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34340|回复: 133

关于办养老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5 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少网友开始讨论自己的养老问题,这是一个好现象,因为大家都会变老的;
这几年来我也听说过不少人办养老院的想法和计划,借此讨论一下。
 楼主| 发表于 2013-7-5 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ay 于 2013-7-5 14:02 编辑

经济发达同时老年化严重的省市有上海、浙江、江苏、北京和天津,其中在浙江办养老院可以申请浙江本地政府的资金与政策支持。

近年重庆、四川、辽宁和安徽等经济欠发达的二十多个省与直辖市也迈入了高老年化的行列,实际上全国都已经进入老年化行列,即传说中的未富先老。

人口结构年轻,没有老年化的省份有:新疆,西藏,内蒙,宁夏等多个非汉族地区,当地都鼓励非汉族大量生育,所以人口结构年轻,呈现活力。
 楼主| 发表于 2013-7-5 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新增就业人口从2008年以前的是2,500万以上

2013年,新增就业人口下降到1,500.

新增就业人口将保持快递减少。在今后的7,8年内会降到1000万人甚至更少.

从正面积极的角度来看,这将是一个巨大的养老市场。作为经营,最大的障碍是没法招纳足够的服务人员。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已经消失,所以养老市场尚是一片空白,但已经面临巨大的市场需求。
 楼主| 发表于 2013-7-5 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最早和我说起办养老院的是一个浙江人(可能也是因为浙江是最早进入严重老年化的省份)。

那是三四年前了,他在募捐要钱,说是要办养老院。我问他养哪些老人,他说是全是信教的,这些人中年时信了教,信得很诚心,把存款与家产都捐给了寺庙。有的是没有子女的,有的是有子女的,但都把财产献出去了,没有留给子女,因 为在庙里很温馨,什么师父徒弟,什么师兄师弟的,感觉比一家人还亲,他们觉得这是终生的依靠。但他们老了之后,也没有钱财与收入了,寺庙就把他们赶出去了,因为寺庙也没能力照顾他们。这些人在社会中已经无法立足,无子女的不用说,有子女的,子女现在也不想理他们了,因为这些人以前抛弃子女把存款与家产都献给寺庙。

顺便提醒,如果信教,要把财产捐出去一分不留,要向宗教局申请身份编制,有编制就有养老资格。如果是以什么居士之类的身份捐献财产,是没有人来管你的养老的,因为你并不在编制范围。
 楼主| 发表于 2013-7-5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介绍在欧洲比较普遍的一种养老方式.

首先需要澄清,欧洲虽然是福利社会,但并不意味着养老院是免费的.它仍然是收费的.一个月各项费用加起来要接近1600欧元了.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交得起这些费用.现在的老人多数拥有房子.于是有了以房养老的模式:老人与养老院签订协议,将房子交给养老院,对外租贷,收取的租金归养老院.

老人由免费入住养老院,不限期,一直到百年.老人百年之后,房子归属养老院.
 楼主| 发表于 2013-7-5 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以房养老的模式,中国也考虑过的,但有一些现实的障碍.比如,房地产在欧洲是永远的产权,在中国则是70年大限.好多老人可能还在世,但房子产权已经到期.或是等老人百年之后,归属养老院的房子产权就马上到期了,养老院岂不是竹篮打水.
发表于 2013-7-5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办老年社区更好。我不喜欢养老院这个叫法,感觉象老了就要人养一样。其实现代人70多了还能出门旅游,生活自理没问题,工薪阶层老了经济自保也没问题,只要不把钱投入医药陷阱。

找便宜的地方,办个退休社区,大家交租金,或买下,可以种地,钓鱼,聊天。我姨夫在国内有糖尿病很严重,现在去加拿大投奔大女儿,天天折腾她家后院,种了好多菜,冬天和一群老头去钓鱼,现在红光满面,精神特好,天天日出而起,日落而息,回国住楼房,无人说话倒不习惯了。老人有土地,有伴聊天,很重要。
 楼主| 发表于 2013-7-6 0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燕果

