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7106|回复: 11

读《中国健康调查报告》心得系列(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23 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文见 http://www.counsellor.gov.cn/content/2009-03/30/content_3261.htm


中国健康调查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庞大的关于膳食、生活方式与疾病死亡率的流行病学研究,它是美国康奈尔大学、英国牛津大学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20年精诚合作的巅峰之作。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陈君石研究员这样评价此书


《中国健康调查报告》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它无可辩驳地证明: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调整膳食来防治心脏病、癌症和其他西方式疾病。这本书不仅适用于经济发达国家,也是那些因经济快速发展而导致饮食习惯发生巨变的发展中国家的首选图书。
  诺贝尔奖得主、康奈尔大学教授罗伯特·C·理查森博士说:柯林·坎贝尔的《中国健康调查报告》不仅在营养学图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文字本身亦具有高度的可读性。本书对膳食和疾病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中提出的动物蛋白对人体有害这一结论是令人惊奇的。中国健康调查本身就是一个值得仔细品味的故事。
   

拒绝垃圾食品——读《中国健康调查报告》(一)


垃圾食品是指仅仅能提供一些热量,缺乏其他营养素的食物,或是营养成分超出人体需求量并最终在人体内变成多余成分的食品。长期过量摄取这类食品对身体会有伤害,甚至可以导致疾病发生。垃圾食品包括,油炸食品、腌制食品、加工肉食、饼干、碳酸饮料、方便食品、罐头、果脯、冷冻甜品及烧烤十大类食品。拒绝垃圾食品对保证人体健康,提高国民素质大有益处。因此,英、美、俄、韩等国家已经把拒绝垃圾食品进入校园作为一项重要的国策。
近年来,我国面对数万万人已经吃出问题的现实,也在逐步拒绝垃圾食品。远的不说,单说最近上海。926日《中国教育新闻网》新闻中心和上海“10622161268”手机服务短信消息:从昨天闭幕的“2007年上海健康单位论坛上了解到的信息:目前,危害学生的健康问题主要集中在肥胖、近视眼、不健康心理行为等。市教委昨天公布的对本市4542名学生营养状况及肥胖率专项调查显示,男生肥胖率高于女生。其中学生在校午餐时经常倒饭,营养不良,是造成虚胖的一个主要原因。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午餐不正常,但食用起油炸、快餐等垃圾食品却非常起劲。为此,本市将启动对中小学餐饮进行营养指导和干预措施,引导学生拒绝垃圾食品、告别不吃早餐、改掉倒午餐等非健康习惯。作为上海这样具有影响的大城市采取这样的措施,无疑是一项重大举措,对全国中小学生的健康都将具有促进作用。
然而,本来开展起来就有一定困难的这种活动,又遇到了新的阻力。因为,我国有的专家不承认存在垃圾食品,还到处宣传这种观点。就在前不久,在央视很有影响的节目中,一位专家就大谈没有垃圾食品,而只有垃圾吃法,并当众选择了他所喜欢的方便面,又加上一句:反正我是吃的。接下来主持人跟着哼哈点头迎合,观众席一片掌声,轰动效应就这样产生了。于是,给人们造成了认识上的混乱。混乱一:不存在垃圾食品,想吃啥接着吃吧;混乱二:食品不能扔,应该扔人;混乱三:专家也在吃,我们就不怕了;混乱四:专家说得准,不听别人的。
这位专家在另外的场合下还对油炸食品如此表态:油炸食品必须吃,但量要少,拒绝油炸,也很危险。这比方便面产生的副作用更严重!人们听到的只是:油炸食品不仅可以吃,而且,必须要吃。关于量,是一点一口一两一些还是几次?人们由于搞不清,所以,没人关心,索性随便起来。
饮食好坏有个定性和定量的问题。人们关心不是定量,而只是定性。因为,定量的概念是模糊不清的,就连专家也不是很明确,没见到提称吃饭的人。有些人愿意接受纵容自己习惯的建议,只要听说方便面能吃便放下心来只顾去吃了,很少去琢磨应该吃多少,习惯好与不好的问题。同时,我国的情况与外国又不同。洪昭光的一段讲话足以说明这样的问题:在旧金山开会时好多外国医生提出来了,说,不对呀,中国人已经不吃谷、豆、菜了,已经吃起我们的汉堡包来了。我回国后去了趟麦当劳,硬把我挤出来了,你说厉害吧,这在国外是很少见的事。咱们年轻人过生日,举行宴会都是麦当劳。我很佩服麦当劳,人家一年拿走我们20多个亿,人家很会做生意。据我掌握的情况,人家为什么叫它垃圾食品,就是因为它是一种偏激食品,后果是上下一般粗,跟行李卷一样。人家不吃,因为吃了还要去减肥。咱们不知道,天天麦当劳,尤其第二代简直没有麦当劳就活不了啦。我们应该知道它是偏激食品,不符合我们的饮食习惯

