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民间中医 (http://37tcm.com/cgi-bin/leobbs.cgi) 
-- 医理真传 (http://37tcm.com/cgi-bin/forums.cgi?forum=34) 
--- 请三七生先生批评指教(谈谈阴阳) (http://37tcm.com/cgi-bin/topic.cgi?forum=34&topic=369) 
-------------------------------------------------------------------------------- 
 
-- 作者: 大戟 
-- 发布时间: 2005/06/05 09:34pm 
 
[这个贴子最后由大戟在 2005/06/06 12:14pm 第 1 次编辑] 
 
阴阳有余不足自古有争论,我认为其结论和医家临床经历、地域、当时运气(流行病)、和个人对阴阳的感悟有关.阴阳在不停的运动转化中,保持着相对的平衡, 在平衡遭到破坏的情况下,阴阳就偏颇了.必定出现一方有余,一方不足的现象.因为阴阳有消长反复之道,所以应该是[阴常不足,阳常有余],和[阳常不足, 阴常有余]两种状态都有.其有余不足因个人禀赋、运气(流行病)、地域、年龄、性别、性格而不同.例如: 
南方人阴常不足,阳常有余(易病温热);北方人阳常不足,阴常有余(易得寒痹).小儿阴常不足,阳常有余(爱发烧);老人阳常不足,阴常有余(常畏寒); 男子、外向的人阴常不足,阳常有余(纵欲所伤阴虚火旺);女子、内向的人阳常不足,阴常有余(七情所致,抑郁伤阳).体力劳动者阴常不足,阳常有余.(劳役生热);脑力劳动者阳常不足,阴常有余(理性冷静)瘦人阴常不足,阳常有余(瘦人多火)胖人阳常不足,阴常有余(肥人多痰) 夏天 阴常不足,阳常有余(火热烁阴);冬天阳常不足,阴常有余(阴寒伤阳);白天、中午阴常不足,阳常有余(内外相通)夜晚、三更阳常不足,阴常有余(天人相应);......这里所说的常是强调偏大部分,而不是全部.当然还会出现相反的个例.所以也要活用这个概念. 
根据以上临症用药就应该考虑这些因素加以顾护.而在指导养生方面也要根据情况积极的调整阴阳.使其脱离亚健康,脱离病态.达到阴阳合和的健康状态. 
------以上观点不知道有没有人提出过,请三七生先生指点批评一下. 
-------------------------------------------------------------------------------- 
 
-- 作者: 知止居士 
-- 发布时间: 2005/06/05 09:56pm 
 
南方人阴常不足,阳常有余(易病温热);北方人阳常不足,阴常有余(易得寒痹).... 
--不是人的阴、阳不足,是外界的阳邪、阴邪盛。 
 
 
小儿阴常不足,阳常有余(爱发烧);--爱发烧不足以作为阳有余的证据。 
 
前人的两种观点都是在讲人体这常态如何,据些常以调摄、诊治。我感觉先生所论,似未分常变,不分正邪,全混在一起来谈。阳邪盛不可以说成此人阳常有余...... 
-------------------------------------------------------------------------------- 
 
-- 作者: 大戟 
-- 发布时间: 2005/06/05 10:39pm 
 
[这个贴子最后由大戟在 2005/06/06 07:11am 第 2 次编辑] 
 
回知止居士: 
[南方人阴常不足,阳常有余(易病温热);北方人阳常不足,阴常有余(易得寒痹).... 
--不是人的阴、阳不足,是外界的阳邪、阴邪盛。] 
----天人相应,内外相通.同气相求.邪既中人,即在人身.----即是我所谓地域、运气(流行病)使然. 
 