这类老年社区相当于自助养老,在好多国家都有,针对的对象是健康的手脚还灵活的老年人。年纪进一步增大,手脚不方便时,还是需要进传统有医护人员的养老院的。

我邻居家的老奶奶是今年94年去世的,我去年回去,她还非常健康,一直都是自己砍柴种地做饭的。在城市里象她这样健康的老年人就不多了,也没有劳动的条件。
 楼主| 发表于 2013-7-6 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年前美国的一份研究报告,详细地论述了中国的老年化情况。

----------------
美国企业研究所:世界人口前景与全球经济展望——未来的发展形势(三) 尼古拉斯·埃伯施塔特(Nicholas Eberstadt);国研网编译

发布时间:2011-11-04
世界主要经济体的人口统计


中国 今天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未来几十年没有一个主要经济体比中国拥有更光明的前景。这种 评估是建立在对中国近期的非凡成就的趋势外推的基础之上的。在过去一代人的时期中,中 国的经济转型简直是无比耀眼。根据安格斯·麦迪森(Angus Maddison)的计算,在*** 领导的1978 年转向全面系统性改革后的三十年时间内,中国的GDP 增长了近10 倍:三十 年中年均增长估计为7.5%——而且如果我们依据其他来源,那么中国的增长率本来会更快。 [2]世界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经济体在如此长的时间增长得如此之快。在此期间,中国也摆 脱了自我强加的经济上的闭关自守,成为世界经济中的一个主要参与者。如今,它在商品出 口和持有外汇储备方面都位居世界第一。总之,中国在去年略微超过了日本,现在似乎成为 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3] 中国的决策者们充满信心地预测,中国的快速增长将一直持续到未来;北京官方预测,未来 二十年(现在至 2030 年)的年均增长率约为 7%。[4]

这一美好的预测被全球金融界的许多 机构所接受,甚至被一些担任西方政府顾问的情报和安全服务机构所接受。但是对中国经济 未来的这种乐观解读存在一个主要问题——这个预测似乎没有考虑中国将在未来数年不得 不经受的人口暴风雨。目前,一大批新的、强大的且从根本上陌生的人口因素正在未来几年 的中国聚集,并将同时猛烈冲击这个国家。中国正面临着人口版的“完美风暴”,这些新的 人口现实或许最终迫使我们修正今天有关“中国崛起”的普遍看法。

中国未来的人口状况将与目前的人口形势完全不同,主要是因为中国的低生育率水平。尽管 在中国官方的人口数据中存在一些不一致的地方和问题,但人口专家认为,中国大约在二十 年前就成了低于世代更替水平生育率的国家——从那以后,出生率就一直远低于世代更替水 平。例如,美国人口普查局认为,中国目前的总生育率约为 1.5——比长期人口稳定所需要 的总生育率水平低了30%多[5]。 持续且极端的低于世代更替水平的生育率是塑造未来中国的人口驱动因素。事实上,鉴于目 前的趋势,美国人口普查局的预测预计,中国总人口的峰值将出现在2026 年——距离现在 正好15 年——之后全国人口将持续减少。

更多详情,我们可以将中国目前(2010 年)的人 口状况与图4 中预测的2030 年的人口状况进行对比。在这个未来的中国,50 岁以下的人口 将少于现在——而且20 多岁和30 岁出头的中国人也会少很多。另一方面,中国的老年人将 比现在多很多——事实上, 60 多岁、70 多岁和80 多岁的老年人要多得多。

图4:中国预计的人口结构:2010 年 vs. 2030 年 来 源 : 美 国 人 口 普 查 局 国 际 数 据 库 , 见 http://www.census.gov/ipc/www/idb/informationGateway.php ,2011 年1 月。

中国人口状况的这种巨大转变对未来几年有四个主要的经济和社会影响。 首先是劳动力增长的结束。在中国超快速发展的过去三十年中,中国的其适龄劳动人口增长 超过三分之二——年均增长约 1.8%。相比之下,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中国的适龄劳动总 人口将在2010 年—2030 年间将下降(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的预测,中国的适龄劳动力将在 2016 年达到峰值——距离现在只有五年;到2030 年,中国的适龄劳动力将每年萎缩1%)。