[ 本帖最后由 mudhedy 于 2009-6-23 17:49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9-6-23 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节日难免发生节日病”----读《中国健康调查报告》(二)


节日,本是某个值得纪念或庆贺的有意义日子。以前过节,经常通过组织开展一些活动,追思先人往事,教育今人和后人,吃喝为辅;而今过节,人们都把纪念和庆祝淡化了,而把吃喝玩乐当作最主要的事情。节日和经济紧紧地挂起钩来,有钱的人尽情游山玩水,没钱的人忙碌房前屋后。
什么事情都要有个度。适度为好,过度为不好,过于过度就是大事不好了。节日不节,吃玩无度,就难免发生节日病,如脑血栓、心脏病、结石病、急性胰腺炎、意外伤害、酒精中毒、逛街综合征、上班恐惧症、旅游后遗症等。
这时,捧读坎贝尔的《中国健康调查报告》,可以帮助我们找到饮食与健康的指导原则。
坎贝尔在《报告》的第三部分<良好的营养指导>的第十一章吃得合理:有关食物与健康的八项基本原则中指出: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给你带来无尽的好处,并罗列了21条,强调:这些好处你都可以得到,代价只是改变原来的膳食习惯
然后,提出了八项基本原则,摘录如下:
原则一:营养是无数食物成分综合表现的活性,整个效用远远超过单个成分的作用之和;
原则二:维生素补充剂并不是给人带来真正健康的灵丹妙药;
原则三:动物性食物的营养素并不比植物性食物的营养素更好;
原则四:基因自身并不能注定你会患上某种疾病。基因必须激活或是显性之后才能发挥它的
作用。营养在其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它能决定基因是否能够表达;
原则五:营养可以有效地控制有毒化学物质的不良影响;
原则六:能够预防早期阶段疾病的营养也能阻遏或者逆转较晚期阶段疾病;
原则七:对某种慢性疾病有益的营养,对全身健康同样有益;
原则八:良好的营养造就全方位的健康。生活的各个方面是密不可分的,互相关联的。
以上八项基本原则是坎贝尔多年研究并经历许多曲折和经验教训得出的结论。是科学研究的方法观,是治疗疾病的方法观,是我们的饮食观、健康观,也是我们的世界观
理解和坚持坎贝尔的八项基本原则,能带来广泛、长期的好处。不仅对于自身的精神、精力、代谢、体力和健康有重要的影响,而且,对世界环境都有重要影响。这些原则不仅对个人有用,而且,对生物、社会、全球都是有益的。
 楼主| 发表于 2009-6-23 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糖尿病饮食可愈的六大依据——读《中国健康调查报告》(三)


许多人当听说我得了2型糖尿病时候,都承认病是真的;当听说我的病没吃药打针就好了的时候,却表示怀疑;当听说我的康复方法只是简单的由荤变素和喝果蔬汁的时候,则是摇头否认。尽管我连连解释:这是真的,有复查结果。他们仍是不肯相信,甚至怀疑我的病当初可能是被误疹了。唉!我就是长一百张嘴,说一万遍,也说不清楚。这也难怪。因为:糖尿病属于终身病,是治不好的水果含糖多,对糖尿病人不利是医学早已作出的结论!人们当然相信医学结论而不会相信我的。何况,我以前也真的说不清楚。因为,连我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可惜的是,因此,有许多糖尿病人错失了康复的机会。
然而,我这个人非常犟。为了求证,于是,我去看书,去上网,去参加营养师培训教育…...。坚决要弄清事情的真相。结果,花费了近5年的时间,应了工夫不负有心人那句话,我终于探求到了糖尿病可逆的六大依据。并决定在读完最具权威的《中国健康调查报告》的今天,把依据摆在世人面前。
依据一:我国专家陈春明、葛可佑主编的《中国膳食营养指导》一书,在〈糖尿病病人的膳食要求〉中指出:菜果类含能量较少,富于无机盐、维生素与膳食纤维。糖尿病人如感到饥饿,可增加蔬菜量来改善饱腹感。水果对糖尿病人来讲不属于禁忌之列,但也要在允许的总碳水化合物数量之内选用。
依据二:〔美〕糖尿病学会、国立卫生研究院和欧洲糖尿病研究会,三个国际权威医学机构都认为:水溶性纤维在胃肠中能形成一种粘膜,使食物营养素的消化吸收过程减慢,而在整个消化道中进行消化吸收,从而降低血糖水平。食物中膳食纤维含量越高,血糖指数就越低;〔美〕医学科学家瑟威特教授说:医生或病人把糖看作是糖尿病的主要病因是错误的,试图用低糖饮食的方法来控制糖果尿病纯粹是浪费时间,然而,如果糖尿病患者坚持接受低脂饮食,将脂肪的摄取量减少到较低水平,比如把摄取脂肪提供的热量从40%减少到10%,糖尿病则会得到较好的控制。
依据三:〔日〕著名医学家甲田光雄博士在《神奇的少食健康法》的第四章<少食健康法的应用>中列举了糖尿病的少食疗法。他的一例配方是这样的:(1)废除早餐,仅饮用生菜汁270毫升;(2)每日共饮用柿叶茶水1-2升;(3)午餐糙米蒸饭75克,豆腐200克,蔬菜一碟,芝麻末10克;晚餐同午餐。除此不吃其他任何食物;每天总能量为5021千焦耳(1200kcal)。他用这种配方治愈了已经患10年糖尿病并且吃药,打胰岛素的病人。并提出建议说:希望所有的糖尿病患者,在注射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物以前,能首先试用一下这样的饮食
依据四:我国作家史幼波在《素食主义》一书之8 <素食营养大革命>中,记述一位50年代非洲著名的医学家、哲学家、神学家,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史怀哲(施韦泽),他患有严重的糖尿病,并已注射胰岛素。后来,采纳了格尔松医生的方案,大量食用果蔬和饮用果汁,停止了用药,恢复了健康,活了92岁。
依据五:〔美〕·T·柯林·坎贝尔在《中国健康调查报告》的第二部分<富贵病>中的第七章中,阐述了糖尿病是可以通过饮食治愈和逆转的明确观点。下面我们摘录几段他的话:
    1

