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4623|回复: 3

物理学步入禅境:缘起性空(中科大前校长,科学院院士朱清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27 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前校长 中国科学院院士 朱清时

序言
  二十世纪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有趣的时期,这个时期的人类一面尽情地享受着自然科学创造的巨大物质财富: 核能、激光、电子技术,等等,一面却不了解甚至不接受它的一些基本观念。其实这些观念有大量严谨的科学根据,不过真正懂得它们的人太少,因此没有被人们重视和接受。
  下面这则消息,就说明了这种状况:
中新网北京8月19日消息:霍金在昨天的科普报告过程中只赢得了两三次掌声,全场几乎没有会心的笑——他的理论太玄奥,以至于大多数来自北大、清华的学子都说没太听懂。
  据北京晨报报导,昨天下午,北京国际会议中心排起数百米的长队。门口有人私下兜售门票--最少500元一张。询问退票的人也不少,大家都期待着一睹霍金风采。但两个小时的公众科普报告尚未结束,已有人提前退场——实在听不懂。
  霍金这次讲的《宇宙的起源》,其基础是当代自然科学的最新成就-弦论。真正懂得这个理论的人,都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敬畏、惊讶和震撼感。本文尝试用大家听得懂的语言,大致解说一下弦论的主要概念,以期让读者体会些敬畏和震撼,并一窥宇宙的奥秘。
  我们从当代著名的哲学家施太格缪勒(Wolfgang Stegmuller)在《当代哲学主流》一书中写的一段名言开始。
  他写道:“未来世代的人们,有一天会问: 二十世纪的失误是什么呢? 对这个问题,他们会回答说:在二十世纪, 一方面唯物主义哲学(它把物质说成是唯一真正的实在)不仅在世界上许多国家成为现行官方世界观的组成部分, 而且即使在西方哲学中,譬如在所谓身心讨论的范围内, 也常常处于支配地位。
  “但是另一方面,恰恰是这个物质概念始终是使这个世纪的科学感到最困难、最难解决和最难理解的概念。”
  这就是说,一方面以“唯物主义”为标记的哲学广为流行,而另一方面“物质”究竟是什么?却又说不清。施太格缪勒正是在这里看到了“二十世纪的失误”。
  你可能会问,究竟什么是物质?它为什么是科学感到最困难、最难解决和最难理解的概念?
  早在古希腊时代,原子论者就猜想,物质是构成宇宙的永恒的砖块,万物从它所出,最后又复归于它,它不生不灭,不增不减,是世界过程绝对同一的起点和终点。物质作为普遍的、不变的东西,必然是绝对的实体和基质。实体者,“实实在在”的客体之谓也。物质及其性质必须独立于人类的意识而存在,是客观的实体。
  后来,以牛顿力学为基础的经典物理学,继承了上述古代原子论的观点,把物质归结为具有某些绝对不变属性的质点的集合。质点概念本来是对作整体运动的固体的一种抽象,但它在液体、气体乃至热现象中的应用也获得了成功。
  对于所有这些能够具有机械运动的物质形态,物理学称之为实物。在当时的自然哲学中.又称之为实体。把物质归结为物体,进而把物质看成实体,这同质量在牛顿力学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有关。
  牛顿之所以把质量定义为“物质多少”的量度,就是因为在任何机械运动过程中,乃至在化学反应中,质量始终如一。质量被理所当然地看成是物质本身所绝对固有的,被看成物质不灭或实体不变原理的具体表现。
  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经典物理学在十九世纪末所取得的巨大成功,使得认为物质是绝对实体的唯物主义成了在二十世纪处于支配地位的哲学,正如前面引用的施太格缪勒的名言所讲的。
  然而,二十世纪爱因斯坦发明的相对论开始揭示出了物质的实体观的谬误。首先,相对论证明质量与速度有关,同一个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考系,其质量就有不同的值。
  想象一个人在推一辆没有任何阻力的小板车,只要持续推它,速度就会越来越快,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质量也越来越大,起初像车上堆满了木柴,然后好像是装着钢铁,最后好像是装着一个地球……当小板车达到光速时,整个宇宙好像都装在了它上面——它的质量达到无穷大。这时,无论施加多大力,它也不能运动得再快一些。
  当物体运动接近光速时,不断地对物体施加能量,可物体速度的增加越来越难,那施加的能量去哪儿了呢?其实能量并没有消失,而是转化为了质量。爱因斯坦在说明物体的质量与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时,提出了著名的质能方程:能量等于质量乘以光速的平方。
  不久后,科学家们发现了核裂变和链式反应,把部分质量变成巨大能量释放出来。现在知道原子弹的人,都相信质量可以转化成能量。
  既然质量不再是不变的属性,那种认为质量是物质多少的量度的概念就失去了意义。既然物质与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能量并非“实体”,物质也就不能再被看作是实体。
  与此同时,科学家对物质结构的认识也迅速深入发展。在本世纪30年代以前,经典物理学一直认为: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砖块”。1932年,科学家经过研究证实:原子是由电子、中子和质子组成的。
  以后,科学家们把比原子核次一级的小粒子,如质子、中子等看作是物质微观结构的第三个层次,统称为基本粒子。
1964年,美国物理学家马雷。盖尔曼大胆地提出新理论:质子和中子并非是最基本的颗粒,它们是由一种更微小的东西——夸克构成的。
  为了寻找夸克,全世界优秀的物理学家奋斗了20年,虽然一些实验现象证实了夸克的存在,然而单个的夸克至今未找到,人们始终不识庐山真面目。
  对此,粒子学家们的解释是:夸克是极不稳定的、寿命极短的粒子,它只能在束缚态内稳定存在,而不能单个存在。
  不仅如此,迄今人们所知道的300多种基本粒子中,除少数寿命特别长的稳定粒子(如光子、中微子、电子和质子)外,其它都是瞬息即逝的,也就是说,它们往往在诞生的瞬间就已夭折。
  例如,通过弱相互作用衰变的粒子有20余种。其中,π±介子的寿命大致为2.6×10-8秒,即π±介子经过一亿分之一秒就衰变成了其它粒子。
  通过电磁相互作用衰变的粒子共两种,它们的寿命就要短得多了。π0介子的寿命是0.84×10-16秒,η介子的寿命是3×10-19秒。比起π±介子来,它们的寿命竟分别要短8~11个数量级。
  寿命最短的,则要算通过强相互作用衰变的“共振态粒子”(如Δ粒子、Σ粒子等)。它们的伙伴特别多,占基本粒子家族成员的一半以上,共200多种。它们的寿命之短达到了惊人的地步,以致于人们很难用确切的形容词来描述它们的衰变过程;粒子物理学家即使利用最优的实验手段也已无法直接测量它们,而只能用间接的方法推算出它们的寿命。它们只能生活一千万亿亿分之一秒左右, 即寿命大致是 10-28秒。
  为什么绝大多数基本粒子都如此短命?如何理解我们的物质世界就是建立在这些瞬息即逝的“砖块”上?
  在二十世纪的后期,物理学的一个前沿领域-弦论的发展又使我们对物质的看法更进了一步。
  什么是“弦论”呢?
  爱因斯坦在后半生中,一直在寻找统一场论,即一个能在单独的包罗万象的数学框架下描写自然界所有力的理论。他渴望以前人从未成功达到过的清晰来揭示宇宙活动的奥秘,由此而展示的自然界的动人美丽和优雅。爱因斯坦未能实现他的梦,因为当时人们还不知道自然界的许多基本特征。但在他去世以后的半个世纪中,人们已构筑起越来越完整的有关自然界的理论。