[小儿阴常不足,阳常有余(爱发烧);--爱发烧不足以作为阳有余的证据。] 
----此处是有不足,又有脉数.身热为据.(多谢指正) 
 
[前人的两种观点都是在讲人体这常态如何,据些常以调摄、诊治。我感觉先生所论,似未分常变,不分正邪,全混在一起来谈。阳邪盛不可以说成此人阳常有余......] 
----先生说我未分正邪常变.那我就为您分一下: 
正、常----小儿阴常不足,阳常有余;老人阳常不足,阴常有余;男子、外向的人阴常不足,阳常有余;女子、内向的人阳常不足,阴常有余.余皆为邪、变. 
人变无常,老子云: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於人乎?----其遇时而感,随境而变者众,守一者几人欤? 
-------------------------------------------------------------------------------- 
 
-- 作者: 三七生 
-- 发布时间: 2005/06/06 00:56am 
 
个体的情况自然有差异,但天地阴阳有个常数,万物皆秉此数而生,不可出入太多。阳者卫外而为固,主于外;阴者藏精而起亟,主于内。如果阳不大于阴,则阴不能平,阳不能秘,耗散大于收藏,这样就会生气日衰。所以,阳大于阴是必然的,阴阳相等则为逆,阴大于阳为大逆。《平脉法》所谓“人迎脉大,趺阳脉小,其常也;假令人迎趺阳平等为逆;人迎负趺阳为大逆”,即言阴阳常数常理,阳不能有余就是亏了,此中常变不可不知。丹溪不明,变乱常理,遗惑千古,实为可叹! 
-------------------------------------------------------------------------------- 
 
-- 作者: 三七生 
-- 发布时间: 2005/06/06 01:01am 
 
阳化气,阴成形。阳在则生,阳去则死。无气之形是死尸,无阳气护持者也。 
-------------------------------------------------------------------------------- 
 
-- 作者: 大戟 
-- 发布时间: 2005/06/06 07:36am 
 
幸会先生!但所言不敢苟同. 
我以为天地无常,其生生不息者乃阴阳交替消长反复使然.生命之初阴常不足,阳常有余;其末阳常不足,阴常有余.举例:小儿古人谓为<纯阳之体>阴阳不可须臾相离,纯阳只是强调阳气足而已,相对来说必是少阴)因为阴气少不能阻谒阳气,所以生机势不可挡!至壮年物极必反,阴来复之.衰老也是难以阻谒.所以老人阳常不足,阴常有余. 
综上我以为阴阳是动态的,它的有余不足也是动态的,阶段性的,有条件的. 
----以上浅见,再请先生批评指正. 
-------------------------------------------------------------------------------- 
 
-- 作者: abc000 
-- 发布时间: 2005/06/06 10:45am 
 
我认为小孩子处于生长之旺盛阶段,无论其阴其阳均是较大人强,但其阴阳又是处于平衡状态的,只要这种状态没被打破,就健康。随着年龄的增长,阴和阳都在衰减,也会维持一种平衡状态,但抵抗力会降低,直至阴阳皆竭,人也自然走到尽头,油枯灯灭了。一个健康的人,其在任何阶段的阴阳都是平衡的,没有所谓有余不足,一旦出现了有余不足,阴阳平衡被打破,必是出现了病变。 
 
见笑了。 
-------------------------------------------------------------------------------- 
 
-- 作者: 三七生 
-- 发布时间: 2005/06/06 11:10am 
 
阴是阳生出来的,阳为主,阴为从,这是常理。阴虚不能摄阳,壮火食气,此乃变态。阴阳从一开始就是不平等的,周易所谓“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是也。此乃天地常数,不是人为的观念可以改变的。慎勿同等视之,惑莫大焉! 
-------------------------------------------------------------------------------- 
 
-- 作者: 三七生 
-- 发布时间: 2005/06/06 11:12am 
 
阴阳的平衡是阳常大于阴,阴阳平等就不平衡了,阴大于阳就大逆了。 
-------------------------------------------------------------------------------- 
 
-- 作者: 三七生 
-- 发布时间: 2005/06/06 11:12am 
 
大逆就趋向于死途了。 
-------------------------------------------------------------------------------- 
 