现代药物和手术治疗并不能根治糖尿病。
    2
、但是治愈糖尿病并不是没有希望的,相反,我们有很大的希望。我们每天摄取的对糖尿病有着深远的影响。合理的膳食不仅可以预防,而且可以治疗糖尿病。
    3
、糖尿病低发病率人群的膳食和高发病率人群的膳食存在著差异。
    4
、研究者再次证实,高比例的碳水化合物和糖尿病的低发病率之间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关联性。
    5
、高纤维全谷、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有助于预防糖尿病,而高脂高蛋白、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会促进糖尿病的发生。
    6
、所谓最健康的膳食,就是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我有种强烈的预感,就是能够做到这点的话,所有的2型糖尿病都能预防。
依据六:回过头来再让我们看看〔美〕哈维·戴蒙德所著《健康生活新开始》一书。原来,我们以为哈维在此著作中并没有提到单一饮食可以化解糖尿病的问题。其实不然,这是我们的知识太匮乏和知识不连贯造成结果的。读过《哈维理论》的人应该记得,他在第八章中有<中国健康计划><中国健康计划的结论>两节。原来,哈维在这里已经提及到了坎贝尔的《中国健康调查报告》,并把他称作是一项独一无二令人信服伟大的研究
哈维不仅举用了坎贝尔的许多精辟论述和确凿数据,而且,把他的整个第八章串联起来看,几乎与坎贝尔的观点如出一辙。其中所谈的富贵病已经包含了糖尿病。因此,现在终于搞清楚了:我是在糊里糊涂的情况下使用了《哈维汁法》。原来,《哈维汁法》对于化解糖尿病是完全适用的。
有了以上有力而又可靠的依据,衷心希望大家尽快扭转观念,走出误区,接受科学方法,以保身体健康。
 楼主| 发表于 2009-6-23 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健康务必吃简单——读《中国健康调查报告》(四)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饮食是人生第一需要,安全是摄食首要原则。因为,食能养人也能伤人,即可吃出健康,也能吃出病来。那么,吃什么,怎样吃为好呢?回答只有一句话——吃简单。有一则服装广告说:简约不简单,有一定的道理。
权威专家坎贝尔在《中国健康调查报告》中说:从丰富的营养学研究经历中,我本人得到的最有幸的发现之一就是,良好的膳食和良好的健康,其本质是简单的
吃简单是一个原则,也是一种方法,而不是具体的食品。具体的食品成千上万,很难一一列举评说。然而,如果出于食品对于健康的影响考虑,只要把握这个原则就好办了。这就象一把尺子,可用以衡量具体食品。于是,就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吃简单是相对于食品的采集和加工过程的繁简程度而言的。越是靠近原始的、自然的、过程简化的、延续时间短的、添加物少的食品越是对健康有利。反之,加工过程越是复杂的、时间越长的、工序越多的、越是精细的、添加物越多的、天然状态破坏越严重的食品,对健康越是不利的,甚至是有害的。
食品选择可以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当前,我国食品卫生安全管理控制的重点是,利用相关的标准对各种食品进行检测,以不发生食物中毒为原则。因此,专家在引导食品选购时,要求人们从色香味上判别食品是否腐烂变质、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等,而很少告诉人们食品的慢性危害性质。许多被检的添加物虽然在受检当时是符合标准的,并且不会发生食物中毒事件。但是,如果长期食用,这些物质会在体内蓄积,给身体带来的慢性伤害往往更加深重,甚至是致命的。
吃简单的意义在于:既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营养物质的流失,又能保证食品安全;既能保证当前安全,也能保证久用安全。如果思想观念上能够树立起简单的概念,那么,在饮食行为习惯的培养上,就能做到想简单、选简单、吃简单。于是,身体的表现也是简单,减少和避免了复杂性问题的发生,保持了健康。
食品加工是必不可少的,其目的是为了的储存、运输、流通、饮食方便、增进食欲。在当今的商品经济社会里,更主要的是食品加工可以为商人创造更多的利润。于是,有了各类的食品加工业和流通业,食品超市如同雨后春笋,遍及各地。名目繁多,琳琅满目的各种食品占据绝大部分货架,吸引着成群的消费者。人们无法鉴别或不知鉴别食品对健康的危害程度,仅凭兴趣选购,常常以为新产的、花样的、进口的、名牌的、钱贵的就是好的。实则往往不然,甚至相反。
出于简单的原则,凡是能生吃的食品最好不要熟做。比方有些蔬菜,上锅一加热,维生素就损失了一多半;凡是粗加工可食的就不要精加工。比方面粉,标准粉(八五粉,较粗较黑)比精粉(八O以下,较细较白)的各种营养素保持得要好;同样是面粉,蒸馒头和做面包相比,面包除了增加了脂肪和钠以外,几乎没有什么比馒头好的地方;同样叫面包,又可以搞出许多花样来,如奶油面包、果脯面包、巧克力面包、鸡蛋面包、发酵面包、快速面包、平面面包、软式面包、硬式面包、海味面包、营养面包等等。无非是在面粉中添加了什么东西,搞个什么造型,设计什么包装,采用什么方法,另加什么产地而已。在面食中,面包的加工算是简单的了,其它糕点就更复杂了。往往还要添加起苏的、增色的、保质的、发香的、防渗的等材料。这些东西不仅是多余的,也是不利健康的。最近电视中热播的肯德基广告芒果蛋沓,多么生动诱人呀?其实,还不是鸡蛋和芒果!
总之,能吃的不全是健康的;好吃的不等于是健康的;保健食品不一定能保健;包装精美代替不了健康;加工复杂的食品可能危害更大。让我们按照坎贝尔所说的去做吧:如果我们希望充分地享受美食,最重要的就是,不要想得太多,简单一些
 楼主| 发表于 2009-6-23 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权威专家说牛奶——读《中国健康调查报告》(五)

