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3690|回复: 2

六道的习气及对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8-1 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寶積經卷第七十二
北齊三藏那連提耶舍譯
菩薩見實會遮羅迦波利婆羅闍迦外道品第二十四

外道諦聽。彼人若從地獄終來生人中者。當有是相。智者應知其聲。嘶破騾聲。匆急聲。怖畏聲。高聲淺聲。小心常怖。數數戰悚。其毛數豎。夢中多見大火熾然。或見山走。或見火聚。或見釜鑊沸湧。或見有人執杖而走。或見己身為鉾槊所刺。或見羅剎女。或見群狗。或見群象來逐己身。或見己身馳走四方而無歸處。其心少信無有親友。外道。有如是等無量眾相。我今略說如是等相。是名從地獄終來生人間。此智所知非愚能惻。

外道諦聽。彼人若從畜生終來生人中者。當有是相。智者應知。闇鈍少智懈怠多食。樂食泥土。其性怯弱。言語不辯。樂與癡人而為知友。喜黑闇處。愛樂濁水。喜嚙草木。喜以腳指剜掘於地。喜樂動頭驅遣蠅虻。常喜昂頭欠呿空嚼。常喜拳腳隨宜臥地不避穢污。常喜空嗅喜樂裸形。常喜虛詐異言異作。多喜綺語。夢泥塗身。或夢見己身於田野食草。或夢見己身為眾蛇纏繞。或夢見己身入於山谷叢林之中。外道。有如是等無量眾相。我今略說如是等相。是名從畜生終來生人間。智者能知非愚能惻。

外道諦聽。彼人若從餓鬼終來生人中者。當有是相。智者應知。其頭髮黃怒目直視。常喜飢渴慳貪嫉妒喜饒飲食。喜背說人。身體饒毛眼精光赤。多思眾食貪樂積集不欲割捨。不樂見善人。所見財物其心欲盜。乃至得其少許財物即便欣喜。常求財利樂不淨食。見他資產便生妒嫉。復於他財生己有想。見他受用便生吝惜。聞說好食心生不樂。乃至巷路見遺落果及以五穀。便生貪心採取收斂。外道。有如是等無量眾相。我今略說如是等相。是名從餓鬼中終來生人間。智者能知非愚能測。

外道諦聽。若從阿修羅終生人中者。當有是相。智者應知。高心我慢常喜忿怒。好樂鬥諍挾怨不忘起增上慢。其身洪壯眼白如犬。齒長多露。勇健大力常樂戰陣。亦喜兩舌破壞他人。疏齒高心輕蔑他人。所造書論他人雖知語巧微密。亦有智力及煩惱力樂自養身。外道。有如是等無量眾相。我今略說如是等相。是名從阿修羅終來生人間。智者能知非愚所測。

外道諦聽。若從人終還生人中者。當有是相。智者應知。其人賢直。親近善人。毀呰惡人。好惜門望。篤厚守信。樂好名聞及以稱譽。愛樂工巧。敬重智慧。具慚羞恥。心性柔軟識知恩養。於善友所心順無違。好喜捨施。知人高下。善觀前人有益無益善能答對領其言義。善能和合亦能乖離。善能作使宣傳言語。於種種語能善通達憶持不忘。亦復能知是處非處外道。有如是等無量眾相。我今略說如是等相。是名從人中終還生人間。智者能知非愚能測。

外道諦聽。若從天中終生人間者。當有是相。智者應知。為人端正樂好清淨。喜著花鬘及以香熏。樂香塗身常喜洗浴。所樂五欲簡擇好者不喜於惡。喜樂音聲及以歌舞。純與上人而為交友。不與下人而為朋黨。好喜樓閣高堂寢室。樂慈為道含笑不瞋。吐言柔美言語善巧令人喜悅。喜樂瓔珞及好衣服嚴身之具。常樂出入行來暢步。所作精勤終不懈怠。外道。有如是等無量眾相。我今略說如是等相。是名從天中終生於人間。此智能知非愚能測。

