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6077|回复: 12

刘力红教授说谎了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5-28 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刘力红教授在参加第三届道医会时提到“我这次来,正好王国强部长到广西玉林东盟(传统医药)高峰论坛,他去开会。到同有三和去视察和指导,然后让我跟他一起回北京,坐一架飞机,路途上,我们在交谈的过程中,深深感到他对中医的现状很了解,可惜没能来参加这样一个会议,他如果参加,可能会有新的思路出来。……这些年来我一直在想,中医的问题是什么?王部长多次问到我:力红你想干什么?我说中医的问题千头万绪,最关键就是人才。人没有,啥都没有!中医再好,也没有用处。那人才怎么去培养?刚刚徐老师讲到——师承,首先是要有良师。即便今天我们的院校、大学意识到这个问题,想改,它也改不了。为什么呢?没有师!没有师哪有承呢?我们现在当老师当教授的,可以说对中医多数没有太多的感受或者感觉,或者说没有太多的自信,它存在下去,那一定就是越来越糟。”

没过几天,我们就看到了王国强副部长的“中医梦”之 中医药科技创新的五大任务”。第一,创新发展中医药理论。第二,创新发展中医临床诊疗技术和中药科技。第三,创新发展中医药研究方法学和标准规范体系。第四,创新发展中医药科技成果评价体系。第五,创新发展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我相信刘力红教授是绝对没有说谎的。可这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吗?大概也许可能是吧。

相关链接:《当下医道会的使命》——刘力红 )(油麻菜)http://www.37ct.com/thread-80122-1-2.html
王国强提出中医药科技创新的五大任务四个要求 推动科技创新实现“中医梦”http://www.jstcm.com/article_info.asp?id=3875
发表于 2013-5-28 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梦游书 于 2013-5-28 17:04 编辑

创新发展什么的,是为了符合马克思历史发展的什么;
大致的意思:中医在历史上及当今可验证是有疗效的,但其理论的历史背景决定它是有历史局限性的,继承它时必须加以辨证发展。也许只是为了审核通过。
发表于 2013-5-28 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王部长的几个想法很好,可以共同遵循的标准和评估体系确实是目前中医最缺乏的。如生命力的虚实、经脉的通阻、病的进退、疗效的好坏等,都需要一个大家都可以看得见的客观参照。既不能生搬硬套西医的标准,也不能任由个人毫无证据地主观臆测并妄下断言。
发表于 2013-5-28 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三七生

对,如果中医有可适量的标准和评估体系,或许会好些,至少对目前的状况而言。
发表于 2013-5-28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王部长的几个想法很好,可以共同遵循的标准和评估体系确实是目前中医最缺乏的。如生命力的虚实、经脉的通阻 ...
三七生 发表于 2013-5-28 20:19


  想法好可以尝试,但目前弄这样一个"客观"标准几乎没有可能。
  除非物理学能有极大发展,"客观"的仪器能识别药物的四性五味,能理解得了何为生命力。。。
发表于 2013-5-29 07:35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有个热成像扫描仪,简称TTM,就可以从影像上看到人体生命力分布与流通状态,当然需要正确解读才行。如果卫生部官员真有这个想法并不是无法实现的,如果只是一种姿态,并不需要实际行动,就另当别论了。
发表于 2013-5-29 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陈玉琴健康理念

九.我没有进过医学院,更没有学过解剖学,思考问题一是简单化,二是直观。循经指压让我得出的结论是:一.经络只不过是五脏六腑的通道。二.指压、推拿、针. 灸、拔罐、刮痧都不治病,只不过是疏通经络。经络疏通了人体的一些症状也就随之减轻或者消失了。三.人体的病是人体自己修复的。曾经与复旦大学经络的物质基础研究小组负责人在上海市六医院做过一次用经络指压去除心包积水的实验,志愿者是复旦大学的一位女教授,她胸闷,气急,四肢无力,很长时间得不到解决,在核磁共振检查后做指压,指压后再做检查,通过计算,半小时的指压减少积水百分之二十九。后来费教授又与上海市六医院一起做过实验,对象是一癌症病人,心包积水严重,结果是去掉积水百分之五十。心包经可以去掉心包的积水,肺经可以去掉肺的积水,肝经可以去掉肝脏的积水。经络是五脏六腑的通道,用这个方法清除脏腑的积水比服药快,可以立即得到信息反馈。
发表于 2013-5-29 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彩风车 于 2013-5-29 17:52 编辑

“ 中医药科技创新的五大任务”。第一,创新发展中医药理论。第二,创新发展中医临床诊疗技术和中药科技。第三,创新发展中医药研究方法学和标准规范体系。第四,创新发展中医药科技成果评价体系。第五,创新发展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我看到这几个“创新”就吐血,我年年写文件也常用这二字,表面是好看,实际是忽悠。难怪中医末落,旧的都捡不起,还创新?这些官就爱吹牛,拉大字布。
发表于 2013-5-29 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有个热成像扫描仪,简称TTM,就可以从影像上看到人体生命力分布与流通状态,当然需要正确解读才行。如 ...
三七生 发表于 2013-5-29 07:35



    我有印象几年前老师提到过这个仪器(或者类似仪器)。
   
    这类问题太大,需要思考之。
发表于 2013-5-29 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热扫描成像系统(TTM)简介
(三七生发帖)
http://www.37ct.com/thread-39478-1-1.html
发表于 2013-5-29 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姜与炙甘草


    看问题层面不同。

    用理科的函数形式分析:

    治疗效果 = 外部干预 ⊕ 人体内部作用
  
    因此右边这两个输入都是起作用的。
发表于 2013-5-30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三彩风车
中医没落就没落自创新上。
所谓中西医结合,中医现代化等将中医搞得不伦不类。
 楼主| 发表于 2013-6-1 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估计中医药大学的教授们又会“与时俱进”的申请几个能沾得上边的课题,作为自己积累名利的手段,而且一定是不会对中医有什么实质性帮助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5-5-8 01:38 , Processed in 0.02994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