现在,产牛奶的、卖牛奶的、喝牛奶的、说牛奶的越来越多。那么,牛奶究竟是好是坏,该不该吃呢?食物关系人体健康乃至生命,因此,有必要把问题弄明白。按照常理,百姓是听专家的,专家是听权威的。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权威专家是如何说牛奶的吧。
当今世界营养学专家当属〔美〕·柯林·坎贝尔博士。他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历经20年的精诚合作,进行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庞大的关于膳食、生活方式与疾病死亡率的流行病学研究,著写了《中国健康调查报告》这部惊天大作,用大量的数据揭示和证明了膳食与疾病的致密关系,其中,对高动物蛋白,尤其是牛奶酪蛋白做出的结论是:显著增加各种疾病,包括癌症、心脏病、糖尿病、多发性硬化病、肾结石、骨质疏松症、高血压、白内障和老年痴呆症的患病几率。下面,仅摘录几段供大家采点,抛砖引玉,要想详细了解建议阅读全文。
    1
、哪些蛋白质有比较强的促癌效果呢?一个是酪蛋白,这种蛋白质占牛奶蛋白质组成的87%
    2
、在黄曲霉毒素启动癌的大鼠模型中,牛奶中的蛋白质是非常强的促癌剂;
    3
、研究证明,增加酪蛋白的摄入量,能显著促进乳腺癌的发展。……所有证据都表明:酪蛋白可以通过一系列高度协同的机制促进癌的发展;
    4
、如果过量摄入含有这些物质(二恶英等恶性化学物)的牛奶、肉制品和鱼类食品,则可能诱发癌症;
    5
、研究结果证明,高钙膳食一般指奶制品含量高的膳食,有助于抑制结肠中某些细胞的生长。但当我们考察细胞生长的各项指征时,这种抑制效果并不一致。有些指征得到抑制,而有些则没有。而且我们不知道这种假设的有益的生化效果是否真能够在体内抑制癌的发生;
    6
、研究证明:奶制品的摄入和前列腺癌的发病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
    7
、奶制品摄入对前列腺癌发病有促进作用,部分原因是奶制品的摄入增加了钙和磷的摄入;
    8
、牛奶中大量的钙也能够抑制活化维生素D的生成……。活化维生素D的作用通过一系列良性机制,保护身体机能;
    9
、我们的免疫系统会将这些还未被完全消化掉的外来蛋白残片认定是外来的入侵者,然后针对它合成镜像面模,并引导免疫系统对它进行攻击。从而,启动了自毁性的免疫过程。……其中一种可以产生与自身蛋白类似的食物就是牛奶;
    10
、牛奶可能是导致儿童发生一种最富杀伤性疾病的原因(1型糖尿病);
    11
、所有患1型糖尿病的儿童BSA(牛血清白蛋白)抗体水平比那些非糖尿病儿童的都要高。这说明两件事情:首先,抗体水平更高的儿童摄入的牛奶一定更多;第二,抗体水平高可能会导致1型糖尿病;
    12
、现有证据非常明显地指出,牛奶可能是1型糖尿病的一个重要致病原因;
    13
、我们不仅有大量证据证明牛奶是危险的,我们还有大量证据证明牛奶和1型糖尿病之间存在生物可能性。母乳对婴儿来讲是一种完美的食物,母亲们千万不要用牛奶来代替她们的母乳;
    14
、研究证明,牛奶在多发性硬化病机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15
、在研究所有这些自身免疫病与营养的关系时,发现动物来源食物的摄入,特别是牛奶的摄入与发病危险增加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
    16
、一项深入的研究证明,牛奶的摄入量和纬度一样,都是多发性硬化症发病的指征性因子;
    17
、恰恰是那些牛奶和奶制品摄入量最高的国家,骨折发生率也是最高的,骨骼的健康状况也是最差的;
   