外道。若善男子若善女人。欲超此相。應近善知識順彼人意。彼所作者即隨作之。彼善知識。令彼超度為其說法。

外道。從地獄終生人間者。地獄已前作人身時。造諸過惡起瞋恚故便作殺害。以其彼業牽墮地獄。彼在地獄受種種苦。後生人間猶有習氣。是人既知如是相已。必須自知我從地獄來生人間。是人為捨地獄因緣。應求善知識。遇知識已。彼善知識。為除瞋業故說慈悲。亦說慈悲相應助道。以此等行。能除彼人餘殘習氣地獄因緣。彼善知識。或為是人說慈悲相應尸波羅蜜。斷除彼人瞋恚過惡。是人修慈悲時。六波羅蜜。當得滿足增長福德。

外道。從畜生終來生人間者。畜生已前作人身時。修行積習愚癡之法。以習癡故便行惡業。由作彼業生畜生中。彼人本受畜生身時。與諸畜生久居住故。行畜生儀式。彼從畜生終已。由有習氣畜生行法。是人得人身已。聞如是法。見己身行。應當自知。我本必從畜生中終來生人間。是人為捨畜生行故。應求知識。彼善知識。為除是人愚癡業故。說十二因緣。以是法故愚癡得除。彼善知識。或為彼人說般若波羅蜜。既聞般若波羅蜜故。彼人愚癡體性自離。作是觀時便生智慧。

外道。從餓鬼終生人間者。餓鬼已前作人身時。修行積習慳貪之法。是人修行慳貪法故。堅持不捨。彼業力故生餓鬼中。與諸餓鬼久居住故。行餓鬼業。彼從餓鬼終已。由有習氣餓鬼行法。是人得人身已。聞如是法。見己身行。應當自知。我本必從餓鬼中終來生人間。是人為捨餓鬼行故。應求知識。彼善知識。為除彼人慳貪業故。為說布施。以是法故慳貪得除。彼善知識。或為彼說與施相應助菩提法。令其慳貪悉得斷除。彼善知識。或為彼人說檀波羅蜜。是人修行檀波羅蜜故。六度得滿。彼善知識。或為彼人說一切法皆悉平等。是人以修法平等故。般若波羅蜜得滿。以修般若波羅蜜故。流注趣向一切智處。

外道。於阿修羅中終生人間者。阿修羅已前作人身時。多作善根行於憍慢。彼以慢故而作諸業。修行積習憍慢業已。彼業力故生阿修羅中。與諸修羅久居住故。行阿修羅業。從修羅終已。由有習氣修羅行法。是人得人身已。聞如是法。見己身行。當須自知。我本必從修羅中終來生人間。是人為捨修羅行故。應求知識。彼善知識為除彼人憍慢業故。為說聖住處。以是法故。令彼得除憍慢之業。或為彼人說空法門。以是空法。令其彼人慢業得除。亦除吾我得無我解。或為彼說因緣和合故有諸法。以和合故而有所作。若無和合亦無所作。作是觀已。慢使及業悉得除斷。或為彼人說諸法一相。修行彼故般若波羅蜜得滿。修般若波羅蜜滿已。速證一切智終不退轉。

外道。於人中終生人間者。彼人昔作人身之時。修行積習十善業道。作彼業已數數修行。以彼業力還生人中。昔作人時與人久居行人儀式。今歸得人。由有習氣。是人得聞如是法已。應當自知。我本必從人中終已還生人中。是人為超彼習氣故。應求知識。彼善知識為其彼人說無常想。以無常想令除習氣。彼善知識。或為是人。說生死過涅槃至樂。聞此法已。是人能得厭生死過欣涅槃樂。彼善知識。或為是人說六波羅蜜。既得聞已。能發無上菩提之心。彼善知識。或為是人說善方便。是人以此善方便故。即能堅持六波羅蜜。速證一切智終不退轉。