  如今,相当一部分物理学家相信他们终于发现了一个框架,有可能把这些知识缝合成一个无缝的整体——一个单一的理论,一个能描述一切现象的理论,这就是弦论。它正在实现当年爱因斯坦满怀热情追求的统一理论的理想。
  弦论可以用来描述引力和所有基本粒子。它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自然界的基本单元,如电子、光子、中微子和夸克等等,看起来像粒子,实际上都是很小很小的一维弦的不同振动模式。正如小提琴上的弦,弦理论中的宇宙弦
  (我们把弦论中的弦称作宇宙弦,以免与普通的弦混淆)可以作某些模式的振动。每种振动模式都对应有特殊的共振频率和波长。小提琴弦的一个共振频率对应于一个音阶,而宇宙弦的不同频率的振动对应于不同的质量和能量。
  所有的基本粒子,如电子、光子、中微子和夸克等等,都是宇宙弦的不同振动模式或振动激发态。每条宇宙弦的典型尺度约为长度的基本单位,即普朗克长度(10-33厘米)。
  简言之,如果把宇宙看作是由宇宙弦组成的大海,那末基本粒子就像是水中的泡沫,它们不断在产生,也不断在湮灭。我们现实的物质世界,其实,是宇宙弦演奏的一曲壮丽的交响乐!
  有人会说,把物质世界看是宇宙弦演奏的一曲交响乐,不正是与物质的对立面-意识有些相同了吗?是的。按照当前流行的观点,意识是完全基于物质基础(我们的脑)而存在,但意识不是一种具体的物质实在,因为没有人在进行脑科手术时在颅骨内发现过任何有形的“意识”的存在。
  我们都知道贝多芬的交响乐,可以用一套乐器把它们演奏出来。但这套乐器本身并不是交响乐。意识是大脑演奏的交响乐。这个图像为理解“心物一元”,即意识和物质的统一,开辟了新途径。
  有人还可能说,无论宇宙弦多小,无论人们能否观察到它们,宇宙弦总归是客观实在,它们是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单元,因此物质世界也应该是客观实在。此话不准确。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单元是宇宙弦的各种可能的振动态,而不是宇宙弦自身,就像组成交响乐的单本单元是乐器上发出的每一个音符,而不是乐器自身一样。
  在弦论之前,物质的实在性体现在组成客观世界的砖块是上百种原子,这些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等基本粒子组成。这些基本粒子都被当作是物质实体,都是组成物质世界的“超级砖块”,因而可以把物质世界看作是物质实体。
  在弦论之中,情况发生了根本变化。过去认为是组成客观世界的砖块的基本粒子,现在都是宇宙弦上的各种“音符”。多种多样的物质世界,真的成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物理学到此已进入了“自性本空”的境界!
  有人会想,天啊!物质都不是客观实在了,那么,世界上还有什么东西是实在的吗?
  回答是,有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就是实在的。
  我们根据二十世纪自然科学的进展,可以用关系实在来取代绝对的物质实体,即主张事物不是孤立的、由固有质构成的实体,而是多种潜在因素缘起、显现的结果。每一存有者,都以他物为根据,是一系列潜在因素结合生成的。“现象、实在和存有被限定在一组本质上不可分离的关系结构中”。
  哲学家们在论述“关系实在”时,使用的哲学词汇,对你可能生涩难懂,我们还是用例子来解说。
  我们看见一束红光,这是一个事件,是一个“果”。这个果,是由多种因缘聚合而产生的。
  首先,是光的波长值,借用哲学家们熟悉的语言,这是“第一类性质”,这类性质还有如物体的广延性等,是物体自身内在所固有,它既不依赖于观察者,也不依赖它物,也就是说,它是无对而自行确立的。我们把这些第一性质,又称为“因”。
  其次,我们还需要具备一些其它条作,如眼睛正好睁开,没有色盲,往正确方向看,以及眼与光源之间无障碍物,等等。我们把这些条件称为"关系参量",又称为"缘"。
  这些因缘聚合,产生了红光这个果。“红色”这类颜色性质是“第二类性质”,其存在,至少部分地依赖于观察者。
  “关系实在论”就是说,关系参量是不可消除的,没有它们,就不会有“看见红光”这个果,因而是实在的。
  再举一个更清楚的例子。
  要得到一棵苹果树,首先要有一粒苹果的种子,这是“因”。但是,单靠这粒种子,也不会长成一棵苹果树,比如:把种子放在仓库里,无论放多久也不会长出树来。所以,单有因,是结不出果的。一定要将种子放在土壤中,并且要有适当的水分、阳光、温度、肥料等等的配合,种子才会发芽、长大,最后长成一棵苹果树,结出苹果来。这里的土壤、水分、阳光、温度、肥料等等,就是“缘”。所以,“因”一定要配合适当的“缘”,在因缘和合之下,才能生出果来。
  缘,是许多的配合条件。缘有好缘,也有不好的“恶”缘。因此即使是同样的种子,结出的果也就很不相同了。比如,把种子放进贫瘠的泥土里,或者施肥不够,苹果树必然长得不大,结出的苹果,也不会好吃。假如把种子放在肥沃的土壤中,加上细心照料,结出的果实就会香甜、好吃。
  由此可见,同样的因,遇到不同的缘,结出的果,便会很不相同。
  同时,由于缘是由很多条件配合而成的,所以缘会不停地变化着。既然缘会影响果,而缘,又在那么多条件配合下产生作用,假如某个条件改变了,甚至消失了,那么,果便可能不再存在。
  在苹果的例子中,如果天旱缺水,苹果树便会因之枯萎。所以,当因缘散尽之时,果就会灭。换句话说:“因缘和合而生,因缘散尽而灭。”
  有的读者可能已经发现,以上这些关于苹果的文字,是转述潘宗光《佛教与人生》一书有关缘起法内容。所谓“关系”者,“缘”也,“关系实在论”其实与佛学缘起说的基本思想一致。
  总之,在二十一世纪开始的时候,以“弦论”为代表的物理学,真正步入“缘起性空”的禅境了!
  回头再看一下本文起头的那则消息,不难明白为何人们难以听懂霍金的那么生动的报告,原因就是:“物质是实体”的观念,在人们的心中太执着了!
  佛学认为,物质世界的本质,就是缘起性空。藏识海(又名“如来藏”)是宇宙的本体。物质世界的万事万物,都是风缘引起的海上波涛。
  换言之,物质世界,就是风“缘”吹奏宇宙“本体”产生的交响乐。
  《入楞伽经》云:“譬如巨海浪。斯由猛风起。洪流鼓冥壑。无有断绝时。藏识海常住。境界风所动。种种诸识浪。腾跃而转生。”
  这句偈语说:譬如一个大海,风平浪静,澄然湛寂,当阵阵烈风吹来时,使平静的大海,生起重重无尽的浪波。从此,便如万壑怒号,天地晦冥,再没有停息澄清的时候了。宇宙的本体——藏识海(如来藏)本是澄然湛寂,随缘常住而不变的。因内外境风的吹荡,便使寂然清净的本体,随变为浪潮起伏,跟着生起前面七识的种种作用。由此波浪互相撞击,奔腾澎湃,便转生一切境界,而无有止境了。
  如经文所说:“青赤种种色。珂乳及石蜜。淡味众华果。日月与光明。非异非不异。海水起波浪。七识亦如是。心俱和合生。”
  这句偈语说:须知世间种种色相,乃至如地下的矿物,林中的植物,与天上的日月光华等等,追溯根源,也都是由如来藏识一体的变相。这些物体和藏识,在本质上并非相异,可是当它们形成为万物之后,却不能说与心识的作用是无异的了。
  譬如海水,既然转变成为波浪,波浪的形式与作用,和整个的海水便不同了;可是,波浪的根本,还是由海水所转变而来的。
  由物的方面来说,万类的分齐差别(分化和归类)也都是从此一体所化生。由心的方面来说,七种识的分别作用,也都是由如来藏识所转生。又因心与物的和合,发生世间种种事情,于是,本来澄清的识海,便永无宁日了。
  (按:青赤等种种物色,是指眼根色尘的对象。珂佩是指耳根声尘的对象。乳及石蜜,是指鼻根香尘的对象。淡味众华果,是指舌根味尘的对象。日月与光明,是指身根触尘的对象。)
  这里,海水与波浪的关系,正是弦与音乐的关系。它们也正是物质世界与宇宙本体的关系。当我弄懂了这个道理的时候,心里充满了敬畏和震撼。
  读到这里,你可能感到:“科学家千辛万苦爬到山顶时,佛学大师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了!”

