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4164|回复: 14

辨君相两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1-5 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裘万吉 于 2013-11-8 12:41 编辑

《论》曰:君火以明,相火以位。谈医道论人身,心者君主之官,主神明,位居明堂,而临观八极,遍明周身,因此有心主血脉而遍布周身,君德由此而施普。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此君德之施普也。心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夏日阳气盛大,万物生荣,太阳布德万物生化于此见证。君火以明者,因两阳相合而得明,两阳者,一阳与二阳也,两阳相合化出三阳,号曰太阳。遍明者,太阳之气。阳明为太阳准备资财。二阳为明,故曰阳明。一阳为生化之原动力,故曰少阳相火。火为动力之源即是指相火。而藏精则为生火之源。                                                                       相火之标本当从新认识。“相火之标在胆木,相火之本在肾水。”相火之本在肾者,因相火由肾精转化而得,但未转化时之肾精非相火,为生相火之源,即生气之源。犹如烧油生火,所生之火为相火,而油为精。相火之标在胆与三焦,相火以流通为用,壬甲分施,壬如天河之水,甲似地雷之卦。壬大而甲少。壬遍身而甲入中。遍身为一身机体之原动力,入中则助脾化谷而产阳明之精气。此精气成了一身的灌注之本。藏精为静态,也可称肾藏元气或肾藏相火。相火流行为动态,火随四时之寒热,见于地之上下多少有別,相火以位应四时。“少阳相火不潜于水中,则上发火热,下现阴凝。”此话应该是在讲相火之位不应四时,该入藏而不入藏,但不是潜于水中,而是入内以养藏,此言流行之相火。犹如冬时之火不入藏,则现外热,外热因于阴盛内寒也。
    “在上为胆,在下为肾,一属火,一属水,然究其根本,不过元阳藏与不藏之别也。”但相火之遍身应统称为火,在胆为胆火,在肾则为肾火。不应称为肾水。肾水所指当为藏精的代名词,因肾者主水为封藏之本,故常称藏精为肾精或肾水。此精如油,其温之高低亦随四时而变,夏日之地上油温高于冬日之地上油温。此相火以位的变化也。四季生长收藏之时序变化,血气出入内外上下各有多少。少阳以位内外上下各有多少。太阳遍明之气于内外上下自然也各有多少。此养生,养长,养收,养藏之道之应于时也。故对应于身体上下内外,心肝肺肾之养当应于时也。至此则君相两火当昭明于天下。故去之精阳混者,因于人身之天,地,人三道不分故也。天道之流行在六节环周,地道之承物在化出五味,人道之生化在天地合气。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此天道六节流行顺四时之序,所以为治身立命之根本也。
发表于 2013-11-5 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当妈妈了 于 2013-11-5 14:03 编辑

请教个见笑的问题:"少阳相火不潜于水中,则上发火热,下现阴凝。此相火之位不应四时"。即然肾精经肝疏泄出来,才称之为相火,不明白少阳相火怎么又要潜于水中,它还会回到水中吗,回去的应该是太阴肺肃降的精气,这时还是叫叫相火吗?中医的说法真多啊,糊涂之极,尤其是昨天看了中医修正的博客,更糊了。例如“这些全身气化的结果经肺治节后,该升者升(宣),该降者降(肃),该出者出(宣),该入者入(肃),该去者去,该藏者藏。”----肺是怎么实现这么复杂的功效啊??
发表于 2013-11-5 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有些还是不太懂,但是讲的很透彻、很明白,非常受益,希望老师能发表更多的文章,帮助我们对中医理论的理解。
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13-11-5 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当妈妈了

"少阳相火不潜于水中,则上发火热,下现阴凝。此本引用文,解释已从新编辑。朋友看得认真,此在下大意之过错。后面问题请仔细体会肺者相傅之官,乃人身之母,母之功用大也。
发表于 2013-11-5 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少阳相火怎么又要潜于水中,它还会回到水中吗--你可以把相火当热气流看待,肺为天空肃冷,遇冷则降雨,回归大地。
回去的应该是太阴肺肃降的精气,这时还是叫叫相火吗?--归位不叫相火了吧?叫精气神了吧?这我也不懂。
发表于 2013-11-5 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这样理解相火有没有更简单。
     真阳火种本在肾水中。水中有火,冬藏之时仍以相对静态的精,待到子时一阳生之后,临春之季,精化生温气,春气通于肝,亦即温气(春本温也)。故肝胆者有相火藏之。一方面下焦肾之火可以如锅下蒸熟水谷,此火可以转化成脾之阳气。相火也是全身的温气。三焦者,决渎之官,此是相火正常发挥功用游行的通道。故相火一方面发挥正常作用,促进人体机体功能的生长,但另一方面也耗去人生的精血等。所以还要有从外界口鼻来不断的补充。
      彼春夏生长用阳,实则耗去人体的能量、能源;秋冬降藏用阴,实则收敛人体的能量能源。故相火时时藏在身中,时时发挥作用。但它得归位,回到肾水中封藏。
     之于肺之升降宣发是单独从五脏的角度去明了一个藏府的功能。
发表于 2013-11-5 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当妈妈了 于 2013-11-5 19:09 编辑

老师这里讲得相火是站在四时变化的角度。相火的大小应该随四时变化,如果出现异常,主要表现为热象(五脏都可能发生)。那么就是相火过多了,正常情况这些相火,应和其他水谷精微运化为精气,随肺的太阴之气收藏下来,而当下,它却游离在外,表现出各种不适之症。但感觉还是不能讲相火不收藏,因为收藏的内容不应该是相火了,而是新的精气,对于初学者,很容易误会,对不对呢?
 楼主| 发表于 2013-11-5 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当妈妈了
哪里看出相火异常就是过多了?相火游离在外就是因为不收藏了?人身的生化之道难道就是在外体,内之脏腑难道就不时刻在生化中?难道生化体的内外生气流行的多少不在变化?难道火气入内就该称收藏而不是生气在内?请朋友明言也,在下恭听。
发表于 2013-11-5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3-11-5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3-11-5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我的表达肯定是相当的随便,让老师奇怪啦!。我只是对“少阳相火不潜于水中,则上发火热,下现阴凝。”这这句话的模糊理解。。。。
发表于 2013-11-5 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3-11-5 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相火之位不应四时,该入藏而不藏”,这句话还是很不明白,如何入藏啊?
 楼主| 发表于 2013-11-5 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 当妈妈了
“相火之位不应四时,该入藏而不藏”,此句漏写了一个“入”字。已改为“相火之位不应四时,该入藏而不入藏”。此处意为相火以位没有与时相应。如到了冬时,进入养藏之道,相火应以藏位为本,故当入藏的生气增多。犹如冬时外天寒而内地热。此非生气入藏之明证乎。能说此内热是精吗?
发表于 2013-11-6 07: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当妈妈了 于 2013-11-6 08:43 编辑

谢谢老师,有些些明了,气有升降出入,我老想着降,再慢慢读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5-5-8 07:35 , Processed in 0.03404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