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聂姓,女,58岁。面诊时间:2011.7.16 高血压多年,高时180/100mmhg左右,一直服降压药控制。一年半以前曾多次找我诊病,当时多用附子理中汤、当归四逆汤之类,效果不显。 此次面诊舌脉如下: 舌象:舌淡,苔白腻,中后凹陷。 脉象:右寸弦涩,关弦大,尺沉紧。 左三部沉细涩。 分析:典型的右路不降,左路不升。 处方:1、柴胡桂枝真武汤,小量泡服,三剂。 2、麦味大衍方,开水泡服,十剂。 反馈:十三剂药后电话反馈,降压药未服,现在血压140/60mmhg,失眠、腰痛等不适症状亦明显缓解。 体会:如今想来,鄙人三年前治病多用附子理中汤、四逆汤之属,剂量亦大,虽然多有取效,但当时对于医理的掌握过于粗糙,存在辨证不客观,用药一厢情愿的问题。不禁想起了,初闻三七先生教导医法之圆通时的贴在书桌边的自省纸条“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特记录此案,以自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