注释:
[1] 施太格缪勒:《当代哲学主流》,第536页,商务印书馆,1992年。
[2]罗嘉昌:《从物质实体到关系实在》,序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3]B.格林:《宇宙的琴弦》,李泳译,湖南科学技技术出版社,2005年。
[4]罗嘉昌:《关系实在论:纲要和研究纲领》,载《场与有》(一),第78页,东方出版社1994。
[5]潘宗光:《佛教与人生》,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6]南怀瑾:《南怀瑾选集》,第九卷《愣伽大义今译》, 第三章,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楼主| 发表于 2009-9-27 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科院院士朱清时 佛法解释物理学 语惊四座

——《物理学步入禅境:缘起性空》

来源:中国企业新闻网 

  3月8日下午3时开始,朱清时院士发表了精彩的讲演:《物理学步入禅境:缘起性空》。引起了听众的极大兴趣,对这一惊世骇俗的论点,报以热烈的掌声。

  主题讲演完了后,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著名经济学家王连洲、著名美学家韩玉涛,和松竹书院主持刘正成等与会学者,进行高端对话。

  朱清时先生,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原中国科技大学校长、国际书协顾问。他作为国际著名物理学家和教育家,立足于现代物理学后最新成果,与佛教哲学相结合,探讨了物质与意识的本质意义。

  他以爱因斯坦的统一场论和霍金的“弦论”,与佛学经典《成唯识论》的“藏识海”进行比较研究,他认为是相通的。物质世界,是无数宇宙弦的交响乐,与眼前世界是藏识上因风缘而起的波浪,是极其相似的。

  他不无幽默地说:“科学家千辛万苦爬到山顶时,佛学大师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了!”这一论点,可以说,彻底动摇了二十世纪以来作为主流认识论——“唯物主义”的基础。  

  著名历史学家、清华大学文科高等研究中心主任李学勤教授,对朱清时院士的讲演给予了高度评价。

  李学勤教授说,人类已习惯于用一种思维方式来认识世界,而今天科学的进步,有可能让我用多科思维途经去认识这个世界。他还说,其实,从二十世纪中期已有学者提出了一时切关认识。今天,朱清时先生让这一问题,推到了哲学的高度。  

  著名经济学家全国人大《证券法》起草组组长王连洲教授也十分赞赏朱清时院士的讲演,他结合国际经济学界“重回马克思”现状,谈到了金融海啸已经远远超出经济学范畴,它实际上已是一个经济、政治、社会、哲学等跨学科的问题。  

  松竹书院主持刘正成先生,结合余英时先生最近围绕“李约瑟问题”著文,讨论西方科学渊源,并认为西方科学是建立在天文学和数学这个核心基础上,向朱清时院士提出问题:“蝴蝶效应能不能运用数学模式来表述?如果可能的话,就能马上找到应对金融海啸的最佳方案。”朱院士断然说:“不行。”他说:“高级计算机也只能处理小数点以后9位数的计算,如果9位数以后的数无限放大,计算机的结论就是错误的。”  

李学勤、韩玉涛和参加今天松竹书院讲坛活动的学者,均十分赞赏,认为这种跨学科对话既新颖又有重大的学术意义,并希望今后能定期举行。
 楼主| 发表于 2009-9-27 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从藏传佛教到认知科学的崭新链接
  ——朱清时院士对刘正成先生畅谈藏传佛教

  编者按: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院士是刘正成先生的好朋友,近日又来京
公务并作客松竹草堂,刘先生将遵嘱书写的《白鹿场朱氏源流考》楷书册页相赠
后,兴趣盎然地听取了朱院士的西藏之行回忆并就藏传佛教进行了有趣的交谈。
由唐朝轶根据录音整理成文,并请二位谈话者审阅后,贴于本站网上,以飨网友,
以期网友们的思考之风气更为兴盛。

  刘正成:听说朱校长去了一趟西藏,与活佛们就认知科学问题作了有趣的探
讨,您能谈谈这方面的情况,让我们也长长见识,好吗?