-- 作者: 三七生 
-- 发布时间: 2005/06/06 11:14am 
 
个体的生长化收藏过程另当别论。 
-------------------------------------------------------------------------------- 
 
-- 作者: 三七生 
-- 发布时间: 2005/06/06 11:16am 
 
滋阴是为了留阳,为阳建设载体,而不是为了格阳于外,甚至将阳吞噬。 
-------------------------------------------------------------------------------- 
 
-- 作者: 大戟 
-- 发布时间: 2005/06/06 12:32pm 
 
[这个贴子最后由大戟在 2005/06/06 12:35pm 第 1 次编辑] 
 
感谢abc000先生参与讨论. 然君所言似是而非.人平不语水平不流.阴阳不可能在生命,运动里绝对平衡.否则就没有生命,没有运动.它的平衡只是相对的动态的平衡.人不可能无条件的生存.其必受个人禀赋、运气(流行病)、地域、年龄、性别、性格、甚至饮食等因素影响.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在未病之前也多有个亚健康状态.所以君所谓健康的人也是阴阳偏颇的.不过是程度的问题而已. 
-------------------------------------------------------------------------------- 
 
-- 作者: 老庄 
-- 发布时间: 2005/06/06 01:13pm 
 
    下面引用由abc000在 2005/06/06 10:45am 发表的内容: 
    我认为小孩子处于生长之旺盛阶段,无论其阴其阳均是较大人强,但其阴阳又是处于平衡状态的,只要这种状态没被打破,就健康。随着年龄的增长,阴和阳都在衰减,也会维持一种平衡状态,但抵抗力会降低,直至阴阳皆 ... 
 
 
真正独立的阴阳是不能存在于人体的,都是以“合”的形势存在,无论病态或健康。从医生的角度来认为其阴阳失调而补缺损余,进而达到医生眼里的阴阳平衡。愚妄论,各方家可不吝赐教。 
-------------------------------------------------------------------------------- 
 
-- 作者: 大戟 
-- 发布时间: 2005/06/06 01:19pm 
 
三七先生所言;阴是阳生出来的.我不以为然.我认为阳,或阴是阴阳旺盛时期交感产生.非一阴所生.经云:孤阴不生,独阳不长者是.虽贵贱已位,然胜负未分.故不可以贵贱定其胜负尔. 
先生又言:阴阳的平衡是阳常大于阴.我不以为是.物壮则老,胜极必复.其大不可久矣. 
先生再言:个体的生长化收藏过程另当别论。我以为非.个体的生长化收藏过程正是阴阳之变.即阴阳有余不足之态也. 
先生真言:滋阴是为了留阳,为阳建设载体,而不是为了格阳于外,甚至将阳吞噬。 
----真至理也.滋阴间而壮阳,壮阳进而生阴.即张景岳所论.盖此生彼长也. 
我始终以为:生生不息者乃阴阳交替消长反复使然.阴阳是动态的,它的有余不足也是动态的,阶段性的,有条件的.([阴常不足,阳常有余],和[阳常不足,阴常有余]两种状态都存在.其有余不足因个人禀赋、运气(流行病)、地域、年龄、性别、性格、甚至饮食而不同.) 
 
再请先生指归. 
-------------------------------------------------------------------------------- 
 
-- 作者: 岳含山好 
-- 发布时间: 2005/06/06 01:37pm 
 
在下认为,人正常状态下阴阳是一体的,阳为阴之用,阴为阳之体。犹如水波与水。死尸纯阴无阳,没有作用,所谓有体无用,如把阴转化为纯阳,则为仙,纯用无体,此时可以说归于一,合于道。请大家指点。 
-------------------------------------------------------------------------------- 
 