此外,正如前文所述,中国的劳动力资源库在这些年间将会老龄化;事实上,到2030 年, 每三个年轻(15-29 岁)的劳动力将有超过四个老年(50-64 岁)的准劳动力——与当前比 率完全反转。[6]随着中国劳动力人口规模在不久的将来变少且更加老龄化,维持最近的经 济增长率将成为一个真正的有悖常理的命题。 第二,快速而普遍的人口老龄化产生了更广泛的问题。尽管中国当局可能已经对生育抑制了 三十年,但中国在未来二十年将经历老年人口的激增(这是实施人口控制前的时代的结果)。

2010 年65 岁或以上的中国人达到了约1.15 亿,到2030 年,相应的数字预计将接近2.4 亿 ——这意味着中国的老年人队伍将以年均3.7%的速度激增。(见图5)事实上,中国在未来 二十年可能将要经历的人口老龄化轨迹在迄今为止的人类历史上几乎是前所未有的——到 目前为止,只有日本经历过这样一个人口老龄化的快速节奏。但日本是未老先富,而中国将 是未富先老。此外,中国最贫困的地区——在农村地区——也普遍处于最严重的老龄化阶段, 因为年轻的农村男性和女性为了报酬更好的工作一直往城市迁移。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的预 测,到2030 年中国的年龄中位数(median age,把人口平分成两个同样大小群体的年龄线) 将高于美国的年龄中位数——而且根据中国人口学家的预测,超过22%的中国农村人口将达 到65 岁或以上(在今天已经步入人口老龄化的意大利和德国,相应的老龄人口比 例是 20%)。

如何支持中国未来的老龄人口海啸依然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迄今为止,中 国还没有一套国家的公共养老金制度,而对于农村医疗只有最基本的公共规定。但是,满足 中国快速增长的老年人口的需求无疑将会给中国带来经济和社会压力,这种压力是没有一个 同等收入水平的国家以前不得不面对的。

图5:估计和预测的65 岁以上的人口(中国,1980-2030) 来源:联合国秘书处经济和社会事务部人口司,《世界人口前景:2008 年修订版》(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The 2008 Revision),http://esa.un.org/unpp,2009 年5 月13 日,星期 三,下午2:12:34,注:“中值变差“预测("medium variant" projection)。
图6:中国农村和城市总人口中的老年人口(65 岁以上) (预计百分比,中等生育率和死亡率) 来源:曾毅,王正连,蒋雷文和顾大男,“中国快速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家庭户和老年人生 活安排的预测”(Projection of Family Households and Elderly Living Arrangement in the Context of Rapid Population Aging in China),Genus64,第1-2 期:9-36 页。

第三,在未来几十年中国将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大量的从未结过婚的年轻男性。这个结果将几 乎是性别失衡的不可避免的算术后果。性别失衡伴随着中国的“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政 策——普通人群的男女婴儿比例定期且可预见地报告为103~105:100,而2005 年中国官方 报告的男女婴出生性别比(sex ratio at birth ,SRB)为120:100[7]。中国男孩女孩数量间 的这种不平衡为未来几十年巨大比例的“婚姻拥挤”(marriage squeeze)提供了条件。中国 研究者们的计算表明了可能会出现的社会失调的规模(见图 7)。[8]

在2000 年,几乎有5% 的中国男性在35 岁以后才设法结婚,中国研究者们的预测表明,到2030 年全国35 岁以后 从未结过婚的男性比例可能将超过25%(曾毅等人的预测表明,那些未婚男性的比例在中国 农村将会更高,因为贫穷、未接受过教育和农村这三个特征使他们在未来的新娘竞争中更可 能失败)。在中期中国将如何应对不断增加的未婚、弱势群体且极有可能深怀不满的年轻男 性大军呢?要确切地知道答案是不可能的,但很难看到这一现实将如何证明其有利于经济表 现与社会团结。

