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21359|回复: 94

<姜附剂临证经验谈> 学习分享及疑问求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31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shopping66 于 2011-3-31 14:01 编辑

看庄严老师的<姜附剂临证经验谈>第三遍了。感觉能慢慢体会到一点点元气、阴阳的感觉了。但同时书中仍有很多的细节需要求证及进一步学习。

所以想开贴分享一些学习笔记,同时请坛里的高手妈妈们解惑细节,也是想通过这样的方法自己多学习,尽可能的减少庄严老师的工作量吧。

也请大家共同分享读书的心得,也许你的一句心得,能恰巧回答别人的一个疑问呢;很可能你有的一个问题,也许是很多妈妈也都有的疑惑呢。三人行,必有我师。
 楼主| 发表于 2011-3-31 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基础概念:

老师书里很多专业术语都是直接使用,对于没有基础的中医爱好者来说,容易觉得云里雾里。所以一定要配有一本圆运动的古中医学,那里有很多基础解释。

另外,因为老师的方子是以伤寒论为指导,所以最好再准备一本伤寒论,特别对于老师书中提到一些阴证的欲解/欲作时,都是以伤寒论为出发点的。
发表于 2011-3-31 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哎呀呀, 楼主跑到我前面去了, 这几天, 我一直想开这个帖子呐.
发表于 2011-3-31 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大家就一起讨论吧。
这几天睡觉前我又拿起《姜1》继续看,我觉得这书不能当小说看,得一个字一个字地看,看完满脑子都是阴阳,症之类的。
发表于 2011-3-31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买了1和2,等了10天,卓越给我发了个邮件,说1没货。晕~准备再去淘宝淘淘去~

我觉得 书读百遍意自明, 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发表于 2011-3-31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最爱胖胖

这里有1.http://www.hcyxbook.com/book.asp?id=18540
 楼主| 发表于 2011-3-31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hopping66 于 2011-3-31 15:32 编辑

一些最好熟记的概念(如一时还不能熟记,至少要在手头比较方便能找到对应的资料,我自己把其中一些记在书中的空白页上便于查阅)

五行对应的五脏,五色,四季加长夏,五声……

12经络运行的路线及大致方向;

手太阴肺金辛金、   足太阳膀胱经壬水、足少阳胆经甲木、手少阴心经丁火、   手厥阴心包经相火、足阳明胃经戊土 主降;
(寅03-05)         (申15-17)        (子23-01)     (午11-13)        (戌19-21)         (辰07-09)
手阳明大肠经庚金、足少阴肾经癸水、   足厥阴肝经乙木、手太阳小肠经丙火、手少阳三焦经相火、足太阴脾经己土 主升。
(卯05-07)         (酉17-19)        (丑01-03)     (未13-15)        (亥21-23)         (巳09-11)

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
 楼主| 发表于 2011-3-31 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好了,大家一起学习起来更带劲啊。
 楼主| 发表于 2011-3-31 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管什么样的问题,大家都可以问,觉得自己能回答的,也都来帮忙回答。

我先来抛块砖头:
经验谈1 P46:元气的护邪经过一节中提到“内守住少阴脏位不让寒邪再深入(无吐泻或脉紧反汗出之证)”
为什么“无吐泻或脉紧反汗出之证”就代表元气内守住了”少阴脏位”了呢?足少阴肾经、手少阴心经,和“吐泻汗”好象并不直接相关啊?我感觉吐好象与太阴脾更相关些啊?
发表于 2011-3-31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些最好熟记的概念到(如一时还不能熟记,至少要在手头比较方便能找到对应的资料,我自己把它们记在书中的 ...
shopping66 发表于 2011-3-31 10:07

哈哈,笔记做的太到位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3-31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经验谈1 P89:时间一节中提到少阴病 “子至寅时为欲解时,……寅为少阴肾之气血流注之时”
寅时03-05不是手太阴肺经当令吗?为是什么是肾的气血流注之时。我一直以为当令就是气血流注之时,是不是我搞错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3-31 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说说我的学习计划,供大家参考也请大家指证。

目前,只能是囫囵吞枣的看个大概,重要是对理解经方治疗只是辅助元气对身体进行调整。争取对三分治,七分养能有清醒的认识,不再糊涂的以爱为害;

然后,希望通过老师的书和一问一答中众多的医案,对众多现象能分清阴阳,及所处六经或是四季中的位置。做到遇事不慌;

最后,才是学习思考老师开方的思路,做到知其所以然。

当然这三步其实并没有明确的分界线,都是在学习过程中慢慢积累的一个过程。嘿嘿,和元气的累积也是相类似的吧。
发表于 2011-3-31 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人写出来的东西,他自己都未必看明白
发表于 2011-4-1 06:47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都明白,那不是凡人的境界。我们只能无限靠近真实,能用这种精进的精神来研究事情,什么做不好呢?
    庄严大夫仁者仁术仁心,已是大医境界,我们望尘莫及,只能脱了鞋追啊……
 楼主| 发表于 2011-4-1 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hopping66 于 2011-4-1 11:40 编辑

分享,但凡事都有例外,在我的理解程度不可能一概而论。仅作参考。

云(汗)雨(汗、尿、泻)的过程(先后、轻重、长短)能帮助我们判断此次生病的除新寒还是陈寒。P77、P166及后文的“案例说明”。
陈寒:泻出现在汗出之后,且汗愈多其后的泻愈剧。

汗出在阳明合(雨降:吐,泻)之前,说明是破陈寒。P168、169
汗出在阳明合之后,说明是新寒之治。 P170

“汗出是出现在阳明能合之前,必是少阳相火将陈积之寒化为水后再蒸腾为水汽之象” P17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6-3 10:53 , Processed in 0.02761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