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5312|回复: 4

叫停门诊输液”应尽快成共识(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13 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叫停门诊输液”应尽快成共识

2011年07月08日 16:29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在“叫停门诊输液”这件事情上,一家医院还不够,还需要更多的医院来参与;光是医院自发进行也不行,还离不开卫生管理部门的参与与主导
  近日,关于“宁波市第一医院”将逐步减少并最终取消门诊输液的消息,引起社会关注,在调查中,半数以上患者却反对取消门诊输液。(7月5日《钱江晚报》)
  首先需要明白的一个事实是,普通门诊不设输液服务,本来就是一种国际卫生惯例。在很多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出台过类似的统一标准,不允许病人在门诊输液治疗。在这些地区,“打吊瓶堪比一次小手术”这样的医疗观念很流行,很少会有人主动找医生要求输液。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叫停门诊输液”只不过是一种方向正确的接轨,是一种清醒的认识,是一种很有现实意义的纠偏。
  当下,我们可能是世界上滥用输液及抗生素情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为何如此?其一,在当下社会,对待输液的观念实在太糟糕。输液的种种危害与隐患被大家漠视,人们往往只看得到输液“好得快”的一面。甚至包括很多医生都把这种错误的观念灌输给患者。其二,与国外对输液的严格限制相比,我们输液的门槛实在太低,在适应症上放得也过于宽松。随便一个普通的医生,在任何地点及时间,都敢给病人输液。一些地方甚至还有输液上门服务,医生们上门输上液就走了,让病人自己拔针。甚至在某些媒体的新闻报道上,一些老师输着液在上课,交警输着液在维持交通秩序,这都被视作为正常的现象。很重要的一点还在于,输液相比吃药而言,能够产生多达数倍的利润,在这种经济根源下,医疗机构滥用输液就不足为奇了。
  “叫停门诊输液”,是在和国际标准接轨,这是纠正抗生素滥用道路上,至关重要、不可或缺的关键一步。但遗憾的是,在这一件事情上,我们当下或许还并没有达成共识。
  一方面,愿意像宁波市第一医院一样,主动牺牲个体利益,将公众健康放在第一位,迈出这一步的医疗机构还寥寥无几。另一方面,作为最权威的卫生部门,在这样敏感而重要的事情上,却至今未给出权威性的释疑与鲜明的态度。此外,这种明显服务于公共利益的转变,却没有得到来源于患者的理解,一些人反而觉得这是医院在给病人制造麻烦。这些都足以说明,要纠正公众这种错误的用药观念,依然任重道远。
  什么时候、什么疾病需要输液治疗?很多时候,都直接取决于人们的观念,包括医生和患者的观念。要使正确而理性的认识占据主流,成为社会共识,最关键的要素是政府部门的态度与立场。从香港地区来的很多居民,为什么在一般的疾病上,从来不会轻易选择滥用输液,口服抗生素都要求医生们一次开够5天?这有可能就是政府统一的严格监管培育出来的观念。因为在每家医疗机构,医生们都统一被要求这样干,不是看急诊不允许输液,开抗生素至少服用5天,公众良好的用药习惯就这样养成了。这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治理经验。
  在“叫停门诊输液”这件事情上,一家医院还不够,还需要更多的医院来参与;光是医院自发进行也不行,还离不开卫生管理部门的参与与主导。作为普通民众,对这种转变与改革还应该予以更多的理解与支持,推动这一种医疗卫生建设尽快到来,并从自身做起,祛除动不动就滥输液的医疗陋习。只有各方尽快达成共识,才能推动这一步的实现,让社会走出滥用抗生素的陷阱,让更多人远离“不当用药”带来的高风险及隐患,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死亡与致残。(吴帅)
发表于 2011-7-13 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叫停“门诊输液”,应尽快成共识。
更应该成为共识的,是从整体性来考虑疾病,而非简单地压制症状。否则,门诊输液叫停后,吃药或打针成为主角,仍然是消炎药的广泛使用----和输液效果一样。
发表于 2011-7-18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

一个发烧就书好几瓶液,简直是恐怖,尤其是抱在怀里的小宝宝

每每看到都觉得可怜的娃啊
发表于 2011-7-18 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输液了门诊哪来的收入呢?
发表于 2011-8-17 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就算規定醫院全部門診不能輸液,而不從人的觀念去轉變,最終都治不了本;我覺得還是從根本著手,多宣傳些濫用輸液抗生素的傷害,引導正確的觀念或會更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6-6 06:02 , Processed in 0.05402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