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4221|回复: 3

热极似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2 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热极似寒
     人身也就是一个小天地,天地之间的现象人体可能都会存在。作为一个有机的生命体来说,寒热是一个最基本的现象,寒热之间的关系也很耐人寻味。比如夏天,天气炎热,温度升高,与此同时,地下的水蒸气受热倾巢而出,袅袅上升,聚在天空,等到积聚到一定程度,就形成降雨。我们大部分只是注意到了降雨,而没有认识到降雨的背后是炎热的积累。
     在这里,先是天气炎热,随后便是水蒸气上升去制约这个炎热,这是一个亢害承制的原理。如果一个劲的炎热,没有水去平衡,热到一定程度,这个世界便会崩溃。而作为一个有机的生命平衡体,寒热之间则是相互制约的。也便如一个天平,刚开始是平衡状态,如果一边重量增加,天平要保持平衡,则相反的一方必然也要增加同样的重量。
     人体也正是如此,如果有内热的时候,那么有时候反而会表现出寒症。阴虚到极点,反而会表现出阳虚的症状。很多朋友,经常的手脚冰凉,怕风怕冷,自己常常说我这是极端的阳虚了。然而吃了很多温阳的药,却也不见怕风怕冷的现象有变化,自己常常还在坚持自己是阳虚,去寻找更好的温阳方法。
     有时候,这种情况稍微养养阴便会有变化,比如麦味地黄之类的。比如作者本身,有时候觉得后背发冷,有点要发烧的感觉。吃上几粒麦味地黄症状便会消失。有的人便说,这是受寒,要发汗才是正治。但作者就是从发汗这一路走过来的,走不通了,发现前边有堵墙,便停下来,思考一下,或许转个弯就能过去,而不是去撞墙,或者爬墙,因为后者常常弄的两败俱伤。
     也有的人,腰腿冰凉,久温而不得其效。细察其脉证,原是上焦热而不降,遂以竹叶石膏汤调理之,很快腰腿便觉温热。有的医者见而不解,此是寒症,奈何以寒凉药治之?
     正如本文刚开始所举的例子,夏天的降雨,看似寒湿,如再温阳治之,则相当于再增加一个太阳,高温之下,水蒸气上升凝聚必然更强,则降雨必然更速。只有一种情况,降雨会消失,那就是蒸发干了所有的水分。但此时,炎热没有水汽的制约,便爆发而不可收拾,整个世界便是一片火海了。
发表于 2012-12-2 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韦编三绝 于 2012-12-3 00:08 编辑

初学者的理解,请指正:
   楼主所言“热极似寒”,寒热非同一位置,上热极不降则下寒。
   寒热有位,热位于上,寒位于下。心火位于上,本性热而炎上,然有离中之阴引其下行,降于肾水之中;肾水位于下,本应寒而润下,然有坎中之阳载其上行,升于心火之中。肾水得心火而温,心火得肾水而清,二者皆不寒不热,而成水火既济之卦。
   三七先生常曰,君火以明,相火以位。吾忖度尊意,相火为君火之根,君火为相火之花。相火为体,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不可擅离其位。然相火之来源为何?君火下行以济肾水,已下行之君火又化为何物?
   下身寒冷,末学总结起来,有两种治法,一种是以温药温坎中之阳,一种是以凉药引心火下行,治法完全相反。请问,肾阳虚导致的下身寒冷,跟心火不降导致的下身寒冷,不知有何区别,还请老师明示!
   写到这里,突发奇想,下身寒冷,病者多见,自有治法,然而是否有上身寒冷者?比如胸膛冷如冰之类?是否为肾水过于上泛至于压制心火?然而肾水既不温,本该润下,又可以能上泛?
 楼主| 发表于 2012-12-3 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初学者的理解,请指正:
   楼主所言“热极似寒”,寒热非同一位置,上热极不降则下寒。
   寒热有位,热位 ...
韦编三绝 发表于 2012-12-2 23:52

       我觉得要看病机吧。看这个机的位置。真正的寒湿证、肾阳虚证,病位在下。上寒证,上本心火,却出现寒证,自然心阳不运,桂枝甘草汤之类。
     寒热便如两个阴阳鱼,有寒病变,便会有热病变,寒症这些年讨论的很多了,已经深入人心了,有些热证,需要仔细鉴别。
发表于 2013-7-1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需要学习,感觉老师说的充满智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5-5-7 22:53 , Processed in 0.03038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