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古路客       
  
总发贴数: 1 篇  
注册日期: 2005/01/16 
 
  患者男性,15岁,于2005年1月1日出现四肢末端疼痛,呈烧灼样,局部皮温高,多于夜间发作,遇冷水可缓解,患者平素有感触风寒病史。在广州中山医诊断为“红斑性肢痛症”。查头颅CT示:双侧额、顶叶改变,考虑感染性病变。患者从发病至今共抽搐三次,每次持续几分钟,意识不清,牙关紧闭,双目上视,注射安定后可暂缓解。 
实用内科学(11版)对此病有以下描述:红斑性肢痛症是一种少见的肢端血管扩张性疾病。临床为肢端皮肤发红、肿胀、温度升高和剧烈烧灼样疼痛,尤其以足底及趾为甚。环境温度升高时灼痛加剧,温痛降低时灼痛减轻。好发于年轻人,常在严寒季节突然转暖时发病。起病急,疼痛似烧灼样针刺,夜间发作次数较白天次数多,若休息或将患肢抬高或用冷水浸泡=可减轻疼痛。本病常屡次发作与缓解,数年不能治愈,部分病例对治疗反应良好。常见的伴发疾病有:红细胞增多症、慢性骨髓性白血病、遗传性球形红细胞贫血、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治疗上可予利血平、氯丙嗪等。 
 
此病人双手双足疼痛酷似红斑性肢痛症,但颅内感染,发作性抽搐似与此病无关,请教各位,中医治疗可有良策? 
 
本论坛不欢迎任何非学术讨论 
2005/01/25 05:21am IP: 已设置保密    
  
   
  
  三七生   头衔: 分类区版主 
  
总发贴数: 1720 篇  
注册日期: 2003/04/11 
   
 似肝风内动所致,可以杞菊地黄丸一试,下午三时与睡前各服18粒。   
 
 
本论坛不欢迎任何非学术讨论 
2005/01/25 01:22pm IP: 已设置保密    
  
 
  
  三七生   头衔: 分类区版主 
   
常人只知风能动于上,不知亦能动于下,在天为风,在地为震是也。   
 
 
本论坛不欢迎任何非学术讨论 
2005/01/25 01:53pm IP: 已设置保密    
  
   
  
  小虫子       
 
总发贴数: 46 篇  
注册日期: 2005/01/11 
 
厥阴不合是内因,寒邪郁闭是外因,杞菊地黄丸太轻,恐相火不能回,考虑,三甲,震肝息风类,佐以,乌梅丸.针灸可以十宣针刺,勿伤血.   
 
 
本论坛不欢迎任何非学术讨论 
2005/01/25 02:04pm IP: 已设置保密    
  
   
  
  三七生   头衔: 分类区版主 
 
    背景:2005年1月1日,甲申年,六之气,主气太阳寒水,客气厥阴风木,风气泻水,水气不藏。患者男性15岁,正当天癸初降相火妄动之年。 
    推论:厥阴不合,导致相火离位,太阳外封,不能散于外,则必郁于内。大寒之后,交于乙酉年初之气,厥阴主时,热痛或当随汗而解,然元阳亦当大损矣。设或未从汗解,亟当补水以收之。   
 
 
本论坛不欢迎任何非学术讨论 
2005/01/25 02:24pm IP: 已设置保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