由此可见,对于牛奶的好坏评说,是已经有了定论,不需要再进行争论的问题。而那些仍试图品高论低的人可能是一无所知的人、固执己见的人、不明真相的人、糊里糊涂的人、假装不懂的人、胡言乱语的人、受人指使的人、出卖良心的人、不说实话的人、不尊重科学的人、拨弄是非的人、维护既得利益的人……
 楼主| 发表于 2009-6-23 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吃奶所导致的不良后果——读《中国健康调查报告》(六)


牛奶好坏在《中国健康调查报告》中已经有了定论,坎贝尔用大量的数据证明了吃奶所导致的不良后果。牛奶既然不好,不吃不就完事了吗?事实并非如此简单。这个问题甚至比烟草有害还要复杂。因此,不禁令人产生许多思考。
思考1,稀里糊涂吃牛奶:中华民族本来没有吃牛奶的习惯,吃牛奶的人很少,奶流是从外国而来。很多人吃奶并不是自己明白道理究竟,也没有办法验证。而只是听人说好就去吃的,甚至是怪僻作用,一经听说什么好吃就猛吃起来,甚至以奶代饭,发生了膳食金字塔奶错位。然后,互相影响,再加上广告和所谓专家的宣传攻势,所以,形成了牛奶就非吃不可的风气;
思考2,牛奶仅是代用品:人类很早就开始喝身外之奶了,不仅喝牛奶,还喝羊奶、马奶、驼奶等。因为,乳母常常由于营养不良或生病等原因产奶少,不能满足婴儿哺乳的需要。但是,牛奶只是人奶的代用品而已,无法同人奶相比。缺乏人奶具有保护婴儿的各种免疫物质。另外,为了维持年老体弱多病,无法正常进食的人延缓生命,人们想出了代用品的办法,把牛奶作为流食的一种选择,既反映人类的聪明,也是弱肉强食,不得已而为之的表现。
思考3,吃奶当有量:牛奶具有食品的感官性状,应该说它是一种食品,食品是应该能吃的。但是,为什么坎贝尔却得出了那样的结论?原来,专家说的不是牛奶能不能吃的问题,而是吃了能不能得病的问题。食品有健康与不健康之区别。世界卫生组织确认的十大垃圾食品就是不健康的,长期摄取就会出现问题。牛奶现在没有被列入垃圾食品,是人们当时还没有发现它,刚刚被坎贝尔揭示出来。在坎贝尔揭示了牛奶的问题以后,人们就应该比已经列入的垃圾食品还要小心牛奶。起码来说,摄取的时候有个量的概念,并非多多益善。可是,囿于宣传限制,众多的人却不能得知坎贝尔的结论;
思考4,吃奶当有期:婴儿出生以后是靠吃母奶长大的。但是,哺乳期仅有8~12个月。这时,孩子就具备了自然采食的能力,母乳的成分也同时变得难吃,促成婴儿断奶。这是自然规律。因此说来,吃奶并非是一辈子的事,不光有量的概念,还有一定期限。到了自然采食期以后就不再需要了,成人就更没有必要去吃了。否则,人类为何不自身解决,非去夺牛所爱呢?因为,按照自然法则,如果成人需要继续吃奶,女性就将会进化成一生产奶给人吃,遭受不幸了,岂不成了怪异现象和笑话;
思考5,牛奶并非人体必需:人类的老祖宗是不吃奶的;在漫长的历史进化过程中,几乎没有多少人一生吃奶,也没有哪代人因不吃奶而群病、退化或群灭;红军不是靠吃奶才能爬过雪山过草地的;现代人仍然有绝对多数人是不吃奶的,照样长大成人,强壮结实。另外,也没有任何证据证明人类必须吃奶才能保证健康或是不吃牛奶就活不成;
思考6,不见起色的牛奶工程:近几年,有消息报道说日本推行校园喝奶,使中小学生的个头长得不再是小日本了。因此,我国也进行效仿,对中小学生实行集体供奶。然而,不仅没见得学生的体质增强,反而严重下降了。人家日本已经发现了孩子长高发胖了,体质下降了这样的问题,进行了新的调整,而我们却仍在望尘跟随。更何况,身体的营养需要平衡,并非单纯依靠哪种物质就催生的。还有地区差异,环境不同等多方面因素;
思考7,变态的牛奶制品:即或牛奶可以吃,但是,现在的牛奶和奶制品也无法让人放下心来。因为,牛奶已经远不是原来的自然产品,而是加工食品了。现代化的饲养和加工技术不仅已经破坏了奶牛和牛奶原生态,还增加了许多不利人体健康的东西。那些强化的、组合的、改造的,各种各样的新名词、新概念的含奶的制品更是无法保持牛奶的鲜活,甚至破坏了牛奶的基本成分;
思考8,奶风由商人刮起:奶业是商人发展起来的。奶商把整个人类作为开发的目标,不断增加产品,开发酸奶,大打商业广告,故弄玄虚,把牛奶说成具有补钙白色血液抗癌奶的作用,并利用专家的影响力促销。每天一斤奶,强壮中国人是商人说的,而不是专家说的。可是,有人却把这句话当成了金科玉律。
