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6760|回复: 12

本草浅解 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4 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竹林避暑,好多人都深有体会。盛夏季节,走在竹林间,丝丝清凉沁人心扉,炎热和烦躁不知何时依然遁去。竹的这个特点在传统医学领域也有很广泛的应用。
    读过我博文的朋友可能知道,在我理解之中,木的作用就是升阴以就阳,阴阳和合产生生机,比如光和作用,木把地下的阴气升上来,和阳光的阳气相结合,化生出氧气,氧气是动物类必不可少的一种生气。所以森林中,动物种类非常繁多。
    森林是天然氧吧,也是纳凉的好去处。夏天,在树林下和没有树林的地方,温度相差非常大。在树荫下纳凉是非常舒服的,这和在空调房中的纳凉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现在人毁林太多,所以整个地球的气候都出现了恶化。这种情况也就是木气不足造成的。
    竹在木这一行中,无疑比其它植物更具有代表性。竹本身即是清凉的化现,四时不凋,虽然经历夏秋冬,但竹依然保持着它顽强的生命。也就是说,它的木性相当强大。无论在什么季节,都能释放出清凉。
    也就是说,竹能把地下阴凉之阴气输送到地面以上。从人体来讲,也就是把下焦阴凉之气生散到上焦去。所以上焦心肺这块热重阴虚的朋友,多喝点竹叶茶是非常好的。竹叶能直接把阴凉布散到上焦。它和黄连黄芩等不同,黄连黄芩是苦寒药,本身具有燥性,在降火的同时干燥作用也表现出来,所以对于上焦阴虚有火者来说,并不合适,而竹叶就正好了弥补了这个缺点。当然对于阴湿重者来说黄连黄芩却又比竹叶合适多了。
    竹茹处于竹节的半表半里,故其甘寒可以调整中土的燥热。竹沥为竹中津液,更具有甘寒的特点,其流动不停,故能除人体津液因热而结的疾病,比如热痰,就是鲜竹沥最为人所知的功效。
    竹虽然有以上的优点,但对于阳虚中上二焦偏寒者来说就非常不合适了,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判断。
发表于 2010-9-4 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坐一回先生的沙发,呵呵。
小时候我家有片大竹林,夏天傍晚,麻雀叽叽喳喳回家,竹林里特别热闹,奶奶就会喊:到屋子里来写作业吧。我说:天还挺亮呢。结果,刚说完,天就黑了,呵呵。
发表于 2010-9-4 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时候可以买气枪,经常有人拿着气枪想进我家院子打麻雀,都会被爷爷轰走。
端午节的时候,我就在竹林里捡竹脱,就是竹笋脱掉的皮,用来做裹粽子的扎绳。
发表于 2010-9-4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的博客地址是什么啊?我想看看,谢谢!
发表于 2010-9-5 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竹
 楼主| 发表于 2010-9-5 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月含山 于 2010-9-5 22:16 编辑

回复 4# 云水游


    http://blog.sina.com.cn/u/1271493995
已改正。
发表于 2010-9-5 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是个登录界面耶!!
俺没有登录名和密码耶
发表于 2010-9-6 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云水游


   
已改正。
月含山 发表于 2010-9-5 19:13

谢谢先生,收藏了~
发表于 2010-9-6 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受教了,多谢先生!
发表于 2012-6-25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区里有一片小小的竹林, 昨日雨后, 今天更显的青翠, 也曾经喝过鲜竹沥和复方鲜竹沥, 也吃过竹茹. 呵呵, 来点诗情画意吧.

《诗经·卫风·淇奥》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瑟兮僩兮,赫兮咺兮,
  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
  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
  瑟兮僩兮,赫兮咺兮,
  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
  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宽兮绰兮,猗重较兮,
  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发表于 2013-7-3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巧,看到这篇文章就看到了月含山老师博客地址。感谢老天爷。以前也看到过老师这个博客,不知道就是老师的。哈哈哈哈哈。。。。笑得嘴都歪了
发表于 2013-7-3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笛子~萧~尺八~葫芦丝都与竹子有关系。

竹笋最美味,竹茹和竹叶还成就了2个经方,前是橘皮竹茹汤,后是竹叶石膏汤。

竹子也是应离中虚之象,所以要虚心呀,虚心使人进步!
发表于 2013-7-4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5-5-7 08:13 , Processed in 0.02990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