  朱清时:是的,我刚到西藏去访问了八天。在去的时候,我看了一本旅游手
册,前言写的是:一个人一生最值得访问的地方就是西藏。我去了之后,觉得此
言不虚,确实如此。去的第一个感觉就是,到西藏可以净化心灵。一下飞机,你
可以看到,天特别蓝,云彩很白很白的。久而久之,你便发现西藏的文化和内地
不一样。令我特别感动的是,西藏人特别尊重动、植物。举两个例子:一、我们
的车队,在好些地方就被一些牛给挡住了,牛就大大方的躺在马路中间,不让车。
显然这些牛是有经验,在西藏牛是受尊重的,车不会去撞它们。当然,我们的车
都一个个慢下来,小心翼翼地绕过去,没有司机下来说把这个牛赶走。二、我发
现在西藏的好多地方,庄稼地都是用栅栏把它围起来,而牲畜像牛、羊、猪、鸡
都是自由自在地到处跑的。他们不圈养,他们觉得动物和人一样都是自由的,人
们没有权力去限制它。如果你不希望它们接触庄稼,把庄稼围起来就是了。

  刘正成:这实际上就是提倡佛家的“众生平等”。

  朱清时:还有更有意思的事,在拉萨郊区,马路两边植的树,每一棵树都用
一堆石头垒起一个栏圈。开始,我们都不知道为什么,司机就告诉我们,这是怕
放养的牛、羊、猪、狗去啃它。

  刘正成:这是不是最有效的环境保护啊?

  朱清时:是。这次我们在西藏旅行,看到好多千年古树,都是很大很大的。
有一棵桑树长了一千六百年。还有一棵榆树,也是长了一千多年。在西藏人的思
想中,一棵树长到几百年,就是神树啦!他们不会有人去砍它的,连它的叶子都
不会。所以,他们这种出自由心的自发行动,既保护了动物,又保护了植物,让
我们这些内地“发达”地区的人真有点无地自容了。在内地,一棵树长得稍为粗
壮一点,就会被人砍来造房子,要不就烧了。

  还有,在西藏的这八天,藏民年青小孩那种纯朴的眼神也令我难忘。我们在
林芝的时候,雅鲁藏布江两条河交界的地方,那里有座山,是藏民认为的神山。
有很多人就绕着那个山走,走一圈要两天半。我们遇到一个年青女孩是女尼姑,
后来通过藏族的老乡跟她聊天,知道她三十四岁。她就从那边绕山走过来,拿一
根棍子,走得很快,我们几个就上去要跟她照相。她看见我们后,显出那种很羞
涩、不好意思的样子,但是又不愿意让我们为难的那种表情,那种非常诚恳的表
情,我想,任何人看了一眼都不会忘记。后来,我们的藏族向导就跟她聊天,她
说,就光今年,她已经绕山转了一百圈了。她的生活很简单,她活在世上,就是
为她的信仰,就是要绕着这个神山转(等同念经)。我们问她,你晚上睡在什么
地方呢?她说,在山下路边,找个地方一躺就睡觉了。在有村落的地方,人们就
送她一些食品和饮水。这件事,使我们触动的是:第一,他们的生活这么简单、
纯朴,没有我们这么复杂却比我们快乐。第二,他们舍弃很多尘世间的事情,专
心致志地做一件事,这种执着,是我们现在内地的人早就已经忘记了的生活方式。
我并不主张大家都去这样生活,因为人类社会的进步还要靠孜孜不倦地追求事业
成功的人们来推动。我只是感受到我们的许多精神上的痛苦是不必要的,是把简
单的事情复杂化造成的。

  刘正成:听说您这次见了三位活佛!

  朱清时:这次,我到西藏主要是为了亲自接触了解藏传佛教。承蒙主人的精
心安排,见到了扎什伦布寺阿庆活佛,西藏佛协的达隆活佛和札唐活佛。还同两
位活佛进行了半天的讨论。

  刘正成:据我所知,佛教里面,藏传佛教遗留的经典最多,而且对佛学的研
究,西藏的喇嘛教特别执着,一研究就几十年,从小研究到老。所以有一种说法
称西藏佛学达到的高峰的程度,超过了内地的佛学,特别是喇嘛教以后,像雍和
宫供奉的宗喀巴大师,他的佛学研究,虽然是密宗,但他对人的思维、对世界的
思考是很精深的,他所达到的高度,对于我们来说是比较神秘的,我们读不懂他
们的经典,因为我们不懂藏文和梵文。

  朱清时:我这次到西藏除了见到三个活佛。而且,还与西藏大学藏学研究所
搞藏传佛教研究的拉巴教授谈过两个晚上。

  刘正成:藏学研究所是不是一个佛教机构?

  朱清时:不是。它是专门搞学问的,藏学研究所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藏
传佛教,因为藏学跟藏传佛教是分不开的。

  刘正成:那,布达拉宫归谁管呢?

  朱清时:肯定是政府管。布达拉宫可能独立于佛教协会之外,它不是一个寺
庙,它里面有历届达赖喇嘛的灵堂供人朝拜,但更重要的,实际上是达赖喇嘛住
宿、办公、会客的地方。就像国王住的宫殿一样。

  刘正成:那可能就是政教合一的特殊的宫殿。

  朱清时:对。佛教创立于印度,但是最原始、最正宗的佛经,在印度已经失
传了。在大约公元前七世纪左右,松赞干布和他的继任者赤松赞布曾经请来大批
的印度高僧,组织他们把佛教经典翻译成藏文,现在,翻译的藏文经典,已经是
佛经最原始、最珍贵的资料了。当时的翻译方法是,翻译的人一边听讲经一边翻
译,或者把一部经听完了,真正理解了,然后再翻译。这样翻译得很准确。不像
现在所谓的翻译家,只不过是懂这个语言,但是对学问并不是真正理解,所以,
翻译出很多笑话来。他们组织翻译是非常隆重,在翻译一部经典之前,大家先学
习这部经典,把这个经典讲完,然后再翻译成藏文,所以翻译得相当准确。

  刘正成:在松赞干布和赤松赞布组织译经的同时,内地有两个翻译大师,一
个是鸠摩罗什,一个是玄奘,他们基本上都在同时在初唐时期从事翻译,西藏与
内地两者之间有没有比较中的异同?