思考9,酸奶对人体的强迫:专家对吃牛奶不消化,拉肚子的人的解释是:体内没有乳糖酶。因此,为了让这些人吃牛奶,就生产出了酸奶。实质上,这样的人体是拒绝吃牛奶的。既然有不适,就是不需要,是人体进化的结果,聪明之举。强行是违背科学和人体自然生长规律的。违背规律,自然要受到惩罚。
思考10,倒林不证明牛奶可吃:林光常被诉以后,人们在没有搞清他是怎样遇到麻烦的情况下,认为他说牛奶的坏话是错的。然后,更加坚定了吃牛奶的信心和数量。当然,林光常如果不说牛奶的坏话也可能不会遭此劫难。现在,一提到牛奶就有人紧张,喝奶的、产奶的、卖奶的,宣传奶的都紧张。牛奶使企业家成了名,却令许多专家夹起了尾巴。林光常说牛奶不能吃没有错,他并不是反对吃牛奶的第一人,他的观点或许源自坎贝尔。但是,他只是太直白了,而且没有证据。为什么没有人敢反对坎贝尔?不仅他是当代权威,而且他有大量无可反驳的证据。
思考不止这些,通过大量思考,问题就越来越清楚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6-23 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做糊涂妈妈——读《中国健康调查报告》(七)

在现代化的社会环境里,有许多年轻少妇既想要孩子,又不愿意带孩子,甚至拒绝为孩子哺乳,以为有牛奶和各种各样的奶制品就足够了,把孩子交给保姆或是老人拉扯就可以了。这是极大的错误。这样的妈妈是个不负责任、不合格、不称职、糊涂的妈妈。
首先让我们重温坎贝尔语重心长的叮嘱吧:母乳对婴儿来讲是一种完美的食物,母亲们千万不要用牛奶来代替她们的母乳。然后,我们再将母乳和牛奶进行一下比对,就会更加清楚是何道理了。
主要成分比对
成分................母乳.........牛奶.................对比结果
水(g...................87.6.............89.8............相近
能量(kJ/kcal......274/65.5.......226/54.1......牛奶低
蛋白质(g...........1.3................3.0..........牛奶过高
脂肪(g.................3.4..............3.2...............相近
碳水化合物(g,乳糖).7.4............3.4..........牛奶过低
灰分(g........... 0.3............0.6..................牛奶过高
钙(mg.................30...........104.............牛奶过高
磷(mg................13............73................牛奶过高
镁(mg................32...........11................牛奶过低
铜(mg................0.03.........0.02..............相近
锌(mg................0.28..............0.42.........牛奶过高
铁(mg...................0.1.............0.3...........牛奶过高
维生素AμgRE.......11..............24............牛奶过高
维生素Emg..........0.04...........0.18….......牛奶过高
维生素DIU..............22.............14..........牛奶过低
硫胺素(mg...............0.01............0.03...........牛奶高
核黄素(mg................0.05.........0.14.............牛奶高
尼克酸(mg................0.2.............0.1..............牛奶低
维生素Cmg.............5...................1............牛奶过低