-- 作者: 笨鸟 
-- 发布时间: 2005/06/06 03:54pm 
 
    下面引用由三七生在 2005/06/06 01:01am 发表的内容: 
    阳化气,阴成形。阳在则生,阳去则死。无气之形是死尸,无阳气护持者也。 
 
 
先生的本意是说建高楼要打好根基,想东西,医人也要从根上开始. 
通俗一点理解,如果没有阳光的能量,地球上一片死寂.但这上边还是会有静止的不会运化的物质.人基于地上的物质而有躯壳,阳光就是把这些没有生命的来自于土地的矿物质撮合成人的力量.设想一下"肇基化始"时的情境.没有阳,我们身上的物质可能就是一团泥土.但是古人可能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因为那时体质不太好的孩子很多都夭折了,不像现在有各种疫苗和足够的营养,所以那时活下来的体质都会不错,有足够甚至多余的阳带动肉体来生存.不知本经上把有些玉石药方在上品是否也缘于此.但反过来又疑惑仲景时代的人为什么也会扛不住瘟疫. 
-------------------------------------------------------------------------------- 
 
-- 作者: 太阳星 
-- 发布时间: 2005/06/06 06:24pm 
 
[这个贴子最后由太阳星在 2005/06/06 06:56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大戟在 2005/06/06 01:19pm 发表的内容: 
    我认为阳,或阴是阴阳旺盛时期交感产生. 
 
 
 
 
若是这样,人岂不是可长生不老了吗?? 
 
还是阳生阴(或阴生阳)说的通,这样人可以慢慢走向死亡.拙见! 
 
 
大戟大师勿怪!!你的想法很有新意,如果能圆通起来就是很大的创见了. 
-------------------------------------------------------------------------------- 
 
-- 作者: 大戟 
-- 发布时间: 2005/06/06 07:21pm 
 
    下面引用由太阳星在 2005/06/06 06:24pm 发表的内容: 
    若是这样,人岂不是可长生不老了吗?? 
    还是阳生阴(或阴生阳)说的通,这样人可以慢慢走向死亡.拙见! 
    大戟大师勿怪!!你的想法很有新意,如果能圆通起来就是很大的创见了. 
 
 
 
回太阳星:阴阳交感非能长生不老,正万物之所以繁衍也. 
-------------------------------------------------------------------------------- 
 
-- 作者: 老庄 
-- 发布时间: 2005/06/07 09:03am 
 
阳是人生长的动力,古人阳常有余说会否因古人寿命较短,在32岁左右就死了,内经云男 32盛极而衰,故。。。清朝人寿命较长,故。。。 
-------------------------------------------------------------------------------- 
 
-- 作者: 展翅翱翔 
-- 发布时间: 2005/06/07 09:55am 
 
    下面引用由大戟在 2005/06/06 01:19pm 发表的内容: 
    我始终以为:生生不息者乃阴阳交替消长反复使然.阴阳是动态的,它的有余不足也是动态的,阶段性的,有条件的.([阴常不足,阳常有余],和[阳常不足,阴常有余]两种状态都存在.其有余不足因个人禀赋、运气(流行病)、地域、年龄、性别、性格、甚至饮食而不同.) 
 
 
 
人的生命靠阴阳交合维持(阴升阳降,水火相济),从这个角度讲是阴阳平衡;人的生长老死既是阳生阴长,阳杀隐藏的过程,从这个角度讲阳贵阴贱。 
 
万物生生不息靠阴阳交合繁衍,从这个角度讲阴阳平衡;生命亦有起源、发展、壮大、最终消亡之过程,也就是阳生阴长,阳杀隐藏的过程,从这个角度讲阳贵阴贱。 
 
如果以开汽车打比方 
生长好比汽车起步(汽油很足,油门加大,速度初生,逐步加快)【真阳足,阳生,阴长】 
壮大好比汽车高速行驶(汽油中等,油门保持,速度快)【真阳减少,阳盛,阴成】 
消亡好比汽车没油停车(汽油无,油门无,速度无)【真阳无,阳杀,阴藏】 
 
