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燕果 于 2011-2-1 01:03 编辑
美国的文科教育的确非常好, 但理科教育作者还是得感谢国内的教育, 不然他女儿不会这么容易.
最近接待了一个准小留学生,要来美国读高中, 在国内是北京一所重点高中的好学生, 这男孩健康阳光有礼貌, 言语非常风趣, 对离家独立生活充满期待, 我对他父母说, 你这儿子在哪都是能快乐生存的, 他这素质比我见过的美国的高中生也强很多. 他的父母和孩子的互动非常好, 平等交流, 十多岁的大男孩和父母那么有说有笑的我见得也不太多. 所以, 也许不能什么都怪学校, 怪社会, 家长先自己检讨. 孩子说到自己学奥数的痛苦经历, 父母也讲到要不要孩子上奥数的争论, 爸爸主张不要上, 妈妈说还是随大流, 最后还是上了, 也经历了痛苦, 但痛苦也是自己经历, 而且不是父母逼迫下的经历, 很珍贵. 孩子说, 吃了国内读书的苦, 全世界的学校他都不怕了. 我突然觉得, 不管什么教育制度, 都能塑造出好孩子, 关键看是以什么心态来面对.
题外话, 孩子的妈妈是我小时候的好朋友, 学历不高, 爸爸从小县城出来, 一家兄弟三个都是白手起家到深圳打工, 在打工的时候认识了我的朋友结婚了, 遇上了满是机会的时代, 现在都是亿万富翁了. 我对富翁, 总是有点小小偏见的, 不过看见这孩子的爸爸, 可以了解一点为什么人家能成为富翁而我们不能. 首先头脑里没有条条框框的限制, 一句英语不懂, 下了飞机就租车开遍各地带孩子去面试高中; 其次是对什么都想尝试, 来的时候我们这里大雪, 雪堆得有半人高, 儿子很少见到这样的的雪, 尽管头一次来做客, 还是提出要给我们扫雪, 他爸爸当即响应, 爷倆在我家院子里就忙开了, 最后以爸爸把儿子扔到雪堆里结束劳动. 我喜欢三七网, 也就是因为在这里见到了很多突破陈规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