图7:按年龄组别划分的中国从未结过婚的男性的预期的百分比,2000-2040 年 来源:根据ProFamy 软件计算所得,正如如下文章所述:“中国快速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家 庭户和老年人生活安排的预测”,曾毅、王正连、蒋雷文和顾大男,Genus64,第1-2 期:9-36 页。

最后,中国面临着在家庭结构方面真正的革命性变化的前景,尤其是在其超低生育率的城市 地区。在今天的中国,一种新的家庭类型正在形成:独生子女生育独生子女。在中国城市里, 绝大部分年轻人本身是独生子女,在二十年之内,这种“新的家庭类型” 可能成为普遍现 象——如果不占主导地位的话。在这种新的家庭类型中的孩子将没有兄弟姐妹:没有表兄表 妹,没有叔伯姑姨——只有祖先和后代。这种新的家庭模式的出现可能对中国产生真正深远 的影响——包括对经济表现的影响。

毕竟,到目前为止,中国一直是一个“低信任度”的社 会,鉴于进行商业活动所处的高风险环境,人们严重倚赖主要由血亲构成的可信赖的社会网 络(关系)。但在中国最重要的经济中心,这种降低生意风险和交易成本的亲属网络正在被 快速地侵蚀。除非中国能够迅速提出行得通的制度性替代方案,否则中国城市家庭的这种快 速转变可能会对中国的经济表现产生不利影响。

但毕竟,中国在未来几年仍有很多提高生产率的潜在来源。这些来源包括:农村劳动力向更 有效率的城市工作岗位迁移,尚未得到充分利用的技术知识的更广泛应用,为中国著名的高 储蓄率改善金融中介,以及进行更广泛的体制和政策改革以提高经济效益。考虑到这种仍未 开发的潜力,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未来几十年中国可能享受持续的增长。

但是考虑到中国现在面临的严重的人口挑战的汇集——至今人们普遍没有,很明显,甚至没 有被北京的领导层意识到这些问题——中国在未来二十年的增长可能会比今天普遍预期的 更慢,或许慢得多。




-------------------------------------------------------------------------------- [1] 2008 年的数据是估计值,参见麦迪森(Maddison),2010,op. cit.

[2] 例如,世界银行的《2010 年世界发展指标》((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2010)表明, 1979-2009 年间中国的实际GDP 年增长达到10%,在三十年里扩大了17 倍。参见世界银行, 《 世 界 发 展 指 标 》 在 线 , http://yirui.jxlib.com:8000/rewr ... catalog/world-devel opment-indicators 可获得电子版,2011 年1 月11 日访问。

[3] 大卫·巴波萨(David Barboza),“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China Passes Japan as Second-Largest Economy),《纽约时报》,2010 年8 月15 日。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不 是基于购买力平价(PPP)进行的比较,而是基于现行外汇汇率的比较。

[4] 例如,见安德鲁·巴特森(Andrew Batson)和鲍勃·戴维斯(Bob Davis)的“中国开始 为增速放缓做打算”(China Begins to Plan for Slower Growth),《华尔街日报》,2010 年7 月 15 日。

[5] 中国强制性的计划生育计划当然要对总生育率下降的一部分负责,而非全部:如在城市 地区,如今的生育率平均而言可能仅为每名妇女1.2 个子女,在如北京和上海这样的地方, 女性一生中生育不到一个子女——也就是说,比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实际上所允许的(子女) 数量还少。事实上,如今很多中国人口学家怀疑,即使“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政策”被 最终取消,中国也或许甚至恢复不到世代更替生育率水平了。有关中国现行生育模式的部分 变化所反映出来的低生育率水平的一些说明,参见蔡勇,“中国低于世代更替水平的生育率: 政府政策还是社会经济发展?(China’s Below-Replacement Fertility: Government Policy or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人口与发展评论》,第36 卷第3 期(2010 年9 月),419-440 页。

[6] 需注意,中国老年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远低于他们的更年轻接替者,如今 50-64 岁的老 年劳动力群体中近一半人未完成小学教育。