汽油为真阳(动力、根本)。在生命的生长壮大消亡过程中,真阳的不断消耗减少是大的趋势,而阴体(阴阳交合之体,此阳非彼真阳)却是先壮大再消亡。 
 
随便写了一些理解,请大家指正。 
-------------------------------------------------------------------------------- 
 
-- 作者: 三七生 
-- 发布时间: 2005/06/07 10:40am 
 
汽油属于能源,可以释放出能量,能量方为化气的真阳。所以汽油性质应属阴阳和合的精,精中蕴藏能量,阴中有阳。 
-------------------------------------------------------------------------------- 
 
-- 作者: 大戟 
-- 发布时间: 2005/06/07 12:00pm 
 
    下面引用由三七生在 2005/06/07 10:40am 发表的内容: 
    汽油属于能源,可以释放出能量,能量方为化气的真阳。所以汽油性质应属阴阳和合的精,精中蕴藏能量,阴中有阳。 
 
    --------知其要者一言而终. 
-------------------------------------------------------------------------------- 
 
    -- 作者: vwxr 
    -- 发布时间: 2005/06/07 10:24pm 
 
    [quote]下面引用由大戟在 2005/06/06 07:36am 发表的内容: 
    我以为天地无常,其生生不息者乃阴阳交替消长反复使然.生命之初阴常不足,阳常有余;其末阳常不足,阴常有余.举例:小儿古人谓为<纯阳之体>阴阳不可须臾相离,纯阳只是强调阳气足 ... 
 
 
照先生所言:小儿阳多阴少,所以生机迅速,壮年后阴自来复而走下坡路。那我们我们给成年人大量补阳是不是就可以让他再发育迅速、长高个儿了?可以让他永在壮年长生不老了?老年人也可以返老还童了?这好像有些问题。壮年后阴气来复的机制又是什么? 
-------------------------------------------------------------------------------- 
 
-- 作者: 三七生 
-- 发布时间: 2005/06/08 00:00am 
 
生象阳大于阴,死象阴大于阳。了生死象,阴阳同等,动静二象,了然不生。医道重在养生,故以护阳为第一要义。 
世间之态,有常有变。常则恒,变则暂。变者,亦天地间之常态也。湛寂常恒,唯寂光真境为能耳。世间生灭幻象,刹那间迁流不息,唯变幻莫测而已,何有于常哉! 
-------------------------------------------------------------------------------- 
 
-- 作者: 大戟 
-- 发布时间: 2005/06/08 06:25am 
 
    下面引用由vwxr在 2005/06/07 10:24pm 发表的内容: 
    照先生所言:小儿阳多阴少,所以生机迅速,壮年后阴自来复而走下坡路。那我们我们给成年人大量补阳是不是就可以让他再发育迅速、长高个儿了?可以让他永在壮年长生不老了?老年人也可以返老还童了?这好像有些问 ... 
 
 
回vwxr 君:如有补阳妙法,确可益寿延年.然阴阳反复之道不可废,故虽延年不可长生也. 
壮年后阴气来复是阴阳运动的规律. 
-------------------------------------------------------------------------------- 
 
-- 作者: vwxr 
-- 发布时间: 2005/06/08 10:28am 
 
    下面引用由大戟在 2005/06/08 06:25am 发表的内容: 
    回vwxr 君:如有补阳妙法,确可益寿延年.然阴阳反复之道不可废,故虽延年不可长生也. 
    壮年后阴气来复是阴阳运动的规律. 
 
 
与先生认识有所不同:先天之阳不是药物能补的,否则历代服食丹药的方士、帝王都能长生了。药物只可延年不能使人长生。补阳之法当求之佛、道。阴气来复实质是阳开始走下坡路,实质是阳的盛衰消长。阳主阴从。观四季之道可证。 
-------------------------------------------------------------------------------- 
 
-- 作者: 大戟 
-- 发布时间: 2005/06/08 11:26am 
 
    下面引用由vwxr在 2005/06/08 10:28am 发表的内容: 
    与先生认识有所不同:先天之阳不是药物能补的,否则历代服食丹药的方士、帝王都能长生了。药物只可延年不能使人长生。补阳之法当求之佛、道。阴气来复实质是阳开始走下坡路,实质是阳的盛衰消长。阳主阴从。观四 ... 
 