  朱清时:实际上汉人翻译得更早一点。佛教是从两个渠道传入西藏。一个是
从唐朝,一个则是从尼泊尔。松赞干布究竟受到文成公主多大的影响,这是个问
题。反正肯定是有的,否则很难解释这个巧合。文成公主嫁过去之后,同时还有
一个尼泊尔公主也嫁过去了。尼泊尔公主也是信佛教的,两位太太同时都信佛教,
松赞干布因此也信佛教了,便从印度请了高僧过去传教。

  刘正成:佛教的创始人释伽牟尼就是尼泊尔王子嘛!

  朱清时:对,我发现在靠近尼泊尔边境的地方。藏传佛教翻译的经典最全、
最准确,这是他们的看法。汉传佛教也翻译了许多的经典,但大部分都失传了。
藏传佛教是讲究身心如一,而汉传佛教比较讲究修心,修身并不严格。藏传佛教
是既修身也修心。藏传佛教要修行到达一定水平是需要真心实意地花很长时间。
汉传佛教与儒学和道家思想融合起来,演变成了哲学味很浓的东西,尤其到后来,
禅宗的一派讲究顿悟,你悟了,便成佛了。

  刘正成:汉传佛教里面只是律宗比较严谨,像民国时期的书法家弘一法师李
叔同,他是律宗的宗师,他就讲究身心双修。

  朱清时:“禅”其实也是释伽牟尼创造的,佛经故事“拈花微笑”可以说是
禅宗的起源。只是传到中国来以后,禅宗就与中国的孔、孟、老、庄等中国文化
结合起来,产生一个新的禅宗。

  刘正成:慧能法师他接受了这个大乘佛教的思想。同时这个禅宗呢,又影响
了中国的儒学。中唐以来的禅宗造就了宋代的理学以及明代的心学,成了一个充
满佛学思想的新儒学。

  朱清时:我们就举慧能这个例子。他一个字不识,光靠听别人念经,就记住
了佛教的经典。后来顿悟之后,老师见他悟得很好,就把衣钵传给他了。所以他
并没有花很长的时间,下很多功夫,便成了禅宗的六祖。他肯定天资非常聪明。
这件事情,我在西藏佛教协会的会客室里,和两个活佛也谈到这点。两个活佛讲
了很多,讲到藏传与汉传佛教之间的差别,藏传佛教是没有捷径可以走的,每一
步修行都不能缺少,要读五部经典,学完大约需要十年的时间,之后才能够修像
无上瑜伽这种东西,无上瑜伽是一种真实的生理上有明显效果的功夫。它讲究师
承。密宗之所以叫密宗,就在于他的很多要点是靠师傅给徒弟口授心传,是不写
不写入经典里去的,如何修炼并无文字记载,仅靠口授心传。汉传佛教往往就不
讲究这些身心修炼,讲究“悟”,只要把经典悟清楚,就像慧能一样,只要一悟
到“世上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他便成佛了。而藏
传佛教没有这么简单。

  刘正成:进入佛的境界最廉价的入场券就是禅宗。

  朱清时:对,你悟得快就可以走捷径。但是汉传佛教忽略了身体的严格修行。
藏传佛教是一定要做严格的身体修行的。举个例子,现在哈佛大学和在印度的藏
传佛教高僧合作,用现代科技的方法来研究藏传佛教在修行中间心理活动引起的
生理的变化。是现代心理学和认知科学关注的焦点。

  藏传佛教怎么修炼呢?这次我和佛教协会的两位活佛交谈的时候,扎唐活佛
就教我,他们的修行有三个步骤:第一,先把一切东西排除,喝水、上厕所之类
先统统干完,让自己静下来。之后,姿势要正确,比如手如何放,如何盘腿。然
后再是修心。开始是集中注意力,他们叫做入静。藏传佛教中有许多种方法来教
你入静,你修得水平高了之后,很快就可以入静了。入静之后,身体的什么感觉
都没有了,好像一切都空了。那位活佛就告诉我,入静之后,你就慢慢地去想象,
慢慢地感到手及整个身体全部都融化了、消失了,周围的房子、空间一切都消失
了,慢慢地感到自己就是虚空了。然后再慢慢地在想象中去构筑一个建筑物,想
象里面坐了一个菩萨,自己崇拜的本尊菩萨,这一切想好之后,你再慢慢想象自
己就变成那尊菩萨了。他说,入静修行就是想象这些东西。如果修完这些过程,
就算完成了一次修行。这便是他们日常做的功课。

  作为例子,这里依据鸠摩罗什编译的《思维略要法》,介绍大乘佛教的一种
禅定修炼方法。

  具体做法是:面对佛像,如同面对真佛。从头上肉髻、眉间白毫开始,一直
到足;再从足到头,一一仔细观察佛的相好,牢牢记忆。然后到静室,闭目观想,
专心于心中佛相,不令他想。如果出现杂念,则要把心收回。直到观想到心中的
佛像历历清楚,好比在眼前。

  在做到这点之后,在进一步,把呈现于心目中的那个佛想象成就是释伽牟尼。
观想他在菩提树下成佛,观想他在鹿野苑讲法,等等。据说在进行这个观想时,
当达到相应的层次时,“举身快乐,乐彻骨髓。譬如热得凉地,寒得温室。世间
之乐,无以为喻也。”

  刘正成:主要是一种心理过程。

  朱清时:对。但是这些心理过程可以引起心理的显著变化。哈佛大学和在印
度的藏传佛教的高僧合作研究一种修行方法,叫做“拙火”。“拙火”是一种瑜
伽的修行方法。我跟活佛座谈时就问他们,他们说这是印度瑜伽六种方法之一。
达隆活佛是西藏佛教协会四个活佛里面唯一没有还俗的,他就曾修炼这个方法,
“拙火”法修到后面你就会发现整个身体发热。我非常执着地去追问那位活佛,
究竟他亲身体验了什么东西,他做了什么?他非常大方地告诉我,他每次修行都
在大山的山洞里头,冰天雪地,他就穿一件单衣,坐在山洞里头练“拙火”,一
点不感觉到冷。而且,在修行期间是不可能生火做饭的,所以包括肉在内,什么
都生吃。

  刘正成:修炼一次“拙火”多长时间?

