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24991|回复: 33

逍遥丸到底错在哪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19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家经方对时方看不起。但是遇见脾虚肝郁的人。想知道逍遥丸错在哪了呢?我想在逍遥丸的方子上变化用用。
不想用柴胡桂枝汤 药味太多了。肝郁,肝血有点虚。寒湿也有点重类似肾着汤的样子。柴胡桂枝汤加肾着汤药味太多了 感觉很杂。
发表于 2012-4-19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从现实来看,长期以来,逍遥丸和柴胡舒肝丸、龙胆泻肝丸一样,是中医界(院)比较流行的方子,如果这种长期使用的结果的影响是正面的,那么中医对大众的影响以及留给大众的印象应该不会像现在这个样子。

从医理药性上论,逍遥丸对药物的归位走向判断有误。如柴胡一味,宋金以降往往被理解成了生发肝气的升散药,而柴胡实际上是推陈致新、承上启下的苦味降胆药,通常与黄芩、半夏、枳实等清降阳明的药物合用,方显配合得当。另外薄荷凉散肌表,用在这里也不知何意。柴胡、桂枝合用,太阳少阳同走,味数虽多,与脉相合,各有所司,归属明确,用准效如桴鼓,何杂乱之有哉?
发表于 2012-4-19 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leson
  时方也好,经方也罢,总都是方剂。其实你要仔细观察,逍遥散得药物组成与小柴胡汤和桂枝茯苓丸的很相似,并没有特别大的不同。关于两张方子还有一张好像是清肝散还是凉肝散,在日本人汤本求真的著作《皇汉医学》中有很详细的比较。
  后世出现了好多逍遥派的一声,大体都是以逍遥散化裁,其外输内补之功着实全面。肝郁血虚脾弱的病人尤其合适。
  逍遥散变化太多,一时难以叙述。具体还是自己查阅吧。个人一点建议,希望没有说错。
发表于 2012-4-20 00: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七先生言之有理。我一经方医生朋友曾用小柴胡原方(一两以10克计)合枳实、厚朴(此两味各30克)一付治愈中耳炎之发热不退、肿胀流脓。经方之威力于此可见。
 楼主| 发表于 2012-4-20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大家多讨论讨论。
发表于 2012-4-20 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三七生

先生能讲讲升陷汤、补中益气汤的方解吗?为什么都有柴胡呢?
发表于 2012-4-20 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三七生

先生能讲讲升陷汤、补中益气汤的方解吗?为什么都有柴胡呢? ...
小草易生 发表于 2012-4-20 12:18



    升陷汤亦仿补中益气汤而来,此二方皆以黄芪为君,意在升举中下之气,方中用柴胡有升极而降之用,虽非作者本意,然整体功效已不可少,此歪打正着者也。另下元不固者忌此二方,恐未能补益反拔其根本也。
发表于 2012-4-20 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用补中益气汤和升陷汤......另下元不固者忌此二方,恐未能补益反拔其根本也。
我看门纯德的医书, 门老先生也是这样说法, 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

请三七先生说说下元不固者最明显的表现在哪里? 脉象是什么?
发表于 2012-4-20 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06年我刚接触中医的时候, 听到最多的就是补中益气汤~归脾汤和逍遥丸~丹栀逍遥丸.

现在觉得经方短小精悍, 时方庞杂无边.

但是为什么惟独蒲辅周老先生能把经方和时方运用到运斤成风的境界呐?
发表于 2012-4-20 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用补中益气汤和升陷汤......另下元不固者忌此二方,恐未能补益反拔其根本也。
我看门纯德的医书, 门老先生 ...
姜与炙甘草 发表于 2012-4-20 13:06



    尿频腰酸,腿软无力。脉微细甚至浮弦。用后小便难禁,此为征兆。
发表于 2012-4-20 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三七先生的发言就是醍醐灌顶,虽然有不懂的地方,但是受用匪浅。
 楼主| 发表于 2012-4-21 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三七生


      这个薄荷,我记得以前看过一个案例。有一位小医生在医院一直看不上病。有一次一位病人妇女来闹。大概是肝亢的病,开了一些镇肝的药。喝完之后病人觉得更难受了。堵得难受。要讨个说法。
      大家都没办法,这个小医生看过之后说我用薄荷给你泡点水试试,你喝完没用再说。病人不太信,但是喝完没一会,她就不堵了。
发表于 2012-4-21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三七生


      这个薄荷,我记得以前看过一个案例。有一位小医生在医院一直看不上病。有一次一位病 ...
leson 发表于 2012-4-21 09:01


郁而不升则憋闷堵胀,阴凝则宜辛温解散,阳郁则宜辛凉疏解。薄荷辛凉,于阳有余而结滞者为宜,于阴凝者不宜。清以后医学专尚寒凉,一味清泻,谬谓肝无补法,于肝非镇即泻,致一团温和生发之气郁结下陷。乃至举国相从,民众性情大变,肝陷胆寒,谋断全失,恐惧内生,外侮环视,举国倾陷,实与此难脱干系也。
发表于 2012-4-21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说起这个薄荷啊,我印象太深刻了。前段时间看到厂里桂花树下长了好多薄荷,老板娘说可以治感冒喉咙痛。刚好那两天老公感冒喉咙痛,喝了葛根汤没见效,我还想着下班后摘一点回去给他泡水喝。自己就随手摘了一朵,大概是3片叶子的嫩芽,泡了杯水喝了,结果啊,马上就感觉到自己的气往外散,很难受啊,没想到这小小的3片叶子,辛散威力太大了。很奇怪我喝紫苏茶却很好啊,每次风寒感冒我喝一次就好了,喝下去暖暖的。
 楼主| 发表于 2012-4-21 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 三七生


    原来如此。学习了。
清朝晚期开始,中华的确性情大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6-17 02:53 , Processed in 0.03072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