外道。從天中終生人間者。天身已前作人身時。所修梵行布施持戒。皆希來報。是人如是修行積習作業久訖。以是業力生於天上。得生天已。與天久居行天儀式。從天終已。由有習氣諸天行法。是人得人身已聞如是法。見己身行。應當自知。我本必從天中終來生人間。彼人為超天中習氣。應求知識。彼善知識。教其彼人修持梵行。不期來報說於求報。是其過惡但為顯說。修淨梵行無所依著。得福無量。教行布施。不期來報說於求報。是其過惡但為顯說。行於布施無所依著。得福無量。教行持戒。不期來報說於求報。是其過惡但為顯說。受持禁戒無所依著。功德無量。彼善知識。或為彼說善巧方便。是人以此善方便故。能行六波羅蜜。行六波羅蜜已。六波羅蜜漸得滿足。速證一切智終不退轉。

外道。從地獄終得人身者。彼應依善知識。依知識已。應聽三世佛平等法。聞平等法已。應發勤精進。依城邑聚落與大眾共居。具四部處更互相於。論量佛法學問難答。三世法平等得現在前。解一切法無有自性。修此解故煩惱漸除。

外道。從畜生中終生人間者。彼應依善知識親近多聞。以近多聞斷除愚癡。是人雖復求多聞人及諸經論。作非有想。是人觀察非有想已。自然解證無自性法。是人以此三世法平等自然現前。速證一切智。終不退轉。

外道。從餓鬼終生人間者。彼應依善知識修行布施。除其慳貪作諸功德。以修捨故心不積聚。是人以此三世法平等自然現前。作一相解。所言一相即是無相。是人修此無相解故。速證一切智。終不退轉。

外道。從阿修羅終生人間者。彼應依善知識與煩惱魔戰。何者是煩惱魔。所謂憍慢。是時彼人應當觀察。何者是慢。是其誰慢。誰受是慢。誰以此慢起煩惱使。誰捨此慢。是人如是推求之時。無慢可得。亦不見有人攝受慢者。彼人如是觀察義故。無慢可得。無起慢者。與慢相應境界。亦不可得。亦不見有人能捨慢者。如是觀已無一法可得。復作是觀。以惡攝受自誑己身。他亦如是。作是觀時。能見諸法悉無自性。以見諸法無自性故。見法非有。以非有故知不成就。不成就故知即不生。若不生者知彼不滅。若不生不滅者。彼非可說。若解不可說者。則非過去非現在非未來。三世不可得。若法三世不可得者。當知未曾有得有失。外道當知此是一切法平等。以此一切法平等。當知一切法是真如不變不異。如來亦真如不變不異。以一切法即是真如。

是故觀慢得知。是人從人中終得生人間。以有憍慢習氣力故。乃至從彼地獄中終得生人間。以慢習故得知此相。若無慢習。不可得說此從人來。乃至此從地獄中來。

外道。此名離慢智慧。彼相要以具巧方便乃能得知。

又為般若波羅蜜加持此人。方乃得知。

爾時八千諸外道等。聞說此法得無生法忍。

[ 本帖最后由 莲华 于 2007-8-1 18:36 编辑 ]
发表于 2007-8-2 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细阅一遍,甚受利益,心甚欢喜。如此默默无闻之经篇便能有所触悟,若“深入经藏”,自“智慧如海”!信然。
想问莲华兄:何缘注意并重视到此篇经文。很是好奇?

我感觉这段标点似不当:“教其彼人修持梵行。不期來報說於求報。是其過惡但為顯說。修淨梵行無所依著。得福無量。教行布施。不期來報說於求報。是其過惡但為顯說。行於布施無所依著。得福無量。教行持戒。不期來報說於求報。是其過惡但為顯說。受持禁戒無所依著。功德無量。”

看看我改的如何:“教其彼人修持梵行不期來報。說於求報是其過惡。但為顯說修淨梵行無所依著。得福無量。教行布施不期來報。說於求報是其過惡。但為顯說行於布施無所依著。得福無量。教行持戒不期來報。說於求報是其過惡。但為顯說受持禁戒無所依著。功德無量。”

与经说默察对,妻“若從天中終生人間者”,我则人道并恶道特征皆具。

[ 本帖最后由 苦空 于 2007-8-2 13:06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7-8-14 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见到别人所贴此经,读后颇觉受益,故而转贴。

我在六道熏习日久,各道习气均有重染,读此经,如同得到一面镜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5-8-2 05:06 , Processed in 0.03252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