-----------善.正吾所谓也.有何不同乎? 
-------------------------------------------------------------------------------- 
 
-- 作者: lys 
-- 发布时间: 2005/06/08 09:59pm 
 
阴阳此消彼长是为常理,阳光温暖大地,方万物可生,阳主动,阴主静,故阳常有余附合自然,与病人交往中却常发现阳常不足,故常用阳药阳方而立效,过去受阴常不足,阳常有余影响,不敢大胆用阳药,效不佳,今一例喘症新感病人用附子150克,细辛20克,生麻黄30克后才畏寒稍有好转,舌体转红,一慢性咽炎病人附子用到90克,才有感觉明显好转,这是过去不敢用的,所以三七生先生所言医理至深,非用语言可短时言明,实践中自然会有结果,我乃西医,且喜用中药, 这只是临证时的点滴体会,还望大家多多指教. 
-------------------------------------------------------------------------------- 
 
-- 作者: lys 
-- 发布时间: 2005/06/08 10:01pm 
 
以上二例都西医医治无效病人 
-------------------------------------------------------------------------------- 
 
-- 作者: vwxr 
-- 发布时间: 2005/06/09 09:07pm 
 
    下面引用由大戟在 2005/06/08 11:26am 发表的内容: 
    -----------善.正吾所谓也.有何不同乎? 
 
 
愚义阴阳反复实即阳气之消长盛衰。所以说阳主阴从。观先生之意似以阴阳平等,阴盛则使阳衰。故云认识有所不同。不知当否? 
-------------------------------------------------------------------------------- 
 
-- 作者: 大戟 
-- 发布时间: 2005/06/09 10:36pm 
 
vwxr 君阴阳概念好象有些混淆.你所谓的阳主阴从是指形神. 
而我的阴阳平等并重是指阳气和阴精. 
-------------------------------------------------------------------------------- 
 
-- 作者: vwxr 
-- 发布时间: 2005/06/09 10:56pm 
 
    下面引用由大戟在 2005/06/09 10:36pm 发表的内容: 
    vwxr 君阴阳概念好象有些混淆.你所谓的阳主阴从是指形神. 
    而我的阴阳平等并重是指阳气和阴精. 
 
 
在人体为形神,在天地为阳气和阴精。人体是个小宇宙,与大宇宙之理相同。是否? 
-------------------------------------------------------------------------------- 
 
-- 作者: 支持你 
-- 发布时间: 2005/06/09 11:10pm 
 
    下面引用由vwxr在 2005/06/09 10:56pm 发表的内容: 
    在人体为形神,在天地为阳气和阴精。人体是个小宇宙,与大宇宙之理相同。是否? 
 
是的 
-------------------------------------------------------------------------------- 
 
-- 作者: 大戟 
-- 发布时间: 2005/06/10 06:09am 
 
    下面引用由vwxr在 2005/06/09 10:56pm 发表的内容: 
    在人体为形神,在天地为阳气和阴精。人体是个小宇宙,与大宇宙之理相同。是否? 
 
------似是而非.这句话只能说明阴阳概念的普遍性.而形神精气非可同日语也. 
-------------------------------------------------------------------------------- 
 
-- 作者: 白术散 
-- 发布时间: 2005/06/10 03:11pm 
 
我在南方,平日门诊未见南方人有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现象,按郑钦安先生标准:舌白滑,或青而多津,脉虚即为阳虚。平日所见杂病多为此舌脉。 
 
另外,小儿非纯阳之体,而是稚阳之体,稚阳极易为风寒所伤。 
-------------------------------------------------------------------------------- 
 
-- 作者: 白术散 
-- 发布时间: 2005/06/10 03:22pm 
 
古人言:纯阳无阴为神仙,纯阴无阳为鬼魅,人感天地阴阳气交而生,故人阴阳二气俱。仙气多些者寿,鬼气多些者夭! 
-------------------------------------------------------------------------------- 
 
-- 作者: vwxr 
-- 发布时间: 2005/06/11 10:37am 
 
    下面引用由大戟在 2005/06/10 06:09am 发表的内容: 
    ------似是而非.这句话只能说明阴阳概念的普遍性.而形神精气非可同日语也. 
 