[7] 一些人口学家暗示,官方数据可能稍微夸大了这种差距,但毫无疑问的是,这种不平衡 在一代人的时间里一直上升,且今天变得非常高。例如,见丹尼尔·M·古坎德(Daniel M. Goodkind),“中国的生育率、儿童漏报和性别比率:仔细观察目前的共识”(Fertility, Child Underreporting, and Sex Ratios in China: A Closer Look at the Current Consensus),《人口学》(即 将发表)。

[8] 曾毅,王正连,蒋雷文和顾大男,2008 年,“中国速速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家庭户和老 年人生活安排的预测——到 2030 年的人口机会之窗和其后的严峻挑战”,《GENUS》——一 本人口学的国际杂志,第54 卷,1-2 期(2008 年),9-36 页。
发表于 2013-7-6 04:41 | 显示全部楼层
养老院是一个很笼统的中文词汇,在社会养老比较发达的国家,老年人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选择。在加拿大,我的了解有几个层次的养老或者说人生从壮年走向暮年的阶段:

1)孩子成家搬出后,做父母的一般六十五岁以前,身体还可以,还会在自己的大房子里住若干年,方便孩子需要时回家住,有时要帮忙照看隔代的孩子。(很多人以为国外的老人都不帮子女带孩子,其实他们帮忙的地方可多呢,只不过一般不像中国的老人那样7天24小时,但每个星期一两天,或者随时有需要的时候就照看孩子是非常普遍的。)

2)有工作的人多在六十五岁退休,看身体和孩子的情况,如果没必要住在原来的大房子里了,就down size,把大房子换成不需要打理的公寓房,会有开发商卖专门面向退休人士的楼盘,在生活比较方便的地区,买家也多是退休的人,这样邻里之间也有交往,不寂寞。

3)收入很低的老人如果买不起市场上的公寓房,可以申请政府的福利公寓,自己拿出收入的三分之一付房租,不足的部分政府支付。这样的公寓条件也是相当不错的,就是有些热门的地区需要排队。越来越多心态比较开明的从中国移民来的老人住在这样的公寓里,天天热热闹闹的,挺开心的。

4)年纪再大些了,如果经济状况还可以的话,有一种公寓楼提供assisted living,就是生活帮助服务,居民付一定的费用,楼里有小诊所、小药房,有班车接送到附近的商场、医院、社区中心等,还有护士定期上门,也可以付费请人打扫卫生等等。

5)到了生活基本不能自理的时候,有nursing home,条件好的当然贵些,政府给没钱的人也提供补贴,相对条件一般一些。这时候要想过得舒服些,还是要自己有钱才行。nursing home基本就是人生的最后一站了,我曾经在一个相对不错的nursing home工作过,里面最年轻的老人85岁,排队时间也很长。

还有一种普通医院之外的临终关怀医院,提供给那些得了绝症的,住进去后不抢救不治疗,帮助尽量减轻痛苦,提供精神安慰,平安走完最后一段路。期间按病人和家属的意愿,随便邀请什么牧师、法师、助念团、阿訇等等提供临终关怀,医院都会提供最大方便。
发表于 2013-7-6 08:18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楼上3位同学给我带来不同的观察视角!

以前,大约80年代前,养老院在农村叫敬老院,村里有五保户;幼儿园在农村叫育红班。不过,那时侯,去敬老院和上育红班的人不多,大多数老人都在自己家安享天年,只有无儿无女无配偶的才去,小孩子都是在家玩耍,除非大人逼着孩子提前上学。

在我的记忆里,我是没有上过育红班的,但是育红班这个词语对我来说非常亲切。
发表于 2013-7-6 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孟子曰:“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前几年,领孩子读孟子的时候,读到这些话,我都落泪了。
发表于 2013-7-6 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
---------------------------------------------
读到这里的时候,我深深体会到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辛酸无奈和残酷现实!
发表于 2013-7-6 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燕果

现在农村都要普遍城镇化了,都赶农民集中上楼呀,好多村子都开始起高楼大厦了。

可怜的失地农民。
发表于 2013-7-6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 姜与炙甘草

最心痛的是这个呀!尤其是中原大地,大片大片的土地变成楼房,想起我小时候待的小山村,想起那层层梯田,真是情何以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5-20 15:40 , Processed in 0.04456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