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7853|回复: 14

琴医:标准音与音乐疗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8-24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内经》时代的标准音并不是一个音而是几组音,常见的有五音、六律和十二律(律就是指标准音)。在夏朝和商朝早期(商朝中期乐器才被大量发明出来,众乐器组成乐队需要统一乐音标准,故而产生标准音的概念。当时称为“律”),标准音是以能引发正常人脏腑经络共振来确定的(《史记.乐书》载:“故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故宫动脾…商动肺…角动肝…徵动心…羽动肾)。 因此标准音与人的脏腑经络密切相关,或者说人是最原始的乐音标准器。由于人的语音也与脏腑经络相关,所以亦有以人的声音来做标准音的。《管子. 五行》说:“审核其声,修十二钟,以律人情。”这里就是以人的声音来确定标准器的。但是人的标准是有个体差异的,一旦人生病这个标准就会发生变化。为了固定这个标准音和更方便的使用标准音,古人发明了各种各样的标准器。如竹律管、铜律管和编钟(如:五钟和十二钟等)。其中铜制的编钟是较为常用的,而黄钟是众编钟中最常用的。除了用人脏腑经络共振和声音来校对标准器外,古人还使用了琴属乐器来校对标准器(如曾侯乙墓中的五弦琴或称之为均钟)。如《管子. 地员》说:“凡将起五音,凡首,先主一而三之,四开以合九九,以是生黄钟小素之首,以成宫。三分而益之以一,为百有八,为徵。有三分而去其乘,适足以生商。有三分而复于其所,以是成羽。有三分去其乘,适足以成角”。小素就是丝弦。。《灵枢. 九针论》说:“岐伯曰:夫圣人之起天地之数也,一而九之,故以立九野,九而九之,九九八十一,以起黄钟数焉,以应针数也”。能使人经络共振的低音钟比较难于制作,因为比较大和重(如曾侯乙编钟中可以使心及心经共振的编钟,高153.4cm ,重203.6 公斤)。为了方便实用,人们常用高一个或几个八度的编钟作为标准器。因此,《孟子. 离娄章句上》说:“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六律cdfga比五音CDFGA高一个八度,但仍然可以用于正五音)。后来,人们用竹管来确定黄钟的标准。如《吕氏春秋. 古乐》说:“昔黄帝令伶伦作为律,伶伦自大夏之西,乃之昆仑之阴,取竹于澥溪之谷,以生空窍厚均者,断两节间,其长三寸九分而吹之,以为黄钟之宫”。自汉以后,人们普遍认为黄钟律管的长度为周尺九寸。现代人用实验的方法证实管径为0.71 寸,管长三寸九分的律管为九寸律管的高八度音。杨荫浏在《中国音乐史纲》中介绍了复制黄钟竹律管的情况 :“晚周的尺,长度合今日23.0886 厘米。用这种尺的长度作为管的长度,用其三分作为管径,作成一支开管。则此管所发的音,其频率约为693.5 。频率693.5 ,接近今日十二平均律的f2 , 而比f2 低十二音分”。

