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7866|回复: 19

身教?心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9-27 03: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以为以身作则很重要,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很难要求别人做到。最近一段时间,我发现如果外在的行为跟内心的感受是不一致的,身教无效。这个感悟来自于我的妈妈来跟我住在一起之后,一段时间内,我的女儿会说“我不喜欢奶奶,我不想看奶奶”,最开始我还有疑问,为什么她会这样说?直到5天之前,我领悟到,女儿实际上是说出了我心里想说的话。尽管我认为我做的很好,我对妈妈的要求尽量满足,我对她的问题,尽量给予回馈,但在内心深处,我不喜欢她,我不喜欢她的絮叨,我不喜欢她的察言观色,我不喜欢她的自怜,我不喜欢她对待我女儿的方式,我不喜欢她以自己为中心,我更不喜欢她的比较。这使我很痛苦,我很想与她建立亲密的连接,不过我做不到。在我的内心深处,我现在能做到的只是说抱歉。对不起,妈妈,我无法真正的感恩您,现在如是。
发表于 2012-9-27 05: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女儿说的是你的心声,还是我的心声。她最真诚,她这两天开始说,我喜欢奶奶也不喜欢奶奶。而她不喜欢就不看奶奶,躲着奶奶,但是接触的时候,她会跟奶奶真诚互动。而我呢,反感的时候,要勉强自己应对,不反感的时候呢,也无法很真诚地跟她交流。
我希望婆婆在这里能待得愉快,跟老公一起,尽量满足她的物质需求,可是她多数时间是在抱怨,我知道她需要的其实也是精神上的愉悦,可是我就是不想给她,只想躲开。我愿意放下我的期待,她可以抱怨,可以不开心,而我需要去面对我的内疚感,我的愤怒和不满,这都是我的功课。
今天在书上看到一段:受害者最大的伤口不是被伤害,而是不肯放下受害者的角色,宁愿浸淫在痛苦和自怜的心理惰性中,被负面思想侵占理智和心胸。这段描述真是太适合我婆婆了。虽在理论上明白,情绪上还是有很多功课要做。而我的功课是,对我自己的情绪负责,从而跳出迫害者或者拯救者的牢笼,不被受害者牵着鼻子走。
亲爱的,我看到你除了在物质上尽量满足妈妈,还很努力地想给妈妈精神上的安慰了,我真佩服你的耐心。我也能了解到这种内外不一致的矛盾和分裂,还有内疚感。 我想这也是源于爱吧。
出差可以透口气,调整一下。等你回来,我看我也需要短暂离开家,休整下。
 楼主| 发表于 2012-9-27 05:07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2-9-27 07: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女儿说的是你的心声,还是我的心声。她最真诚,她这两天开始说,我喜欢奶奶也不喜欢奶奶。而她 ...
无所住 发表于 2012-9-27 05:01



    我也常常碰到这种给不出的困难。
发表于 2012-9-27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qinglian 于 2012-9-27 09:27 编辑

我清理内在空间的时候,骂出来的全部都是儿子平时经常说的,而我却不允许他说,自己也不愿意说的话。内外不一致,最痛苦的是自己。
真正的感恩何其难,感恩就像竹笋最里面的笋肉,要让自己达到笋肉那一层,就需要把外面的笋皮一层层剥掉,那些笋皮就是我们的情绪。
发表于 2012-9-27 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和妈妈的关系,我从内心深处愿意自己省下来一些来满足妈妈一些物质上的东西,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消除我的内心深处的内疚感。我长年给不出她想要的东西。。。。。
发表于 2012-9-27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有同样的困惑.
我面对妈妈的唠叨,采取逃避的办法.
总觉得问题在妈妈那边,希望她能改改.
发表于 2012-9-27 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qinglian


    是的,确实如此。需要随时随地对自己的情绪有觉知,注意力放在自己这里,有需要就得清理。我们的功力还远远不够。现在能做到不随老人的话语直接起反应,把注意力转回来,就是进步。我在进步中,值得庆贺。大体上我们跟老人相处得还不错,只是我们确实有不少情绪。之前婆婆都是依赖公公,这次她单独跟我们相处,情况完全不同,她依赖公公,公公总呵斥她,她倒也习惯了。现在换成依赖我们,我们不耐烦,又无法用呵斥的方式,一是我们自己不允许自己这样(有时也忍不住没好气),二是,我们一贯对她相对温和,她受不了我们呵斥(我有次态度不好,她就哭)。所以,我们正好做情绪清理,保持警觉。痛苦之后是平静和心量拓展,蛮好的机会。
发表于 2012-9-27 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简单,亲爱的。

想你了。
发表于 2012-9-27 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禅音


    正看你的树洞,惦记着你呢,有感应啊,想念。
发表于 2012-9-27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和父母在一起,临在专业的博士学位……真心不容易哦~
发表于 2012-9-27 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 aliliya


    是哦,谢谢理解。
发表于 2012-9-27 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qinglian


    是的,确实如此。需要随时随地对自己的情绪有觉知,注意力放在自己这里,有需要就得 ...
无所住 发表于 2012-9-27 15:51

感恩和祝福
发表于 2012-9-28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看看。学学。
发表于 2012-9-28 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受害者最大的伤口不是被伤害,而是不肯放下受害者的角色,宁愿浸淫在痛苦和自怜的心理惰性中,被负面思想侵占理智和心胸。这句话讲的真好,请问姐姐是哪本书上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6-3 07:41 , Processed in 0.03235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