  朱清时:一次就在山洞里面修炼几个月。吃这些东西,还是修行的第一阶段。
到后来就连这些东西都不吃了。吃石头磨成的粉,闻周围野花的气味,就能够吸
收营养。

  刘正成:这有点像道家的采纳之法。

  朱清时:心理过程是怎样的呢?开始是想象四肢慢慢地融化了,鼻孔像吸气
机一样吸进去一口气,呼气时须感到有两股热气往里冲,每一呼气就冲一下,这
样就越来越热,后来就觉得身体内就像一个管子一样,上面是个“唵嘛呢叭咪哞”
的“哞”字,下面是个“唵”字,两个就逐渐靠拢结合到一起,这个时候,就觉
得整个身体非常的热。我又追问,是否可以用现代仪器观测到这种效应,他说这
毫无问题,不光是仪器,肉眼也都能观测。他告诉我芒南有一个庙子,那个庙的
传统是,每年一次在最冷的时候,全庙的僧人,坐在雪地里头,练这个拙火。他
们坐的那个地方,你可以看见雪水化了流走。还有人故意把毛毯在冰水里浸湿后
披在僧人的身上,过一个钟头以后,便可以看见毛毯冒烟,水份在蒸发,一会儿
就烘干了。就这么厉害!这件事情在哈佛的科学家写的书里面也有记载。他们告
诉我,如果我要亲自去观察的话,他们会为我提供帮助。

  佛教的这种修炼其实是两千多年来人类做的一种实验:心理的活动产生了生
理上的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在过去的自然科学,包括医学和心理学都无从解释。
两千多年来,他们都反复地实践、验证过了,所以,这是科学。因为科学说到底
就是通过可以重复的试验发现真理。科学并不一定就等于一个理论,很多科学上
的理论往往都是短命的,过一段时间就作废。但是这种发现的实践真理是永存的,
只是看你怎么解释而已。举个例子来说,我这次的西藏之行,发现藏传佛教也有
天文学,他们也观测天上各种日月星辰的运行,而且观测得很准。他们的理论解
释显然与托勒玫一样,他们等于托勒玫那个时代的宇宙观。

  刘正成:这是“地心说”。

  朱清时:对。他们也能解释所有的观测事实。现在,我们继承了哥白尼的观
点,到底谁对,其实不一定。如果从宇宙整体来说,大家都在运动,并不是围绕
太阳这个中心在运动。

  刘正成:太阳和地球可能还互为中心?

  朱清时:也可能没有中心,也可能任何地方都可以做中心。所以藏传佛教的
这种心理学的训练可以和天文学类比。现在人类对于自身心理、生理活动的认识
还处于托勒玫时代和藏传佛教早期的概念,还有待像哥白尼这样的人物,把藏传
佛教心理和生理的转变能够解释得更清楚。

  刘正成:二十世纪哲学最大的困惑就是:十九世纪以前哲学的最高成就是黑
格尔的体系哲学,黑格尔哲学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把主、客观分开来研究。世界一
定有一个主体和客体,思想则一定有主观与客观。这两个东西的彼此关系的不同,
是哲学中间决定你是哪一个派别的主要标志,你是唯心的,还是唯物的。而康德
的“两元论”,采取了折中。所以哲学的主、客分开的这种分析哲学,到二十世
纪走入一种困境,不能够真正的解释本体的这么一个困惑。

  朱清时:现在,科学发展到这一步,开始要主观与客观结合起来。类似于中
国早期所提倡的“天人合一”。当然,我们要承认当时的“天人合一”,是一种
很原始的初步思想。现在的“天人合一”,都已螺旋似地上升了很大一个高度。
现在仍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一生的每一个活动和自然界都是息息相关的。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是“天人合一”的。在自然界中看来,人只不过是它创造的
所有物种中间的一种,这种物种是受到自然界各种因素的制约的。

  藏传佛教的这种修行,一开始的时候就没把主、客观分开,他走了完全不同
的路,走了两千多年,积累了大量的资料,这些资料就是如何通过心理活动的变
化来产生生理上的重大变化。现在的实验事实证明,确实能产生生理上的重大变
化。当然这要区别于我们国家过去有些人所谓的特异功能,他这种变化是像身体
发热啦等。还有当他非常入定之后,神经处于高度敏感状态,所以可能感知到许
多一般人感知不到的东西,说不定可以预感或者赁直觉预测到一些什么东西,这
种是不能排除在外的。

  刘正成:这次我生病住院住了一个礼拜,最后检查出是哮喘,结果医生给我
开了一个起着扑尔敏性质作用的药。我头一次鼻炎,医生也开了起镇静效果的扑
尔敏性质的药。我问他:我这是病毒感染,为什么你给的药是抑制精神作用的呢?
他说,只要把你的精神的过敏性反映抑制了以后,你的病就好了。是这样的吗?

  朱清时:对,像你这个病,我也有,而且比你得的早。它在欧洲更流行,可
能有百分之十几的人有过敏症。我发作过一次,在法国访问的时候,突然就像感
冒一样,不停地流鼻涕。不过,这个还跟心理不完全一样。扑尔敏是消除你体内
的过敏反应,过敏反应是免疫系统,不能识别病毒。

  刘正成:是免疫系统的反应过强了吧!

  朱清时:对,过强了。那么我们刚才说的心理并不是免疫系统的任何问题,
而是心理活动。就像活佛给我描述的想象,我想他们做到那一步之后,他们肯定
感知了很多东西。最后我问了活佛一段话,我问他愿不愿意跟我们科学界后作,
他回答说合作很困难,因为修炼的人和科学界没有共同的语言,藏传佛教的很多
东西都是师傅传授的,密宗就是上师传下来,告诉你想什么东西。刚才说的那个
只是个大概,还不是很细致的,只是给我简单勾划了一下,还有很多秘诀。

  刘正成:听说还有一整套的咒语!