比对结果重点剖析


蛋白质:母乳低于牛奶却优于牛奶,也说明不需要过多;母乳以白蛋白为主,牛奶以酪蛋白为主。酪蛋白是一种大型、坚硬、致密、消化困难的凝乳;母乳必需氨基酸构成与婴儿一致,牛黄酸较多。因此,比牛奶好。
脂肪:母乳脂肪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并含有脂酶,易于消化吸收。这是牛奶所不及的。
钙:母乳低于牛奶却优于牛奶,也说明不需要过多;母乳中钙磷比例适宜,可以满足婴儿的需要。
铁:母乳中的铁可以被吸收50%,而牛奶只能吸收10%
母乳更多的益处
含有50多种抗感染因子,能帮助婴儿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
乳清蛋白具有抗菌特征。主要有乳铁蛋白、溶菌酶、免疫球蛋白和双歧杆菌促生因子等;
卫生、无菌、经济、方便、新鲜、温度适宜;
母乳蛋白是婴儿的同质蛋白,不会引起过敏,而牛奶是异质蛋白,所以,容易引起婴儿过敏和增加肾脏负担。

结论与希望


母乳营养素完整齐全,质量优异,能够全面满足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是其他任何食物都无法相比和替代的最完美的食物。所有的奶制品都不例外。乳母不哺乳,孩子和自身的健康都会受到影响。哺乳有益于母子双方的身心健康,可以增进母子情感交流,促进婴儿智能发育。可刺激母体产后复原。母亲应该认识到:哺乳是母爱,也是一份神圣的社会责任。
发表于 2010-9-9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真是有心了。
发表于 2010-10-8 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遇到的妈妈都是:孩子牛奶要给他吃到至少3岁哦.不吃不行的.
发表于 2014-7-22 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喜赞叹
发表于 2014-7-23 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给母乳宝宝添奶粉

“就一瓶,不要紧的”——真的吗?

Marsha Walker, 国际认证泌乳顾问注册护士



背景

l  正常胎儿的胃肠道是无菌的

l  分娩方式影响肠道微生物的形成

o阴道分娩(顺产)的新生儿植入了母亲体内的细菌

o剖宫产出生的新生儿最早接触的细菌可能来自外部环境、其他婴儿或护理人员,他们是细菌的载体

o剖宫产出生的新生儿的主要肠道菌群可能受到长达六个月的干扰

l  不良微生物或非母体植入的高风险人群包括:剖宫产的婴儿、早产儿、需要重症监护的足月婴儿,或与母亲分离的婴儿

O需要重症监护的婴儿获得肠道微生物较慢,建立双歧杆菌菌群也较慢

O肠道细菌植入迟缓,种类有限,可能引发恶性后果

O用母乳调节、影响新生儿的肠道,可作为防治肠道疾病的良方

使用抗菌剂的新生儿体内可能发生严重生态失调

O在新生儿监护病房降低新生儿生态失调的措施之一是给他们喂新鲜的母乳

l  母乳宝宝和奶粉宝宝的肠道菌群不同

O母乳宝宝肠道pH值较低,约为5.1-5.4(酸性环境),在最初的六周内以双歧杆菌为主,还有大肠杆菌,拟杆菌,梭菌和链球菌等降低病原的(致病)微生物

O依据饮食类型建立的菌群出现在第四天,母乳宝宝肠道含有47%的双歧杆菌,奶粉宝宝仅为15%。此外,奶粉宝宝肠球菌含量较多。

O奶粉宝宝肠道pH值较高,约为5.9-7.3, 同时含有较多腐坏细菌

O母乳和人工混合喂养的婴儿,在头四周肠道平均pH值为5.7-6.0,第六周降至5.45

O如果在婴儿出生后最初七天内添加奶粉,将推迟形成体内的强酸性环境,该环境的潜能可能永远无法彻底发挥

O添加了奶粉的母乳宝宝形成的肠道菌群及其行为类似奶粉宝宝

l  新生儿出生后,胃肠道经历了迅速的发育和成熟过程

O出生时宝宝的肠道功能不成熟,免疫发育不完善

O胃肠道粘膜连接紧密,可能需要发育数周以上才能成熟,才能完全隔离蛋白质及致病菌

O母乳宝宝肠道渗透率降低得比奶粉宝宝快

O开放且不成熟的粘膜可能导致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腹泻及过敏

O初乳及乳汁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可以覆盖肠道,在新生儿肠道功能不完善时提供被动型免疫

