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道具 举报
先生明見,誠意正心,審結果,觀己心,擇明師,受教受教 擇法之眼,如何撥雲見日,困頓良久,今問先生此言 ... 洞庭烟雨 发表于 2013-3-7 08:56
接着,老子又举了另外一个比喻,“犹兮若畏四邻”,来解释一个修道者的思虑周详,慎谋能断。“犹”是猴子之属的一种动物,和狐狸一样,它要出洞或下树之前,一定先把四面八方的动静,看得一清二楚,才敢有所行动。这种小心翼翼的特点,也许要比老鼠伟大一点。我们形容作事胆子很小,畏畏缩缩,没有信心而犹豫不决,另有一句谚语,便是“首鼠两端”。这句话的涵义和犹豫不决差不多。只要仔细观察老鼠出洞的模样,便会发现,老鼠往往刚爬出洞来几步,左右一看,马上又迅速转头退回去了。它本想前进,却又疑神疑鬼,退回洞里;等一会儿,又跑出来,可是还没多跑几步路,又缩回去了。如此,大概需要反复几次,最后才敢冲出去。“犹”这种动物也一样,它每次行动,必定先东看看,西瞧瞧,等一切都观察清楚,知道没有危险,才敢出来。
另有疑问,记得先生说世间法则混乱,妖魔都可出来行事,除此外,社会风气也日下,择明是非基本意味着独行与 ... 连山 发表于 2013-3-7 20:09
上面楼所说,处处小心活的何为乐?问心无愧可以了。 有时不知清醒好,还是糊涂好。 小沈阳相声说一睁一天过 ... 连山 发表于 2013-3-7 19:26
歸到「孤獨」的自己
張尚德老師
重要的不是能掌握和影響多少外在的人、事、物,而是能貼近多少自己本來有的平靜,,否則一切都是自縛與空談。
也不是要多少人知道你,或者要什麼人跟自己在一起,而是要有多少深度智慧的力量,能自己歸到孤獨的自己。應知天地、宇宙也是孤獨的,誰瞭解它,它又要誰瞭解,「天地人」謂之「三才」,其深度意涵在此。
歸到「孤獨」的自己張尚德老師 重要的不是能掌握和影響多少外在的人、事、物,而是能貼近多少自己本來有的 ... peaceshi 发表于 2013-3-8 10:37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5-5-1 08:16 , Processed in 0.04068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