  朱清时:对,我就说,那你能不能够告诉我们呢?我们可以虔诚地拜你为师,
我们来试着做,研究他的原理是什么。他说不行,要告诉你的话,你就必须皈依
佛教。而且并不是口说,你皈依几年,然后写了文章,就忘了。不是的。那是要
一辈子做佛教徒,你才能修炼进去。而且这个师承关系在密宗中间非常重要,就
是由师傅对弟子直接传授,非常重要。一旦为师,则终身为师。所以他说,这种
合作看来是不可能的。他又说,如果你想了解我们是怎么做的,不是几个月,也
不是几年,而是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才能知道。好多东西,光说没有用,要亲身修
炼。每一步走到下一步之前,必须把前一步达到了才行,不能光靠老师的语言,
老师会告诉你怎么去做这个。但产生什么感觉,达到没达到靠你的悟性,靠你去
实践。所以这个吧,是不能逾越的,不可能没有前头的几步就走后面的一步。

  当我说到汉传佛教的禅宗,他们就哈哈大笑,说藏传佛教有一个很知名的故
事。大约几百年以前,内地去了一个非常有名的高僧,也是禅宗的大师,和藏传
佛教大师辩经。后来呢,汉传佛教败得一塌糊涂,藏传佛教就从此看不起汉传佛
教。我就问他们这两种教派的根本区别在哪里?他们举了个例子,比如什么叫
“空”?这也是那次辩经的一个关键问题。汉传佛教的大师坚持六祖的说法,就
是“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境界,就是说一到空相的时候,心里头就什么
事都不想,完全虚空。而藏传佛教则认为不可能完全虚,佛家修炼的根本目的是
超度众生,一定要有善,心里头要有善念和快乐产生,不能完全虚,要有慈悲心
出来才行。所以,藏传佛教的“空”,是“空”和“乐”相结合,二者不可分。
按照这一点,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完全不一样。汉传佛教既没有恶,也没有善,
既没有快乐,也没有悲哀。--什么都没有。而藏传佛教的“空”和“乐”和“善”
是不可分的。所以藏传佛教修到后来,在修炼过程中充满了快乐,充满了慈悲。
达到这种境界的时候,也就修到一定的层次了。达隆活佛是藏北德功寺的十一世
活佛,他是一位没有还俗的活佛(佛协中许多活佛都还俗了),他说,一个人如
果修炼到这种程度,一入定,就充满了快乐、充满了慈悲心,便不太可能还俗了,
因为他不太可能再去做其它的事情了。他的这段话,与哈佛那本书里的记载就一
致了。因为哈佛研究人员也问过他们,你们入定以后,是不是就像吸毒的人,吸
了毒一样。高僧就说,还真差不多。毒是一种物质的东西在作用大脑皮层,而入
定以后,自然而然就产生了这些图像,这种图像在某种意义上和吸毒是相似的。
当体会到这种快乐以后,再也离不开了。就再也不会喜欢尘世间的这些东西了,
但这不是借助任何外来的东西,是靠修行达到的。

  刘正成:二十世纪的哲学,走在最前面的是海德格尔的意境哲学,海德格尔
意境哲学最关键的就是对黑格尔的主、客观二分的分析哲学的一种否定。意境就
是既有“意”又有“境”,它与中国的哲学也很相近。刚才活佛说的,如果不去
修行,就完不成这个实验。现在请您估计:有没有一种通过科学实验的方法来证
明意和境、主观和客观最终是融合在一体的?

  朱清时:人,说到底是自然界创造的一个物种,跟自然界任何东西没有区别,
都是自然界创造的。他的一切都是受自然界支配的。包括我们的心理过程和我们
的思想,实际上都是我们肉体各种各样功能的一个表现。比如,人有各种欲望,
但还原到化学和医学以后,你会发现这些欲望实际上都是一些化学物质在起作用。
比如像荷尔蒙,当你把非常浪漫的爱情,还原为就是化学物质在起作用,显得很
扫兴。但是对不起,就是这样的。所以,我相信主、客观是肯定能合一的,只是
需要一种方法来将它们合一。

  刘正成:其实现象是有的,通过艺术来说吧!比如说我写这个字,像您看到
我写的这个碑文,你产生的感观,是我赋予它的意识。那么,我用什么情感观念
把它写出来以后,这个墨迹形体,又能按照我确定的方向,在另外一个人身上得
到它的一种反映。我把这个字写得很精整、清刚、清俊,你的感觉和赵孟頫就不
一样,赵孟頫的柔和,而我这个就显得刚一些。那么这就是我主观要赋予它的这
个形象,而这个形象也的确是按照我的意向传达到你的审美意识中去了。可以说
物质变成一种精神,同样,精神变成物质了。这墨迹就是物质存在嘛!反过来说,
这个物质又可能转化成一种审美的精神信息,这本身就是一个主客转换的过程。

  朱清时:你刚才举的这个例子,著名的哲学家贝克莱也提到过。比如说,我
说这个是蓝色的,你也说它是蓝色的,但是我们心中想的形象是什么,我们并不
知道。我看那个东西之后,觉得它是蓝色,然后我告诉了你,我们之间就约定那
是蓝色。但是我们心里头得到的感受到底是什么,谁也不知道。那么,世间上的
很多事情实际上都是一种约定。刚才说,写的这个字刚劲,我们都觉得这样写很
好,我们俩的心理感受一样。但也许别人就不认为这样,像赵孟頫,他就喜欢柔
弱、软飘飘的。

  刘正成:什么叫愉悦嘛!他觉得那个就愉悦一点。这个东西,你认为是刚劲,
他却认为是坚硬;你说是软弱,他说是秀美。但是也要符合一种趋向,解释不一
样,但大体是相近的,不可能把硬的说成软的,而软的说成硬的。

  朱清时:心里的东西,不光是在产生心里的感受,而是变成物质的东西,引
起生理的变化。

  刘正成:肯定是神经细胞发生一种作用以后,你才会得出这种结论吧。

  朱清时:对。大家都有一种经验:心理活动肯定会产生生理的变化。比如说
一个人忧郁寡欢,便容易得病,乐天快乐就身体健康,这就是心理引起生理变化
的典型例子。但是,科学上并没有准确地证明它,没有找出它的原因来,只能说
是我们的经验之谈。现在,像我们说的藏传佛教,它可以通过心理活动,产生反
常的生理变化--在冬天发热。一个人在冬天,如果遇到冷空气,第一个生理反应
就是皮肤马上开始紧缩,出现鸡皮疙瘩(紧缩可以让内部的热量不发出来),继
而发抖(打抖让你运动,使内部产生更多的热量)。这两种现象都是条件反射。
那么反常的变化是,当你遇冷的时候,不仅不起鸡皮疙瘩,还使毛孔张开,散出
热量。还靠心理的活动把内部的一些过程加强以后发出很大的热量来,这正好跟
正常的生理过程相反。现在科学最关注的就是这种过程,这种过程可以准确无误
的来测量心理活动产生了生理的反常变化。过去我们说的“心情好,身体好;心
情差,身体差”,这是定性的,无法定量。科学它要定量,要准确,可重复地来
研究。

  刘正成:在这里我想请问一下,我们以前对学科划分,认为是三种:一种是
自然科学,一个是社会科学,两种科学的总和是哲学。刚才你说到你准备和李学
勤先生等要做认知科学的研究,他是个社会科学家,你是个自然科学家,你认为
这两种联合起来的科学应划在哪一类呢?