O母体分泌的免疫球蛋白A具有抗原特异性,抗体针对宝宝直接接触环境中的病原体

O母亲吞咽、吸入或以其他方式接触致病菌时,在体内合成抗体

O这些抗体会忽略正常肠道中的有益细菌,专门对抗疾病,却不会引起发炎

l  在母乳宝宝肠道屏蔽形成前不应当喂配方奶

O开始喂食添加品后,母乳宝宝的肠道菌群类似奶粉宝宝,不再以双歧杆菌为主,出现了专性厌氧菌

O即使给母乳宝宝添加很少量的奶粉(每24小时1次),其肠道菌群也会向奶粉宝宝转变

O添加固体食物会导致母乳宝宝的肠道系统发生剧烈变化,肠杆菌和肠球菌迅速增长,逐渐被拟杆菌、梭状芽胞杆菌和厌氧链球菌定植。

O添加配方奶后,母乳宝宝的肠道菌群在24小时之内变得几乎与成人肠道菌群没有区别

O即使恢复纯母乳喂养,也需要2-4周的时间,肠道才能恢复成有利于革兰氏阳性菌群的环境

l  来自易感家族的宝宝,出生头三天内,可能只需一瓶配方奶(错加、非必需的添加、或者是计划中添加),就足以使其对牛奶蛋白过敏。在新生儿育婴室应当避免即使是小剂量的过敏源,防止牛奶引起的过敏反应。

O如果新生儿父母有一人有遗传性过敏,则其患病风险在37%;如果父母双方都是遗传性过敏,根据他们相同或不同的病因,62-85%的新生儿可能患病。不管家人情况如何,这些宝宝脐带血中免疫球蛋白E的含量增高。

O牛奶蛋白和人乳蛋白存在交叉反应,只要1纳克的牛乳清蛋白B就可以感染一个易感婴儿。

O具有过敏风险的母乳宝宝可以用低变应原的奶粉补充;6个月以内不应当添加固体食物,1岁以内不应当添加奶制品,妈妈应当在自己的饮食中完全避免花生、坚果、牛奶、鸡蛋和鱼。

O冷冻的母乳是母乳宝宝的最好加餐,特别是高风险的易感人群;如果没有储存的母乳,推荐用深度(非部分)水解蛋白的奶粉

O对哮喘和过敏的研究结果可能因为宝宝早期喝过配方奶而受到干扰,小剂量的配方奶对宝宝的免疫系统可能造成伤害;即使母亲之后主要是纯母乳喂养,这一点也应当在研究分析时加以考虑。

l  对于易感家族的宝宝,过早接触牛奶可能增加患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风险

O母乳中人胰岛素的含量比牛奶中牛胰岛素含量高;婴儿配方奶中胰岛素含量很低,甚至没有;胰岛素促进肠道成熟。

O在动物试验中,口服人胰岛素刺激肠道免疫系统产生活跃细胞机制,以抑制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发展

O缺乏人胰岛素的配方奶可能破坏胰岛素的耐受性,并导致I型糖尿病的发展

O在生命的最初几个月避免摄入牛奶蛋白,可能会减少以后发生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或延缓其在易感个体发病

O纯母乳喂养至少4个月的婴儿患导致β细胞自身免疫的血清转换风险较低

* 母乳喂养时间较短或者过早添加牛奶为主的配方奶粉容易导致易患I型糖尿病的儿童出现β细胞自身免疫性疾病

O对牛奶蛋白免疫记忆的发生和发展是导致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第一步

* 肠道细胞形成紧密的封闭层之前接触牛奶就可能引发过敏

* 在感染引起胃肠道变化、抗原穿越被破坏的粘膜、启动免疫反应时,接触牛奶可能引发过敏

* 如果肠道中的牛奶蛋白破坏粘膜,引起肠道发炎,破坏了细胞连接成分,可能引起过敏。其他牛奶蛋白的干扰也可能引起过敏

O非母乳喂养或短期母乳喂养的儿童,会更多患β细胞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早接触牛奶的宝宝,直到5岁,患I型糖尿病的风险都会增加。



美国儿科学会营养委员会、欧洲儿科变态反应和临床免疫学会,及欧洲儿科胃肠病、肝病和营养学会,一致建议将纯母乳喂养作为预防食物过敏的手段。
发表于 2014-7-23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上面是我转的小巫的博客里的一篇文章,关于奶粉的,我觉得也非常全面,请妈妈们看看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301043494_0_2.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6-5 07:26 , Processed in 0.03083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