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11759|回复: 21

少阴病麻黄附子细辛汤证应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9 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伤寒论>>原文: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本条文说在少阴病的前提下,出现发热的症状,但脉把起来是浮少沉多的脉,即开此汤.少阴病即是君火病,君火无太过之病,只有不及之病.君火主神明默运,君火足则志定神清.君火不足则神志失清明,神不清则处事反应不敏,志不明则遇事消极淡漠.少阴病,脉微细,但欲寐为提刚.有多寐与不得寐之症,也有整天想睡而又睡不着之症.多睡者每多麻附辛症,心中烦不得睡是朱鸟汤症,想睡又睡不着多可用镇武汤,每获良效.下面分享两则麻附辛案,2009年8月28日,我的大儿子在艳阳天的上午去外面写生作业,回来后进入空调间,又喝了一点饮料,其后发现发热,头部和手足阴面热,额头有点通,鼻子有点塞,嗓子有点不舒服,摸其脉两手脉数急,沉部更有力,其后躺下就昏睡.其后我的小儿子去学校帮老师搬书回来,又说发热了,中午吃得很少,头不舒服,下午也是昏睡两儿都得少阴麻附辛汤症也.为他们开下方,麻黄3克,细辛3克,炮附子6克,水烧开煮3分钟,两人分服,到第二天中午二人都胃口大开,一付药治好了两个人.用对经方,有时治病真是好爽,其效如神.
发表于 2010-3-9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分享。
 楼主| 发表于 2010-3-9 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咳嗽案

侄女五岁,2010年3月7日,咳嗽于下半夜至起床前为甚,本属三阴体质,去年感冒发烧手足冷,无食欲,与附子理中加肉桂一付而烧退,三付而愈.于是为她开下方,柴胡3克,生白芍3克,炙甘草2克,五味子1克,干姜4克,细辛1克,附子2克,服一付,当天夜里咳嗽未作.
发表于 2010-3-9 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此方加柴胡是不是咳则有郁热,需柴胡先疏通右降路?为什么用白芍代替黄芩呢?
 楼主| 发表于 2010-3-9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因该咳嗽于木气生发之时为甚,说明病在左路,又是少阳之体,考虑用柴胡剂,我取四逆散加减,本属三阴体质,内有沉寒,而无胃家实证,故去枳壳而合四逆汤,更加五味子,细辛合而成方.不想疗效如此迅速,可见经方之可贵也.
发表于 2010-3-9 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裘万吉 于 2010-3-8 16:03 发表
侄女五岁,2010年3月7日,咳嗽于下半夜至起床前为甚,本属三阴体质,去年感冒发烧手足冷,无食欲,与附子理中加肉桂一付而烧退,三付而愈.于是为她开下方,柴胡3克,生白芍3克,炙甘草2克,五味子1克,干姜4克,细辛1克,附子 ...


--------------咳嗽起于下半夜--起床前,3--5点,阳气旺于手太阴经,肺经元气排寒的反应---咳嗽,姜辛味,温化太阴肺之寒湿即可解决,楼主,柴胡白芍调升降,为少阴经气不利四逆作咳证,更加附子以助元阳驱邪,扶三阴阳气以助之---但有调动阳气趋之。不利于收藏。亦可不用。
发表于 2010-3-9 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孙海亮晶晶 的帖子

佩服孙老师的六经辩证分析!

那在什么条件下使用四逆汤与四逆散? 或这两个方子的主要区别?
发表于 2010-3-9 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裘万吉 的帖子

谢谢裘老师指点,我之前老以为咳嗽是因火有升难降引起,应该扫右边就能降下了,但刘力红指明柴胡桂枝汤扫左少阳,大柴胡扫右少阳,我想不通,原来如此,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10-3-9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孙老师的指点,但当时考虑证属寒湿,而却咳嗽无痰,甚于木气生发之时,当有木气升降失调之兼证,才用柴胡白芍,加之手足不温,故加附子.但本人是自学伤寒论,因拜读<<思考中医>>和<<运气学导论>>之后,才得以初步有所领会,也斗胆用经方为得综合虚劳症的父亲治疗过,当时父亲是头昏,手足无力,有名的老医生为他把脉说,两手脉不见,虚到极点.为他开六味地黄丸加减之类的方子,但连看将进两月,毫无起色,又换一老医,都未服完而停.恰在此关键时刻,我买到了一本好书<思考中医>>,便日夜苦读,略有领会,便重读<<伤寒论>>,之后就自己为父亲开方,连开三方,共服十二付,情況大见好转,两手的脉也起来了.从此以后,我便与<<伤寒论>>结下了不解之缘.以后也为自己的母亲的精神慌忽,不能自主,目合则惊,心下如有物堵之症而开一方,不想才服七付,便得治愈.我从经方中尝到了甜头,去年又有幸在家乡当面得三七生先生指点,有如醍湖灌顶,受益非浅.但毕竟才疏学浅,终难入仲景之门.仅能为家人开几个小方,少受点西医的摧残.现在又有幸能在网上向各位高人学习和得到指点.在此谢谢了.
发表于 2010-3-9 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裘老师自学到这种程度,好佩服呀。我也刚看完《思考中医》,真是本好书。
发表于 2010-3-9 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裘万吉 的帖子

楼主真厉害呀.

我从06年春天开始接触中医, 06年秋天开始看黄帝内经; 07年春天开始看<思考中医>, 07年冬天找到37网; 08年春天开始看圆运动......可是到现在我对经方还是一头雾水, 摸不着南北, 更不会开方了 .
  
请您多写写您的学习方法与心得, 多谢了.
发表于 2010-3-9 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三彩风车 的帖子

三彩妹妹, 您的进步也很大哦, 也说说自己的学习方法与心得.
发表于 2010-3-9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失败乃成功之母。女儿一个月至少发烧一、二次,每次都不同,每次都是我先练手,先生们收拾残局,嘿嘿,N十次的教训,嘿嘿,嘿嘿~~~这种方法不建议大家学。
发表于 2010-3-9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 三彩风车 的帖子

我也一直在姑娘身上练手哦.
 楼主| 发表于 2010-3-10 07:42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孙老师的指点,但当时考虑证属寒湿,而却咳嗽无痰,甚于木气生发之时,当有木气升降失调之兼证,才用柴胡白芍,加之手足不温,故加附子.但本人是自学伤寒论,因拜读<<思考中医>>和<<运气学导论>>之后,才得以初步有所领会,也斗胆用经方为得综合虚劳症的父亲治疗过,当时父亲是头昏,手足无力,有名的老医生为他把脉说,两手脉不见,虚到极点.为他开六味地黄丸加减之类的方子,但连看将进两月,毫无起色,又换一老医,都未服完而停.恰在此关键时刻,我买到了一本好书<思考中医>>,便日夜苦读,略有领会,便重读<<伤寒论>>,之后就自己为父亲开方,连开三方,共服十二付,情況大见好转,两手的脉也起来了.从此以后,我便与<<伤寒论>>结下了不解之缘.以后也为自己的母亲的精神慌忽,不能自主,目合则惊,心下如有物堵之症而开一方,不想才服七付,便得治愈.我从经方中尝到了甜头,去年又有幸在家乡当面得三七生先生指点,有如醍湖灌顶,受益非浅.但毕竟才疏学浅,终难入仲景之门.仅能为家人开几个小方,少受点西医的摧残.现在又有幸能在网上向各位高人学习和得到指点.在此谢谢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5-5-8 06:02 , Processed in 0.04076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