  朱清时:(笑)不,人类实际上有三类科学,一是自然科学,是研究在人体
之外的,还包括人体的物理过程;还有人文科学,研究人与社会之间相处,人与
人之间的交流。比如就像一个人应该怎么在社会中间活动,包括如何画好画,如
何写好字,这实际上也是人与人之间一的种情感交流。现在开始第三个科学叫
“认知科学”,它既不能归于自然科学,也不能归于人文科学。它实际上是研究
人的心与智慧的规律,所以也可以叫“心智科学”。在大陆把它翻译成“认知科
学”,稍别扭一点,在台湾和香港则叫“心智科学”,心灵和智慧的科学。

  刘正成:那和以前经典哲学讲的形而上学有什么区别?

  朱清时:形而上学是一门学问,是大脑产生的一门学问--大脑怎么去活动,
怎么产生学问的。以前的人只是在受到不自觉的东西,认知科学的规律在支配他
去思考产生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和形而上学。

  现在就开始研究心智慧究竟是什么东西?你是怎么产生创造性思想的?你的
心理受什么控制,它的变化怎么引起你的生理变化?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所以
哈佛大学的人吃了一惊,原来在两千多年前佛教就专门在研究心智科学,只是他
们没有这么说而已,并没有意识到。

  两千五百年前,人类同时诞生了三大文明。这三大文明正好代表了科学的三
个领域,第一大文明是希腊文明,它研究人体之外的客观世界,就是自然科学;
第二大文明是中国的老、庄、孔、孟,它研究人群组成的社会,就是人文社会科
学,讲人要如何修身、养性,怎么与社会相处;第三就是印度文明,如释伽牟尼,
他专门观察自己的内心,并且研究如何控制它。藏语把佛教就翻译成“内观学”。

  当初我们把佛教当作迷信是因为我们还不认识它,现在我们才知道心智科学
有多么重要,原来佛教已经研究两千年了,只是它没有用科学的术语而已。还有
呢,它有好多理论解释(从今天看来)是错误的。这就像天文观察一样,以前托
勒玫的天文学,和中国古代的天文学,以及西藏古天文学的解释,实质上它们的
观测都是一样的,只是理论的解释不一样而已。对不对也很难说。现在我们接受
的是哥白尼的解释,对不对以后再说。另一个例子就是中医和西医,中医和西医
研究人体是从完全不同的角度来说,中医是研究人的整体,西医则是把人体分解
成各个器官、各个细胞。两个体系都是从人类长期实践经验中总结出的真理,只
不过看问题角度不同,应该优点互补。

  刘正成:是的,中医是通过阴阳协调的理论,通过“六经”的经胳学说去辨
症施治,它不具体到某个器官的局部。这个医理是根据中国的传统哲学观念去认
识人体的。同样,它的药理也是跟这个医理相统一的。现在的“中成药”就完全
违背了中医的医理,把某种中药药材的某种成份分析出来,用这种分离出来的成
份制剂,来治疗某个器官的病。这是反中医的。因此,许多年前,有识之士就说
过,“中医将亡于中药”,就是这种哲学意义的破坏所造成的。

  朱清时:现在诞生了一门新科学,叫认知科学,或者叫心智科学。它不是过
去的自然科学,也不是过去的社会科学,而是一门新的科学。过去是没有多少人
研究它,就像过去人们都觉得,力气再大的人也不能把自己提起来,我们自己也
不可能认识自己的心智是什么,更不可能改造我们的心智了。所以很多人把这个
领域忽略了。总以为我们的心是上帝创造的,先天赋予的。现在才把它当成一种
客体去研究,研究他的规律。二十年后(这门科学只有二十年历史),大家才突
然意识到,原来藏传佛教或者整个佛教就在研究这个东西。如果我们把佛教的迷
信成份,不把求神拜佛当作获取个人好处的“捷径”的话,那么藏传佛教的许多
修炼方法实际上就是心智科学(特别是心理学)的实验,而且取得了很多的成就。
接受这个观点,现代心智科学或认知科学就会马上出现一个广阔的研究领域。

  刘正成:朱校长,我并非在恭维您,您作为一个非常有影响的科学家,您对
某种事物的看法,总有一种特殊的视角,得出一种特殊的、与众不同的结论。而
这种结论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您的思想最终又会回到您的科学立场上。这让
我十分佩服。例如,我刚刚给您书写的这本《白鹿场朱氏源流考》的碑文册页,
这个碑文表面上看起来与历史上难以计数的碑文没有什么不同,以至让人误解一
个科学家怎么在搞封建迷信祭祖呢?是不是他搞科学搞不出成就来了,走入迷信
和世俗之途了?但事实却有惊人的不同凡响。您用最现代的基因学说,去认识中
国人的宗族源流和这种基因种类保护的关系,您所撰写的这篇碑文是与历史上任
何一篇碑文有着最大的科学性认识的分野。我们不能割断历史,而是要保护它、
延续它,以最终求得更新更深的认识。这就是我在书法艺术上所讲的“积累”的
重要性。不是通过“断裂”去求新,而是通过“积累”去求新。文化大革命中把
地、富、反、坏、右的祖坟都掘了,扬州就把刘熙载的墓翻了个底朝天,将刘熙
载的尸骨、遗物弄得一片狼藉。这种愚蠢的行动,当然改变不了自然界,我们至
今仍然崇拜刘熙载《艺概》中的文艺思想。您今天的谈话,又让我长了不少见识,
特别对认知科学的反复阐述,引起了我求知的兴趣。下次,你们的认知科学学术
研讨会一定要叫上我啊!

  朱清时:好的,这个会在北京开,我们一定请您参加。
发表于 2009-9-27 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朱清时,是一个保持操守的大学校长。

有良知的院士与知识分子。

就冲着不扩招,也是令人敬佩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6-16 11:20 , Processed in 0.03288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