 
一母生九子,子子各不同,但是总体上还都是人类,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细小层次的阴阳都是最核心最高层次的阴阳生化的,从本质来说并没有什么不同。阴阳并不仅是概念,也是物质,根本的物质。是否? 
-------------------------------------------------------------------------------- 
 
-- 作者: wujizi 
-- 发布时间: 2005/06/12 08:26am 
 
    下面引用由三七生在 2005/06/07 10:40am 发表的内容: 
    汽油属于能源,可以释放出能量,能量方为化气的真阳。所以汽油性质应属阴阳和合的精,精中蕴藏能量,阴中有阳。 
 
简要、简明~~ 
-------------------------------------------------------------------------------- 
 
-- 作者: 大戟 
-- 发布时间: 2005/06/24 07:07am 
 
    下面引用由白术散在 2005/06/10 03:11pm 发表的内容: 
    我在南方,平日门诊未见南方人有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现象,按郑钦安先生标准:舌白滑,或青而多津,脉虚即为阳虚。平日所见杂病多为此舌脉。 
    另外,小儿非纯阳之体,而是稚阳之体,稚阳极易为风寒所伤。 
 
 
------正如我前贴所言,其结论和医家临床经历有关. 
------这里所说的常是强调偏大部分,而不是全部.当然还会出现相反的个例.所以也要活用这个概念. 
你对小儿的理解是阴阳俱弱,俱不足.而我所谓的小儿阴常不足,阳常有余.非是和成人对比. 
是椐小儿本身而言.小儿易感风寒是养护失当所致.小儿体温本高,又加以厚包裹.极易在换尿布之时感冒. 
以上回复,再请先生批评. 
-------------------------------------------------------------------------------- 
 
-- 作者: 大戟 
-- 发布时间: 2005/06/24 07:51am 
 
[这个贴子最后由大戟在 2005/06/24 11:26am 第 1 次编辑] 
 
请vwxr 兄正腕; 
  我认同的是你这句话(先天之阳不是药物能补的,否则历代服食丹药的方士、帝王都能长生了。药物只可延年不能使人长生。补阳之法当求之佛、道。)因为我说过这样的话(如有补阳妙法,确可益寿延年.然阴阳反复之道不可废,故虽延年不可长生也)---见你原贴上楼. 
所以我说:-----------善.正吾所谓也.有何不同乎? 
你说:阴气来复实质是阳开始走下坡路,实质是阳的盛衰消长。阳主阴从。观四季之道可证.但我以为不然,你也说阳主阴从,阳气有主动性怎么会自己衰弱呢?这里必是受阴气克制而然.老子所谓柔弱胜刚强是也.你所说的阴阳反复实即阳气之消长盛衰,我认为太片面. 
你又说:一母生九子,子子各不同,但是总体上还都是人类,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细小层次的阴阳都是最核心最高层次的阴阳生化的,从本质来说并没有什么不同。阴阳并不仅是概念,也是物质,根本的物质。是否? 
-----当然在一母生九子这个范畴里人类这个本质是没什么不同的. 
但是阴阳不是一母生九子的问题,是子子孙孙好几代的问题.而这里也确实容易搞乱辈分.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阴阳可以适用任何事物,用在道上如飞龙在天,用在器上如或跃在渊.我以为这就是用在概念和物质的区别. 
 
vwxr 兄很善于思辨.希望道兄常来聊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