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7167|回复: 22

(转)研究称6岁前挨过打的孩子更可能获得成功(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6 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孩子往往害怕被父母打


国际在线专稿:

     据澳大利亚新闻网4日报道,最新研究发现,那些曾在6岁以前被父母打过的孩子,远比那些从来没挨过打的孩子,生活得更快乐,而且更可能成功。据报道,接受调查的总共有2600人,其中四分之一的人从来没有挨过打。
  
     6岁之前挨过父母打的孩子,上学后很可能成为校园里的好学生,而且冒险的欲望和考大学的欲望,会比那些从来没有挨过打的孩子强烈得多。
  
      相对而言,只有那些一直被父母打到大的孩子,会出现这样那样的行为问题。英国儿童组织和立法者曾千方百计将父母打孩子的行为认定为“不合法”。这些反对体罚儿童的人士声称,打孩子是一种虐待行为,会给孩子的心理留下阴影。
  
       如今,这样的研究成果无疑是对传统观念的有力反驳。美国密歇根州大急流城加尔文大学心理学教授马乔里?古诺指出,自己牵头的这项研究表明:“打屁股是一种危险的方式,不过有时候要完成一项重要的工作也会用到危险的工具。只要我们能很好地使用,就不会造成任何伤害。”(李杰)
发表于 2010-1-26 19:0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年头,研究什么的都有。
 楼主| 发表于 2010-1-26 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坛坛里有没有打成功的?过来报下到呀。。。。。。。

俺问了一同事,他说小时候挨过男女混合双打,器材是:鸡毛掸、拖鞋、木尺、晒衣架、小树枝、扫把。。。

另一同事小时候很皮,挨过重型武器:扁担,还吃过皮带炒肉。。。
发表于 2010-1-26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先天一机 的帖子

您觉得他们现在成功吗?
发表于 2010-1-26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个伪命题,因为6岁之前的孩子几乎都挨过打。
发表于 2010-1-26 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貌似悖论的命题可以同时成立,比如:据研究表明,6岁之前吃过素的孩子更聪明/6岁之前吃过荤的孩子更聪明。

那些号称从未挨打的孩子,要么不记得了,要么出于某种原因没说。就好像中国的某些性科学研究结论,与日本、台湾、菲律宾等亚洲国家所调研的结论,就有很大差异,与欧美就更大了。这与社会伦理价值观以及个人心理波动有很大关系的。

[ 本帖最后由 磁盘 于 2010-1-26 21:47 编辑 ]
发表于 2010-1-26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磁盘 于 2010-1-26 21:41 发表
很多貌似悖论的命题可以同时成立,比如:
据研究表明,6岁之前吃过素的孩子更聪明/6岁之前吃过荤的孩子更聪明


这就是智慧,
这些本是无聊的研究,偏偏被人用来当证据,当反面的证据同时存在时,争吵就不可避免了。
其实很多东西是常识,用不着大惊小怪的,更用不着当成研究成果,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无聊,无聊。

独家研究表明,小时候穿过开档裤的孩子更聪明。
发表于 2010-1-26 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我爱莲花 的帖子

发表于 2010-1-27 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幽默的莲花!
发表于 2010-1-27 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独家研究,重大科技成果——
没有断奶就失去妈妈的孩子一定会成功,父母双亡的绝对会成功。

前者,例子,我大表哥
后者,例子,好多好多,不一一列举啦

此研究成果,准备申报诺贝尔全部奖项,空前绝后,具有重大意义
发表于 2010-1-27 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爆笑!牙齿都变形了!还是喜欢这样的洞庭师兄!
发表于 2010-1-27 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qinglian 的帖子

他们能活下来就挺成功的,您不能再做更多的期待了。
发表于 2010-1-27 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让我想起了  棍棒底下出孝子呢?
周立波表演节目的时候 经常详详细细的讲他妈妈是怎么痛打他的。打的他脸上都是鞋印子。
夏天浑身都是伤口 上学都不好意思。 但是他说这个世界上他最爱的就是他的妈妈。
发表于 2010-1-27 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据最新发现,能自己打自己(忏悔)才是成功的。
发表于 2010-1-27 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以身观身,难以中庸平和。关于中庸无为,可以看看先生的一个帖子理解一下:关于“禁用”生石膏的说明。----   http://www.37ct.com/viewthread.php?tid=24695&highlight=
在家打孩子如同动兵灾,不得已而为之,恬淡为上(莫加之孩子怨恨恼怒烦),否则孩子的教育是有问题。   但是一味用爱,一定杜绝责罚,就如只养身体,不用药石一样,一般家庭这样做,估计也会有问题。学佛之人,爱孩子若佛,行不行的通,我还在疑惑,不过至少能爱众人若佛,然后再爱孩子若佛,可能才稳妥。关于责罚孩子,齐谦学堂孟庆锋老师在 小筛子国学启蒙公益教育工程计划书--- http://www.37ct.com/viewthread.php?tid=24678&extra=page%3D1   10#的话,大家也可以参考。
看王老善人的文章,感觉父母孕育孩子之时的状态基本上决定孩子的秉性,如果这时候怨恨恼怒烦较多,孩子生下来就比较敏感,父母自然再用怨恨恼怒烦(主管或者客观上)执拗孩子,孩子长大对父母的感觉,以及对他自己孩子的体察可能更敏感一些。反之,父母孕育孩子之时怨恨恼怒烦较少,开朗自信,孩子生下来就皮实一些,教上育上也容易一些,甚至孩子出生后父母境况不如以前,怨恨恼怒烦增多,孩子长大后依然容易能看得开。
总之,孩子适应自然,适应社会,才是自然。自然以后糊涂才是难得糊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5-8-8 12:22 , Processed in 0.03092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