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18651|回复: 58

月落的花影,寂静满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13 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直想写一篇关于心理学的文章,居然起了这么诗意的名字。

不知不觉,走了好几年了,现在回头看看,如在一树繁花的月光里,清凉寂静的看着自己来时的路。这几年,我学会了一点接纳自己,学会了些怎么面对情绪,学会了些人和人的界限和位置。修复了些和父母的链接之后,才知道,人无需努力,为什么呢,当生命力回到你身体里是,如河流的奔涌一样,奔跑是必然的。哪里需要一个努力在里面呢?而干涸的河床,才需要我们艰难的移动,为了让自己移动,我们以为我们必须努力。如果不小心陷入了泥沼,越努力陷的越深。这也许就是顺流的智慧,这何尝不是东方的睿智呢。

这一世的生命,经由我们的身体,流淌在世间。生命是被滋养的,还是被捆绑的,决定了日后生命力的状态。抗拒是生命力的最大消费者,我们任何形式的抗拒都是消减自己的生命,对现实的抗拒,对自己的抗拒。只是,抗拒成为了我们的习惯。尤其是,当成长变成了消减生命力的事情时,我们当然会停滞,然后痛苦。很多所谓的修行,如果生活中不受用,自己越来越痛苦,也许就是走错了方向。
 楼主| 发表于 2013-8-13 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是很不容易的。这样的人是在观察世界而不是活在评判与是非里。用佛法的说法来说,就是他们的第六意识是比较清静的。他们因为不匮乏,所以,不焦渴。贪自然会少。因为压抑少,所以不愤怒,嗔心自然比较薄。没有扭曲的渴望,痛苦的经历,又有安静的心灵,痴自然不重。接纳喜欢自己,生命力是顺畅的。你可以去观察,尤其是孩子,有的孩子的生命力是撑着皮肤向外长,整个是饱满,充满了力量。有的孩子,黄萎。就像一朵揉碎的花朵。看看你的孩子,感觉他的生命力状态。
成人的相貌为啥要自己负责呢,有的人到了中年之后,明显是不满的综合体,有的人是抱怨的发射机,哈哈,所谓诚于中,形于外。如果不面对自己的真实的情况,不去修补自己人格的缺憾,捷径是不好走的。
 楼主| 发表于 2013-8-13 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他们会好好的活着,善待自己和家人。身心舒畅,出于热忱的生活,而不是恐惧。不吝给予他们本来不缺乏的爱于宽容。

他们没有那么强的控制欲,没有深重的恐惧,也没有很强的攻击性和失败感,谦卑,臣服于命运,不会把孩子当成实现自己的工具,没有丧失感觉,所以,自然会尊重生命,尊重孩子。在家庭的传承中,传递的是爱而不是苦难。如果能成为这样的人,我就深深的感到满足。在这样的基础上,如果愿意,透过智慧,选择属于自己的生命升华之路,也许才成为一种可能。
发表于 2013-8-14 0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半夜爬里来赞叹
发表于 2013-8-14 0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美,我向往的境界,努力中...哦,对了,不需要使劲“努力”,看着就行了。
 楼主| 发表于 2013-8-14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8-14 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好友,常不屑的说,心理学那点玩意和佛法唯识比起来差远了。

我想想,好像比也是挺多余的事,其实,什么法不是佛法?我选择学习可以让我受用的,并不表示,不学习其他的。这里面有个无意识心理,比如我说甲好,但根本没有提乙的事情。就会有人说,乙也不错呀。呵呵,无意识的对立就在里面。非此即比。
 楼主| 发表于 2013-8-14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这些,颠覆了一些惯常的习惯。真心受益。

接纳自己,承认事实,这个真的太智慧了。严老师课上有特别妙的一段话:生命给我们关了一扇门时,同时也开了一扇门。但很多人,都在苦苦拍这一扇关掉的门,而不去寻找为自己打开的那一扇门。
我们容易不珍惜自己眼前得到的,一切都是,包括,我们拥有的品质。我们都会忽略,而去想要自己性格难以做到的事情。堂吉诃德式的人生,很多呢。像个战士一样的向自己宣战。
 楼主| 发表于 2013-8-14 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愿意看到一个人的整体。比如,你看一个人该用右手的时候不用,你说他笨,说他不懂,替他着急。也许他的右手受伤了没好。只是你不知道。宽容和理解是一家人。
这个帖子,我准备写写我自己。送给亲爱的自己。
发表于 2013-8-14 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一遍又一遍,好喜欢。
发表于 2013-8-14 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静静地品味,每一句话都象是信手拈来,那么自然却又那么深刻,不知道触动了心灵的哪个角落,感到那么亲切却又那么有力
 楼主| 发表于 2013-8-14 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的成长:与生俱来的一个人+后天环境的境遇=人生,人生看似复杂,其实也很简洁,就那么两条线而已。与生俱来的,算是天分吧。有的天生喜欢数学,有的天生热爱山水,有人天生脾气大,也算天分吧。后天的成长环境,主要指童年的经历。那就等于是写程序的时候。所以,同样的经历,不同的结果,也很正常。在这里,特别敬佩孔老夫子,真不愧为教育家,老人家,提倡因材施教。

天生携带的所谓负面特质,如果在父母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允许,接纳。人就会从这个问题中穿越过去,但一般人运气都不会那么好,所以,失去了成为完整的人的最佳时机。我们长大了。长大了,所有的问题就要自己来。但是我们不能长久持续的责怪怨恨父母,因为,他们也没有得到过。
 楼主| 发表于 2013-8-14 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看不到孩子,但很擅长看到,孩子和自己心目中的不同。于是,多余或是欠缺的部分,就是我们所谓的教育目标。拿开心目的中的孩子,去真正的看看,眼前这个生命。他的特质,他的梦想,他的向往,他的悲喜。同样我们也看不到自己。看到是与自己希望成为的样子的不足或多余。

如果你敬畏生命,就静悄悄的做肥沃的土壤。有个父母告诉我,我现在不管我孩子了。但听的我还是心惊,明显感觉到,是丝丝愤怒后的放弃。孩子此时不是感觉到自由,而是被遗弃。有时候,有的孩子宁愿被训。教育,永远是心法,不是技法。

如果是禅宗的路线,不管你什么方法,只要能跟孩子心心相印就行。关系好了,咋样都行。
发表于 2013-8-14 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禅音

在家庭的传承中,传递的是爱而不是苦难。

赞!!
 楼主| 发表于 2013-8-14 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标准,没有标准。

避免用自己的喜好与规则去评价别人的人生。刚一个朋友打电话过来,告诉我,某某现在在美国上课呢,一直邀请她去,她累了,不想去了。我说,我现在不想上太多课了。突然,发现,是自己内心对这个去美国上课的朋友行为的评判。忏悔!

随及感觉到不舒服,觉得自己还这样,看到没,对自己的要求,追悔,于是又一个烦恼出来了吧。如果没有察觉,我们为了让自己舒服点,会给自己讲道理,一种讲法就是,别人错在哪里哪里,看我这个想法是对的吧,让自己理直气壮,用以消除不适感。另外一种讲法,更迷惑人,我是可以评判的。我接受我自己这样子。从道理上没问题。但是,如果是为了消除不适感,就又是问题。

直接面对那个不适感就行了。任何头脑的教条都无需介入。有觉知的看着。人为了趋乐避苦,制造了更多的痛苦。如果说修行教会了我什么,只是面对与臣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5-20 15:03 , Processed in 0.02949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