在战国时代,诸侯纷争不断,呈现礼崩乐坏的局面。从战国早期的《曾侯乙编钟名文》上可以看出当时已经有许多不同的调式和编钟命名方法,唯一还没有改变的是标准音。后来人们渐渐淡忘了标准音是以人为准的原始方法,各诸侯国陆续尝试创立自己的标准音和标准器。这种随意创作的标准音和标准器用于娱乐是可以的,但是已经不适于音乐疗法了。从秦朝一直到清朝,各朝各代的标准音和标准器都在不断的变化着。这是《内经》音乐疗法失传的根本原因。现代很多学者认为商朝时的标准音与现代国际标准音相当接近,即传统的宫音相当于F 。实验发现,用现代乐器(如钢琴)完全可以诱发出与《内经》乐音相应的经络感传。
来源:五音堂郭原
发表于 2008-8-25 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噫!如是则闻而知之当为五音诊病矣。闻而知之者谓之圣,下望而知之一等,在问切之上,与望诊皆为不问不触而知,望色闻声而决生死,阴阳不测谓之神,神用无方谓之圣,神圣之能岂易言者哉!
于后末世中精通此道,五音堂主必非时人常人所能测者也。
发表于 2008-8-25 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因此标准音与人的脏腑经络密切相关,或者说人是最原始的乐音标准器。"我个人认为这个时期是“人乐合一”的阶段,是道法自然,是无中含万有。而到了以不同乐器确定标准音时,是到了无生万有阶段,而再到“各诸侯国陆续尝试创立自己的标准音和标准器。"阶段,已是有有相生阶段,已失其本,已迷于相。
而有必竟还是从无而生,有中含无,所以即使我们听现代的流行音乐,有时也会引起共鸣,也会神思,也会心动,但这已必竟是少数,也已离本远矣。
发表于 2010-11-5 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音乐疗法可以说是归属于心理疗法的一小部分,很早人们就注意到了音乐对人体起的作用,现在在癌症治疗中它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有些人可能不相信音乐也能治病,首先看一个例子。30岁的Alice不幸在一次交通事故中受了重伤,昏迷不醒。一个精神病学专家从她丈夫的口中得知,Alice是个腼腆的人,但却是流行歌曲的爱好者。于是,医生开出了一张独特的处方——每天为Alice不停地播放流行歌曲。两周后,Alice终于在歌声中睁开了双眼,身体恢复功能,最后完全康复。

  上面的例子足以证明音乐是可以对治疗起到辅助作用的,但是还有告诉您一点,不是什么样的音乐都有这种治疗效果的,像摇滚的、交响的都是不可以的。一般都听些轻音乐,像《月光奏鸣曲》、古筝《春江花月夜》、二胡《月夜》、《催眠曲》、《渔光曲》等都是可以达到这种效果的。



  还有一些其他常用音乐《阳关三叠》、《春江花月夜》、《江南丝竹》、《空山鸟语》、《颐真》、《梅花三弄》、《良宵》、《醉翁吟》、《平沙落雁》、《高山流水》、《潇湘水云》;民族乐曲如《流水》、《喜相逢》、《赛马》、《光明行》、《喜洋洋》、《假曰的海滩》、《百鸟朝凤》。
发表于 2010-11-5 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五音和五色相对应绝对是有依据的。
几年前央视就报道过,记得好像是比利时还是哪里,有个女孩子有特异功能,能听出声音的颜色,而且不只她一个人,其他国家也发现有这样的人。这些功能被称为“联觉”。
看来我们古人早就有研究,可惜现在算是失传了。
发表于 2011-3-5 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11-3-6 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脾非常喜欢音乐,闻乐而动,我如果吃撑了,就弹会琴,效果非常好。
发表于 2011-3-6 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禅音

正月初六后, 每天早上我第一件事就是打开CD, 听老八张(下).有时间的话, 我可以连续听一天.

老琴家与新琴家是截然不同的感觉和风格, 我偏爱老琴家.
发表于 2011-3-6 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已经在淘宝搜索老八张了,准备明天就买,谢谢姜MM的推荐。
发表于 2011-3-6 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脾非常喜欢音乐,闻乐而动,我如果吃撑了,就弹会琴,效果非常好。
禅音 发表于 2011-3-6 08:13


呵呵,原来音乐还有助消化的作用呢。
 楼主| 发表于 2011-3-6 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蠡海集》曰:眼眶属脾,眼开眶动,脾应之而动;又曰:脾闻声则动,动所以化食也。
《寿世保元》说:“脾好音乐,闻声即动而磨食”,道家养生也有“脾脏闻乐则磨”的说法,可见音乐的助消化功能。
发表于 2011-10-2 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禅音


    刚吃过饭,弹琴要动肌肉,不利于消化呀
发表于 2011-10-2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 unchained


    你吃饭后都躺着不动的吗?饭后都适宜散步帮助消化,你那弹琴的肌肉活动量,我想都没有散步半小时厉害吧.....
发表于 2011-10-3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留名先,我有时侯听到某种乐曲就想哭,虽然我不知道乐曲本身表达的是什么。
发表于 2013-5-15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很神奇。中国古文化的珍贵一定要流传下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5-5-8 01:40 , Processed in 0.03505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