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4086|回复: 10

叶圣陶编写,丰子恺插图的《开明国语课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8 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aliliya 于 2011-1-28 22:58 编辑

五分钟前在当当网看到的,链接如下:
http://static.dangdang.com/topic ... shtml?ref=book-01-D

     《开明国语课本(典藏版)》是开明书店于上世纪30年代初出版的一套初级小学课本,由叶圣陶先生亲自编写,丰子恺先生书写并绘插图,力求在培养儿童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同时,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品德和人格。
  《开明国语课本(三)》将原版《开明国语课本》第五、六册合二为一,课文中既有叶圣陶先生依据儿童生活特点亲自编写的文章,如识字、组词、查字典、写演讲稿等小学生应知应会的实用知识,也有经他改编的儿童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寓言、谜语等儿童文学作品,文体多样,寓教于乐。这些课文内容前后照应,词句生动形象,语调切近儿童口吻,符合儿童的学习心理,适合儿童诵读吟咏。
  此书内容以儿童生活为中心。从“先生早”、“欢迎新朋友”等礼仪的温馨传授,到“种菜”、“裁衣”、“种痘”、“望远镜和显微镜”等生产劳动和自然常识的普及;从“秦始皇”、“孙中山”、“达尔文”、“爱迪生”等中外史实和时事的传授,到“黄河”、“长江”、“中华”、“林则徐”等爱国情思的启蒙;课本的内容从儿童身边的点滴小事着眼,随着儿童生活的进展,逐步扩展到社会,帮助学生循序渐进的了解身边的小世界和广袤的大社会,并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本书自1932年出版之后,连续印行四十余次,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图画和文字的有机结合。这在当时是一次全新的尝试,不仅一改语文课本枯燥呆板的弊病,还可以拓展儿童的想象,培养儿童的美感。该课本经当时的教育部审定,确定为“第一部经部审定的小学教科书”,其批语:“插图以墨色深浅分别绘出,在我国小学教科书中创一新例,是为特色。”
  开明出版社作为“开明书店”的继承者,秉持“唯愿文教敷,遑顾心力瘁”的精神,经叶圣陶先生后人和丰子恺先生后人的正式授权,倾力推出了这套《开明国语课本(典藏版)》,原样保留了1932年出版的所有内容和样式,原样保留了一代书画大家丰子恺先生亲绘的插图和手书,力求完整再现老一辈教育家语文教育思想的结晶,力求通过文图并茂、原汁原味的方式,把课文中蕴含的中国传统的真、善、美传递给当代的读者。
发表于 2011-1-28 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买了这套书. 但觉得没有我想象的好. 我希望有一套语文书, 能教孩子用最平实的语言来叙述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情, 但中国文人写的教材, 都有矫情的毛病, 民国的教材也不例外. 而且民国的教材有一个更大的问题, 那时候的白话文推广还不久, 语言还比较些生涩.

我现在觉得也许根本不需要什么语文教材,把一些好的中外名著, 说明书, 报纸时事新闻, 让孩子读读.
 楼主| 发表于 2011-1-28 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iliya 于 2011-1-29 10:41 编辑

试读了一下
“一张叶子”……现在都说“一片叶子”
标点符号没有标在句中,断句好像有点儿累
有些繁体字不认识
读起来感觉是有点儿奇怪(应该是我个人的阅读障碍),不过,这样才尊重原版吧
发表于 2011-1-29 0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燕果 于 2011-1-29 00:37 编辑

我觉得媒体炒作得有点太过. 现在家长也把教材的作用看得太重.我女儿在美国上小学学前班,他们根本就没有教材, 老师先让他们单词填空, 再发句子填空, 用的都是最常用的单词和句子, 单词都是名词和动词, 没有形容词, 句子没有任何拟人, 比喻, 修饰, 全是大白话, 然后让他们自己写句子, 自己坐在教室前面给大家念, 能把意思表达清楚就表扬, 不管单词拼写是否正确, 不会的单词可以按照发音来自己创造, 效果很好. 我女儿写东西的热情极高, 经常拿一个餐巾纸在上面写便条, 上面的拼写五花八门. 回想我学英语的时候, 老师对拼写正确要求特别高, 但学了半天也说不完整一段话, 确实不如这的小学老师有创造力.

学中文也是如此, 对读写入门的孩子, 文采不是重点, 能用大白话写清楚一件事情才是重点. 家长 一开始不要追求孩子字写得正确, 而是要让孩子有写的热情, 不会的字可以自己根据想象来创造. 等孩子能通顺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后, 再来抓细节. 孩子自己写的东西, 是他们最好的入门教材.
发表于 2011-1-29 06: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只管耕耘 于 2011-1-29 07:00 编辑

英文和中文,犹其是文言文,跟本不是一个境界。中文凝聚了极高的智慧。我的英文水平能在现场当口译,读研期间基本只看英文资料。所以,我的认识是我的切身体会。
    真后悔花这么多时间学英语(我的专业是计算机),这些时间应该用来学易经。
发表于 2011-1-29 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这本书不错,在淘宝上买的。女儿4岁多,很爱听我读,有时还活学活用。
 楼主| 发表于 2011-1-29 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英文和中文,犹其是文言文,跟本不是一个境界。中文凝聚了极高的智慧。我的英文水平能在现场当口译,读研期 ...
只管耕耘 发表于 2011-1-29 06:50

英语好也不错啊,不是好多读经班都读莎士比亚吗?
 楼主| 发表于 2011-1-29 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这本书不错,在淘宝上买的。女儿4岁多,很爱听我读,有时还活学活用。 ...
pisa555 发表于 2011-1-29 14:48


我一想到这书里的字和画都是毛笔写成的,就有点儿激动,呵呵
发表于 2011-1-29 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英文和中文,犹其是文言文,跟本不是一个境界。中文凝聚了极高的智慧。我的英文水平能在现场当口译,读研期 ...
只管耕耘 发表于 2011-1-29 06:50



    幸亏没学英语,幸亏我啥外语也不会。
发表于 2011-1-30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宛禾爹

还是用开放和宽容的心态看待世界上其他文化和语言比较好. 道德经用英文翻译后, 很多智慧都无法表达, 但同样英文的著作用中文翻译后, 也感觉索然无味.如果脱离一个语言背后的社会文化环境来看这种语言, 即使能到同声翻译的水平也未必能体会到它的优点.

我还是推荐学点英文.因为除了古代经典以外,中文出版物比英文出版物在各个领域的内容和深度都差太多.
发表于 2011-1-30 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宛禾爹

还是用开放和宽容的心态看待世界上其他文化和语言比较好. 道德经用英文翻译后, 很多智慧 ...
燕果 发表于 2011-1-30 09:44



    嗯    评价的有道理,但还是学不了外语,脑子不会拐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5-8-8 12:19 , Processed in 0.05129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