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5687|回复: 11

《中国教育能改变吗》(1-6集)-上海纪实频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23 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k1NzE5NzE2.html

“为了上好大学就要上好高中,为了上好高中就要上好初中,为了上好初中就要上好小学,为了上好小学就要上好幼儿园。所以竞争已将延续到幼儿园。”

“我们从基础教育的入学年段开始,我们就强调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我认为这个口号是一个最恶毒的蛊惑人心的口号。”

“独生子女政策在中国已经推行了三十年,都看重对孩子的培养,于是家长奔波着择校、陪读、交费,学生则毫无生气的应付着考试、才艺、择业。中国的家长和老师早就习惯把孩子的教育比作一场竞赛,那么,这场比赛的终点又在哪里?答案是唯一的,那是一张重点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考试本来只是教学中间的检测手段,现在这个检测手段变成了整个教育机制为之运转的终极目的,这就错了。那为什么会产生这个错误呢?就是因为高考。”
“一个中国孩子的所有教育历程都成了高考的预备班,被调侃为中国式母亲和中国式父亲的中国家长们永远拿着一根所谓的成功的标杆,去要求衡量那些幼小的心灵。”


“伴随起跑线上的竞赛,孩子们的书包也在发生着悄悄的变化,从单肩包到双肩包,再到今天拉杆书包,学业的负担就像他们每天携带的书包一样,越来越重。”

“按学生标准的话,书包重量不能超过五斤,但是现在学生书本的增多,对于小学生来说,一个书包的重量起码要十多斤,普通的背包是没法承受这个压力的,所以现在拉杆书包会卖的比较多一点。”

“很多人都认为童年时最快乐最无忧无虑的人生阶段,没有成年之后的责任和压力,但在中国并不是这样的。中国的孩子肩负着成功的重任,学生面对着人生中最为艰苦的时光。不断的上课和做作业,这样才能成为考试这个炼狱中的幸运儿。”

——“现在中国最苦的不是劳动人民,是学生阶层。学生阶层是当今最苦最累的阶层了。”

发表于 2013-3-23 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3-3-23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90后学生的我真切的感觉到,现行的中国教育和家长对带子女教育问题的态度或是在改革开放、科技快速发展、西方文化价值观冲击的大环境下的必然。中国教育、高考制度固然有其弊端,但在这些大环境下,也实属无奈吧…
像南师创办的太湖学校这样的实验田希望能在不久的将来得到人们的认可,估计到时国学热不再是一种现象,而是深入人心。顶先生!
发表于 2013-3-24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iamdoudou 于 2013-3-24 21:37 编辑

其根源在于中国的父母普遍都有一颗进取的心,说难听的点就是功利的心,与制度没多大关系。全世界无论在什么地方,就中国人最能这样搞,大陆这样,香港台湾也这样,跑西方国家后还这样,当年还搞出个虎妈来。为什么全球就中国的GDP增长最快,也是因为这个。很可贵啊。
发表于 2013-3-25 0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另一个原因是教育资源的不公正配置.

以北京大学的招生计划为例,2009年北京大学本部在北京地区投放招生指标286个,在河南省仅投放78个,还不到北京地区的三分之一,可河南省的户籍人口数量是北京的8倍还多。如此换算,也就是说北京人考上北大的概率是河南人的30倍。
发表于 2013-3-25 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個人認為,是選拔人才的標準過於單一,造成了種種怪現象的發生。考試沒有什麽太大問題,標準答案問題很大。
发表于 2013-3-25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bay

    教育资源的不公正配置,是这样。
    先不说高考,单一个中考就已经让孩子够呛了。以深圳为例,今年初三毕业生有7万多人,能读普高的只有3万多,加上职高、技工学校,还缺一万多学位(而且在老师、家长眼中读职高、技校是没出息的代名词),现实是很无奈的。孩子一直叨叨要是12年义务教育该多好啊,我笑说等你的下一代估计可以实行了。
我个人对户口限制、少数民族加分等非常不喜欢,是歧视政策。
发表于 2013-3-25 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iamdoudou 于 2013-3-25 21:19 编辑
回复  bay
    教育资源的不公正配置,是这样。
    先不说高考,单一个中考就已经让孩子够呛了。以深圳 ...
沉香屑 发表于 2013-3-25 11:43

不是资源不公正配制,是资源有限,资源有限的结果就是需要一个选拔机制。义务制教育,高中,高校,形成一个金字塔型结构,是非常合理的,因为不可能把每个人都按培养成美国总统的标准来教育,不然都去当领导了活谁干那。
发表于 2013-3-25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ay 于 2013-3-25 22:06 编辑
回复  bay

    教育资源的不公正配置,是这样。
    先不说高考,单一个中考就已经让孩子够呛了。以深圳 ...
沉香屑 发表于 2013-3-25 11:43


现在中国已经有一百来万黑人移民,他们生的小孩都是可以低分或是免试入学北大,清华与浙大等名校的.这时代,只要不是汉族的,啥都好说.如果你说这是自轻自贱,准保马上会有人来反驳你,说你缺乏大爱,心胸狭窄.

当然,美国的哈佛与耶鲁,甚至是社区大学,并不因为这些大爱而对这些大爱者或大爱者的同胞免试或低分录取,美国人还没有变态到这地步.

"爱"心泛滥与"多元化"到无法用正常人的方式进行思考与交流的地步了.
发表于 2013-3-26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中国已经有一百来万黑人移民,他们生的小孩都是可以低分或是免试入学北大,清华与浙大等名校的.这时代, ...
bay 发表于 2013-3-25 22:02

非汉族如果从政最多是个单位副手,如果从商,那就看各人能耐。对于黑人,如果不带任何情绪的讲,BAY你如果需要招个伙计,你会招个黑人吗?如果答案是不会那这个问题就没有什么可探讨的了。某些现象,不能排除有些单位或者什么的脑袋进水,但是大的趋势还是无法被左右的。
发表于 2013-3-26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教育是按照生产产品的模式进行的,学生是未来市场需要的劳动力商品。所以教育的模式是按照商品的特质来“生产”的,背后没有理念、信仰支撑,只有赤裸裸的分数,而分数的标尺,就是产品的“规格”“等次”,跟传统的教书育人背道而驰。现在的中国教育乃至西方教育,都是最大的人力资源加工厂,大家不要对这种教育抱太大的幻想。如果希望这些学校继续承担传统“传道、授业、解惑”的功能是不现实的。
发表于 2014-3-7 06: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认为 现在的教育模式是到了该转变的时候了 给孩子们最好的教育是环境 是现今社会的环境  在这个五光十色的环境中 怎样减少孩子的好奇心 怎样让孩子以平等心看待这个环境是很首要的 不是天天背着书包 书包里装上十多斤的书 这十多斤的书中 有的书甚至都没有看过 这也算是一种很大的浪费资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6-13 18:01 , Processed in 0.02689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