生产来说, 地面的周期更加影响我们的生活, 所以我觉得立春为一年的开始又更加合适。正月初一,则又考虑到了月亮的运转,必须是立春前后的朔日,即地球, 月亮和太阳在一条直线上的日子,从这一刻开始, 一个新的周期又重启了。
 楼主| 发表于 2015-1-8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昨日也刚好在想个类似的事情,小寒我们这里极冷, 接着到大寒会有一个冷周期。冬至这一天是太阳离北半球最 ...
燕果 发表于 2015-1-8 00:17


从农业生产的角度来讲,春节为一年之始无疑更具现实意义,在农村,初一十五三十的太阴历更为人们所熟知,有经验的农人晚上抬头看看月亮就知道初几了。

大的节气都是以太阳的周期划分的,所以立春基本上都是2月4日,春分基本都是3月21日,夏至基本在6月22日,冬至一般在12月21日,前后最多相差一两天。西方的十二星座也是按太阳历划分的,正好与十二气相应。比如现在这个阶段,冬至到大寒这一段,就正是太阳在摩羯座的时间,接下来大寒到雨水是水瓶,雨水到春分是双鱼,如是等等。星座按道理说应该按照气来划分,而不应该每年都是固定的日期。可见在大的自然周期上,东西方所参照的规律是一样的。
发表于 2015-1-8 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好在搜集二十四节气的资料,找到了《礼记·月令》里的相关记载。后人将之概括为七十二侯,是将每一节气又细化为三侯。附议一下:
立春之日东风解冻,又五日蛰虫始振,又五日鱼上冰。
雨水之日獭祭鱼,又五日鸿雁来,又五日草木萌动。
惊鸷之日桃始华,又五日仓庚鸣,又五日鹰化为鸠。
春分之日玄鸟至,又五日雷乃发声,又五日使电。
清明之日萍始生,又五日鸣鸠拂奇羽,又五日戴胜降于桑。
谷雨之日桐始华,又五日田鼠化为鴽,又五日虹始见。
立夏之日蝼蝈鸣,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
小满之日苦菜秀,又五日靡草死,又五日麦秋生。
芒种之日螳螂生,又五日鵙始鸣,又五日反舌无声。
夏至之日鹿角解,又五日蜩始鸣,又五日半夏生。
小暑之日温风至,又五日蟋蟀居壁,又五日鹰始挚。
大暑之日腐草为萤,又五日土润溽暑,又五日大雨时行。
立秋之日凉风至,又五日白露降,又五日寒蝉鸣。
处暑之日鹰乃祭鸟,又五日天地始肃,又五日禾乃登。
白露之日鸿雁来,又五日玄鸟归,又五日群鸟养羞。
秋分之日雷始收声,又五日蛰虫培户,又五日水始涸。
寒露之日鸿雁来宾,又五日雀入大水为蛤,又五日菊有黄华。
霜降之日豺乃祭兽,又五日草木黄落,又五日蛰虫咸俯。
立冬之日水始冰,又五日地始冻,又五日雉入大水为蜃。
小雪之日虹藏不见,又五日天气上腾地气下降,又五日闭塞而成冬。
大雪之日鹖旦不鸣,又五日虎始交,又五日荔挺生。
冬至之日蚯蚓结,又五日麋角解,又五日水泉动。
小寒之日雁北乡,又五日鹊始巢,又五日雉始鸲。
大寒之日鸡使乳,又五日鹫鸟厉疾,又五日水泽腹坚。
发表于 2015-1-21 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逐渐喜欢在微信上等看先生写的节气小结,有人文知识,又有联系生活的应知应会。不知怎么有时看这些文字会有种感动,我想是感叹古人的智慧和人文关怀和先生的真诚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6-3 16:00 , Processed in 0.05138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