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ttxxhh

关于石膏等难溶于水的药物作用的疑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5-14 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近现代医家,张锡纯善用石膏,胡希恕也喜欢用石膏(他喜欢在大小柴胡汤加石膏,在小青龙汤加石膏)。

楼主可以看看他们对石膏的认识理解和医案。
发表于 2013-5-14 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沙药解

石膏
【本经】味辛微寒。主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惊喘,口干,苦焦,不能息,腹中坚痛,除邪鬼,产乳,金创。生山谷。

味辛,气寒。入手太阴肺、足阳明胃经。清金而止燥渴,泻热而除烦躁

《伤寒》白虎汤,石膏一斤,知母六两,甘草二两,粳米六两。治太阳伤寒,表解后,表有寒,里有热,渴欲饮水,脉浮滑而厥者。太阳表解之后,阴旺则汗去阳亡,而入太阴,阳旺则汗去阴亡,而入阳明,表解而见燥渴,是腑热内动,将入阳明也。阳明戊土,从庚金化气而为燥,太阴辛金,从己土化气而为湿。阳旺之家,则辛金不化己土之湿而亦化庚金之燥,胃热未发而肺燥先动,是以发渴。石膏清金而除烦,知母泻火而润燥,甘草、粳米,补中化气,生津而解渴也。

《金匮》小青龙加石膏汤,麻黄三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半夏半升,五味半升,细辛三两,干姜二两,石膏二两。治心下有水,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肺胀脉浮者。以水饮内阻,皮毛外阖,肺气壅遏,而生咳喘。小青龙发汗以泻水饮,石膏清热而除烦躁也。《伤寒》大青龙汤,方在麻黄。用之治太阳中风,不汗出而烦躁者。麻杏甘石汤,方在麻黄。用之治太阳伤寒,汗下后汗出而喘,无大热者。竹叶石膏汤,方在竹叶。用之治大病差后,气逆欲吐者。《金匮》越婢汤,方在麻黄。用之治风水恶风,续自汗出者。木防己汤,方在防己。用之治膈间支饮,其人喘满者。厚朴麻黄汤,方在厚朴。用之治咳而脉浮者。文蛤汤,方在文蛤。用之治吐后渴欲得水,而贪饮者。竹皮大丸,方在竹茹。用之治乳妇烦乱呕逆者。皆以其泻热而除烦也。

石膏辛凉之性,最清心肺而除烦躁,泻郁热而止燥渴。甚寒脾胃,中脘阳虚者勿服。其诸主治,疗热狂,治火嗽,止烦喘,消燥渴,收热汗,消热痰,住鼻衄,除牙痛,调口疮,理咽痛,通乳汁,平乳痈,解火灼,疗金疮。

研细,绵裹,入药煎,虚热,煅用。
发表于 2013-5-14 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楼主的问题,一不小心触及到中医的理象数中的数,这个数啊,可以去看刘力红老师李阳波的认识,行者老师说刘完素对这个数有很深的造诣,这个数的来源是河图洛书,呵呵。

当代研究有山西李保柱,09年我看过他的文章,都看不懂,后来也没再看了。
 楼主| 发表于 2013-5-14 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txxhh 于 2013-5-14 14:14 编辑

多谢姜姐!

关于药性的书,我看了本经,陈修园的解读,长沙药解,黄煌<<张仲景50味药证>>。
易理术数,我只好以物理学来揣测,比如三棱锥,军事上用来阻敌时,棱锥各边都是相等的,不管怎样拨弄它始终是那个样子。若把边长比例变一变,结构就变了,功能也发生变化。。。
     石膏类难溶于水者,只好理解为无形之"气"起作用了。否则绵而裹之是难以进入身体的。
发表于 2013-5-15 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几天弄麻杏石甘汤,脑子里也冒出这个问题,看到这个贴,又想了想。
我觉得生石膏的作用不在于你吃下去多少,而是它跟麻黄等在一起的时候吸收了别人的那啥。
因此我还推断,煮过的石膏不可再用,性质已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5-5-8 01:32 , Processed in 0.033452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